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后拔针术护理体会】 输液时扎针手法图解

【www.zhangdahai.com--检讨书】

   【摘要】 静脉输液后拔针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基本操作之一,在临床中,提高拔针技巧,可以减轻疼痛,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静脉穿刺成功创造条件。减轻该操作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关键词】 静脉输液;拔针术;护理
  
   随着护理水平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要“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使病人可以减轻疼痛,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静脉穿刺成功创造条件。通过十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得到了一些体会和经验,先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随着整体护理的实践,护患关系提到了更高的重要位置,而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技巧亦更加重要。拔针时,如果病人过分紧张,就会导致血管痉挛,容易产生疼痛,因此,静脉穿刺拔针前需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设法让病人放松,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向患者说明拔针时及拔针后的注意事项,与病人多交流,增加与病人的亲和力,分散其注意力,在思想放松时迅速拔针。
  2 “无痛性”拔针
   因为针头及药液对血管、皮肤的刺激,拔针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所谓“无痛性”拔针,并不是没有一点疼痛而是尽量减轻疼痛或避免疼痛而采取相应措施。
   静脉输液拔针前应彻底清理固定针头的胶布或输液帖。拔针时,先将输液器的调节阀关闭,提高输液器使液面与穿刺点垂直,防止输液器弯曲,引起回血,这是利用了余液的重力作用使其保持在不进液与不回血的平衡状态。同时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柄,防止针头转动并同皮肤保持10-15度角,针头未拔出前,不能用棉签紧压针头,防止针头受压后贴住血管壁产生刺激性疼痛及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正确方法是:准备拔针时左手拿棉签轻轻放在需压部位,在针头拔出,刚要离开皮肤时,迅速用棉签压住针眼,力量要适当,过分用力会引起局部疼痛,用力过小会出血,以保持血液不能通过针眼渗出血管外为度。
  3 预防拔针后“淤血”形成
   在静脉穿刺拔针时应注意棉签按压部位,一般情况下静脉穿刺时会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穿过皮肤时的针眼,可以看到。一个是穿过血管壁的针眼,看不到,有临床经验的护士都知道,我们在静脉穿刺时,一般 都是在针头进入皮肤后向前行进一段再将针头刺入血管,两个针眼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只按压皮肤的针眼而不按压血管上的针眼,血液就会从血管处的针眼溢出而形成皮下淤血。因此按压的正确方法是棉签顺着血管方向,大拇指也顺着血管方向在棉签上方按压,这样增加了按压部位的长度,使皮肤处针眼与血管壁针眼均在按压范围之内,血液就不会溢出,从而避免或减轻皮下淤血的形成。
  
  4 输液拔针后需按压的时间
   众所周知,凝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拔针后若按压时间过短,血管针眼处血凝块尚未形成,一但停止压迫就会在静脉及骨骼肌的作用下,迫使血夜从针眼外渗,形成皮下淤血,所以一般要求输液拔针后按压5-10分钟,这样按压的时间足够长,造成淤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也有专家认为,对于凝血机制正常的人来说,按压时间可适当缩短,按照人体出凝血的生理规律来讲,按压3-5分钟是可以防止血液从针眼外溢而造成皮下淤血的。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后拔针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基本操作之一,减轻该操作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病人在静脉输液后拔针时有痛苦表情,诉有空痛感,局部皮肤可出现瘀斑、血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长期输液病人还有恐惧与排斥情绪,这与护理操作有直接关系。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掌握一种合理、科学、无痛、无淤血的拔针方法尤为重要。

推荐访问:输液 静脉 护理 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jiantaoshu/2019/0417/8104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