止痛基础方治疗痛经26例临床观察:女人痛经快速止痛

【www.zhangdahai.com--毕业生自我鉴定】

  摘 要:目的:总结痛经腹痛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99年~2003年诊治的痛经26例治疗方法总结。结果:经中药治疗后,治愈15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用止痛基础方加减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痛;止痛基础方;冲任瘀阻;寒凝经脉�
  
  痛经在临床上多见于青年女性。因其发病率高,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而受到人们关注。我们在内科接诊时也经常遇到。《伤寒广要》辩腹痛用“邪气入里,与上气相搏,则为腹痛……阴寒在内而痛者则痛无休时……”可引为痛经之病因不外脏寒及瘀阻。西医治疗其症状时多用止痛药解一时之痉;中药治疗则以调养阴阳、寒热、虚实以达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目的。笔者用止痛基础方治疗青年女性痛经26例,得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称《原则》)以及《妇产科学》 选取1999年~2003年26例门诊痛经患者进行研究,并排除其他器质病变为诊断标准。其中,15~20岁16例,20~25岁9例,25岁以上1例;她们中未婚16例,已婚10例,病程3月至4年余。诊断标准:发生在经期或行经前后,以小腹痛为主,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嘱病人调整情志,缓解紧张情绪。中药方以川芎30g、白芷20g、白术10g、益母草30g、云苓20g、元胡10g、大枣12g、炙甘草6g、当归15g为主方,临证加减。上述中药经前1周起口服,至经净停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经期腹痛伴大血块排出或血块量多加三棱9g,莪术9g以加强破血行瘀之功;经期腹痛伴恶心呕吐,加半夏9g,姜竹茹9g以和胃降逆;经期腹痛冷痛较剧,加艾叶6g,吴茱萸6g以温经散寒;经期腹痛伴暇胀、乳房胀痛,加青皮9g,乌药9g,川楝子6g以理气行滞。�
  1.3 治疗标准�
  痛经分度标准: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临床控制:痊愈: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腹痛,一年未复发,痛经症状消失或不够轻度标准。显效: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腹痛,半年未复发,痛经由重度转为轻度或由中度转为消失。好转: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腹痛,停药后复发,痛经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无效:腹痛不缓解,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1.4 随访疗效标准�
  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痛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5%以上。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改善不明显,痛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25%。�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26例痛经患者运用痛经止痛基础方治疗后,治愈15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治疗过程中未引起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可靠。�
  2.2 随访结果�
  26例患者在3个月内都进行了随访,其中有效2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9%,随访结果良好有效。�
  2.3 典型病例�
  王某,22岁,从事餐饮服务业。每次经行前一日开始腹痛而影响工作,腹痛不可忍,甚则呕吐,伴胁肋乳房胀痛,经量少,有紫黯血块,至二日后行经色转淡而腹痛缓解;舌胖大色紫黯,脉弦紧。用上面药方服用并加用车前子30g去两肋胀痛,嘱避风寒;二剂后腹痛消失,加服三剂,未复发。�
  周某,21岁,学生。2002年12月9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1年余;月经初潮13岁,去年夏天正值经期与同学外出郊游时,贪凉喝冷饮后开始出现腹痛,伴经量减少,色黯、有血块;此后每次行经都腹痛难忍,肢冷汗出,常须服“止痛片”或打“止痛针”方能缓解,症见患者面白肢冷,精神萎顿,腹痛拒按,喜温,月经量少色黯,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白,脉沉迟。诊为青春期痛经(寒湿凝滞型)。用上面药方服用并加温脐化湿汤3剂,水煎服,日1剂;兼中药小茴香100g,生盐500g共炒热外敷脐下,每天1次,连用3次,每次20min。药后月经量增多,有较多血块排出,腹痛减轻,月经3日干净。次月行经第1日继续服上面药方3剂,亦中药外敷脐下,已无痛经;继续服完1个疗程巩固疗效,并嘱经期注意保暖,忌生冷饮食及冷水浴。追访半年,其病消失。�
  
  3 讨论�
  
  痛经是青春期女子常见病之一,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见于情志变化,风冷寒凉,饮食、劳倦等;以情志郁结,肝血瘀阻,风冷寒凉之邪客于胞络,瘀阻胞宫,冲任气血失调,导致痛经者居多。现代医学观点:痛经指月经周期伴痉挛性痛经的症状,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指的是生殖道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初潮后6至12个月内排卵初期建立时,如初潮即有排卵,有可能在初潮时发生痛经。引起痛经的原因与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等有关;但目前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有关,内在或外来的应激可使痛阈降低;焦虑、恐惧以及生化代谢物质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疼痛纤维产生痛经。�
  痛经在中医学属“经前腹痛”、“痛经”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内、外因素导致胞官,冲任气血不畅或气血亏虚而致“不通则痛”或“不荣而痛”。中医止痛基础方由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见载于《医林改错》 原方治“小腹积块疼痛”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 组方主要有白芷、当归、川芎等八味药组成;白芷性温、味辛、归脾、肾、心经。本方以刺五加为君,通过先后天共补,以奏补益气血、修复胞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具有较人参更好的“适应原”样作用,能调节病理过程,使其趋于正常化,且能增强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机体的康复;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止痛之功效,不仅是良好的补血药,而且又能活血止痛,善止血虚血瘀之痛,且又有散寒之功;川芎性温,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大剂量的川芎还可活血、兼治头痛而止呕。本方还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效;为加强止血止痛之功,本方还配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之药作为使药,调和诸药;益母草调经血,炙甘草补中气调阳气,云苓白术和胃补中,元胡止痛解痉。上面药方共用以达到止痛调经防复发之用。本治疗方法经随访观察,治疗有效率为96.2%,随访有效率为76.9%,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总之,中药止痛基础方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液阻滞,对恢复脏腑组织的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对改善子宫痉挛性收缩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89,4(2):70.�
  [3]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 苏应宽,徐增祥,江森.新编实用妇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 朱丽霞.阿片系统在针刺镇痛外周机制中的作用[J].针刺研究,1990,8(3):214218.�
  [7] 李琳,汪振宇.体穴与耳穴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3):2124.
  �
  (责任编辑:陈涌涛)

推荐访问:痛经 止痛 临床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biyeshengziwojianding/2019/0318/2030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