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决定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贵在心态

【www.zhangdahai.com--学生作文作业】

  2011年11月2日晚上,中国工程院医疗保健报告会上,秦伯益院士以他自身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经历,向院士们畅谈了他对老年生活的认识――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人生有不同年龄阶段,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在工作中,也同样有相应的角色转换。如体育界,青年时是运动员,中年时做教练,老年后当裁判,晚年就成为观众了。这就叫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龄时应恪尽职守,干得有声有色。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调整心态,进入新情况,无怨无悔。
  人难有自知之明,常见的现象是,当龄时不抓紧工作,总觉得来日方长,结果蹉跎岁月,过龄后却恋栈不去,空憾壮志未酬。在这方面,应该提倡有点超前意识,提前做好年龄段转换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及早明白这些自然规律,才能在晚年活得自由自在。
  现在,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做的事,不为稻粱谋,不作名利求,择善而从,量力而行。
   养老,根本还是自己养自己
  前几年,看到一本书《养老,你指望谁?》,书中列举了现代社会多种养老方式,如老伴、新伴、子女、亲属、保姆、组织、社会等等。分析的结果,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
  靠自己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养老方式,然后创造好条件,磨合好关系,使晚年生活和谐美满。即使生活已不能自理,甚至是临终时期,养老方式也是要靠自己在脑子清楚时作好安排。
  有些人在位时叱咤风云、志满意得,退休后立即精神萎靡、牢骚满腹,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老年生活的特点,没有及早为老年生活做好准备。相反,有的老人活得明白,及早做好准备,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活得舒坦,活得潇洒,活得有尊严。
   老年生活质量,贵在心态
  《朱子格言》上有两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饔飧”指早饭和晚饭,“国课”指向国家纳税。我们就是要追求这种境界。
  现实社会中,常有社会地位很高,经济情况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很普通的百姓,经济条件一般,但活得很愉快的。他们的差别在于心态,在于会不会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人心的不平,往往在于不论需要不需要,人家有了,就想要。学会说“我不需要”,就可以摆脱很多烦恼。尤其是老年人,还是应该提倡不慕荣利,不相攀比,发挥个性,“自己过得好,就是好”。
   功利思想不该有。“几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干到老”,还要“老当益壮”。这些口号,原来的精神虽然是积极的,在革命和建设的某些时刻也是需要的,但不科学、不实际,无益于老人。世界在变,自己也在变,怎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呢?老了自然要衰,怎么还能“壮”,而且“老当益壮”呢?
   年富力强的被闲置,花甲古稀之年扬鞭奋蹄,这决不是好形势。1998年《东方之子》采访我,我说了一段话:“新老交替是正常现象。只有蜀中无大将时,才不得不再请老将廖化作先锋。佘太君百岁挂帅,那是一个悲剧,不应该这样的。国家命运不能总依靠在一两个老人身上。”节目播出以后,社会反应还是认同的。过去很多革命口号,其实是很功利的,应该科学地审视。尤其老年人,不必再受此束缚,苦了自己,烦了他人。
   过于自苦不必要。我们这一代人在长期的革命历炼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过于自苦。
   我们总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外国人则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中国传统观念是省吃俭用,为儿为女,外国人的观念则认为赚钱是为了花钱,儿女18岁以后自立,各过各的日子,平安无事。看来我们有些观念是应该有所调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太为他们担心。
   人走茶凉不奇怪。有些老年人常留恋过去“过五关,斩六将”时的辉煌,叹惜当下空怀壮志,力不从心。我看大可不必。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干时全力以赴,废寝忘食,义无反顾;不当干时全身而退,戛然而止,飘然而去。不要当干时懒散拖沓,不当干时又百般留恋。有些老年人常沉湎于过去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的热闹场景,叹惜现在门庭冷落,寂寞空灵,“人一走,茶就凉”。甚至埋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有说不完的苦恼。我看也大可不必。
   人走了,茶自然会凉,不仅会凉,而且茶水还应倒掉,因为茶杯还有它用。能根据情况变化,作出合乎自身特点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龄期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老年有成熟之乐、天伦之乐、发展个性之乐、领受兴趣之乐,还有孤独之乐。孤独时有广阔的思想空间,有充分的行动自由,有全额的可支配时间,有不受干扰的心灵天地。
   我不是提倡老人过孤独的生活,而是说明孤独也是一种享受,一种美。要善于享受孤独,不必惧怕。
   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部分在社会,多半在自己。老人越是希望社会关心自己,越是难以感到满足;越是不要求社会关心自己,越是容易感到幸福。如果迷恋于“发挥余热”、“子孙孝顺”、“弟子尊师”、“公众敬老”、“社会回报”,往往容易产生失落感。
   “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好日子也过苦了。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得到快乐,乐其所乐,甚至苦中作乐。
  笑对归宿
  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我参观过英国圣・克里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已有100多年历史。那里的病人大多时间在活动室里看书、打毛衣、玩牌、祷告、唱诗、看电视。每周有志愿者来陪他们聊天。医生却对我说,这里的大多数人生命大约只剩一个月左右――临终前一个月他们还可以无痛苦地享受人生。
   我惊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进步,我也坚信中国不久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推荐访问:生活质量 心态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xueshengzuowenzuoye/2019/0303/383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