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小儿急性菌痢的护理体会|小儿菌痢治疗

【www.zhangdahai.com--民情日记】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2-3447-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我院于2007年4~9月共收治52例菌痢病儿,通过合理应用抗生素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急性菌痢”诊断标准,男30例、女22例,年龄1~9岁。其中高热36例,48例出现浓血便伴有腹疼、里急后重,每日大便15次左右,伴恶心、呕吐6例。
  1.2 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示大量浓细胞及红细胞,少量吞噬细胞。
  1.3 治疗原则: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及药物保留灌肠。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对病儿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允许病儿母亲陪护,让其心理得到满足,尽早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做各项操作时,多鼓励、表扬,尽可能减少哭闹,同时做好病儿家长的心理调适工作,以取得配合。
  2.2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菌痢属于急性肠道传染病,应严格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2.1 对病儿的呕吐物、排泄物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静置2小时后倒掉。
  2.2.2 食(饮)具用250 mg/L有效氯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
  2.2.3 对病儿的玩具、书籍及生活用品用500 mg/L含氯消毒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为30分钟。
  2.2.4 对病儿的衣服、被褥放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 mg/L含氯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
  2.3 饮食指导
  2.3.1 急性期病儿的饮食指导:此期一般在发病后1~3天,由于肠道黏膜急性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加之发热,应指导家长为病儿配餐时给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为主,如米汤、藕粉、绿豆汤等,禁食生、冷、硬、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2.3.2 恢复期病儿的饮食指导:一般在发病后4~6天,此期由于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其原则为:少食多餐,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为主,如蛋花汤、面条、煮馒头等。禁食奶制品及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产气或不消化而使病情反复。
  2.4 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药物保留灌肠主要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的病变部位,增加了药物的有效浓度,尽早发挥药效,减少全身反应。为确保药物疗效,操作时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2.4.1 灌肠液用1%黄连素(黄连素研碎后加入生理盐水)10~20 ml保留灌肠,清洁灌肠选用生理盐水,温度一般为37~39 ℃,发热病儿灌肠液温度为28~32 ℃,因灌肠液温度过高可加重黏膜损伤,过低可加重腹泻。药物保留灌肠前先行清洁灌肠,一般每日2次,以清除肠内容物,使药液直接接触肠黏膜,迅速达到治疗目的。
  2.4.2 菌痢的病变部位常见于乙状结肠、直肠,故灌肠时应取左侧屈膝位,选用10~12号表面光滑的导尿管代替肛管,以减少肠道刺激,插管深度为15~20 cm,插管时动作要轻柔,要边操作边表扬,鼓励病儿,以分散其注意力,取得配合。切勿强行插管,以免损伤肠道黏膜。
  2.4.3 灌肠速度要缓慢,压力不能太大,一般每分钟30滴。灌肠过程中如有便意时,嘱其做深呼吸,以缓解腹压,同时再减慢滴速。灌肠完毕后应协助家长抬高病儿臀部15 cm,并嘱其卧床休息。对年龄偏小易哭闹又不合作的病儿,为防止药液漏出,护士应协助家长捏住病儿臀部并适当抬高臀部,以增加药物疗效。
  
  3 讨论
  
  小儿急性菌痢多发于夏秋季,发病数占同期住院病儿总数的10%,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痊愈出院。我院运用特色疗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减少了全身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克服了小儿喂药难的困难。应用黄连素灌肠能直接作用病变部位,起效快、痛苦小、经济、安全易操作,从而缩短了病程。为了保证有效的疗效,在护理工作中我们竭尽所能为病儿创造安静、舒适、和谐、温馨的环境,牢固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以优良的服务、娴熟的技术赢得病儿的好感和依赖,顺利实施各项护理活动,为临床有效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8-07-02

推荐访问:小儿 护理 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minqingriji/2019/0302/65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