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说说环境激素】

【www.zhangdahai.com--经贸招商公文】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EDCs),又称环境激素,指来源于化学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使用及人类生产、生活中向环境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或垃圾燃烧产生的,具有内分泌干扰物特性的化学污染物,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品。可影响机体自身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对雌激素、甲状腺素、睾丸酮等呈现显著干扰效应。临床上以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及对某些癌症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为特征。
  研究历史不堪回首
  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步,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农业上农药、化肥、动植物生长激素普遍应用,我们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有识之士早就敏锐地观察到,环境激素的影响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
  
  1947年
  专业的鸟类学家和业余鸟类爱好者观察到,美国东海岸美国秃鹰的数量急剧下降,秃鹰求爱行为异常。人们开始将自然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与野生动物的疾病、生殖障碍和物种灭绝相联系。此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产生的工农业废水对湖泊、河流造成的污染,是导致处于食物链上部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出现生殖障碍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
  在美国Great湖区,由于水貂生殖异常,水貂产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原因是水貂赖以生存的鱼类被多氯联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
  
  20世纪70年代
  在加拿大安大略湖(Ontario)湖区的鲱欧由于接触除草剂二恶英出现了畸形足、无眼、畸形啄以及幼鸟羽毛成熟化等异常现象。
  
  20世纪80年代
  弗罗里达APopka湖区由于受到严重的二氯二苯三氯乙烷(滴滴涕,DDT)污染,使得短吻鳄出现阴茎短小和其他生殖畸形。Carson早在1962年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预示了这种现象,并由此担心是否会对人类产生同样效应。因此,美国在1973年和1977年分别禁止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应用DDT。但尽管如此,在随后几十年间仍不断涌现野生动物出现异常的报道。原因是DDT的半减期长达数十年,并且在此期间又有许多新的化学品生产并释放到环境中。
  
  在此同期,日本东京的多摩川和神奈川县发现鱼贝同时具有精巢和卵巢,生殖紊乱。
  
  在英国南部也发现泥鳅具有雌雄两套生殖系统,经过全英范围内近十年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原因:羊毛加工厂洗涤羊毛的表面活性剂(用以使羊毛变柔软)在环境中分解为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物质,使泥鳅的生殖系统发育紊乱。
  
  1995年
  美国Minnesota州中学生发现许多畸形青蛙(三条腿、五条腿、六条腿、长尾、一只眼等),随后该州87个郡中54个郡出现同类报道。照片在Intemet上公布后引起震惊,专家分析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是引起青蛙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
  
  同年,美国成立环保局领导下,由毒物与疾病登记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农业部等十四个政府部门组成的内分泌干扰工作组,旨在建立联合研究内分泌干扰物的人类和生态效应的框架协议;确定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的限制性“瓶颈”;拟订部门间合作计划;提出内分泌干扰物研究最优先需求。
  
  同年,美国环境与自然资源委员会将内分泌干扰物研究列为五个最优先项目之一。
  
  近几年
  关于双头、多腿等畸形动物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人们开始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自然界造就了这些奇特的物种,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在工业发达地区,其动物畸形的案例更多。很多动物是在母体孕期就受到了污染,引发基因突变,形成怪胎。由此引发的担忧是:这种现象对人类有多大影响?
  种类和传播途径
  环境激素污染具有全球性。在目前己经认识的环境激素中,毒性最大的是二恶英,其毒性是剧毒化学物氰化钾的1 000倍,它也是一种人类致癌物。环境激素中有40多种是农药,其中的六六六、DDT等己被禁用,但仍有多种在广泛应用。在农业方面,全世界每年使用的杀虫剂达到250万吨。具体分类见下表:
  
  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都可导致环境激素的污染,静脉滴注、透析治疗等使用相关塑料制品的医疗过程中导致污染的情况也有报道,病人血液中可检测出较高水平的塑料添加剂成分。
  环境激素的特点
  结构天壤之别环境激素与生物体内天然激素雌素酮或其他类固醇激素在化学结构上有天壤之别,而且这些环境激素之间的结构也差别巨大。如雄激素中的睾丸酮和雌激素中的雌素酮,虽然生理功能完全不同,但都是四环结构;而DDT、DES(己烯雌酚)是两环结构,烷基酚是单环结构。
  
  孕幼影响巨大由于发育期机体内分泌系统缺乏反馈保护机制,激素受体分辨能力不如成年人那样高,幼儿(包括其它幼年动物)对激素水平较为敏感,微量改变即可影响终生。孕妇若置身于被污染的激素环境中,激素可通过不同方式,如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对胚胎早期、胎儿、新生儿(动物)产生不可逆的损害。而环境激素的影响往往是迟缓型的:即便暴露发生在胚胎前期、胎儿或新生儿期,但直到他们成年,甚至到中年期才表现出明显的损害,由于其影响的迟发性而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食物链推波助澜环境激素具有亲脂性、不易降解、易挥发、残留期长等特点,化学性质稳定,能在动物体内(脂肪中)和环境中长时间存留,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引起体内富集。农作物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涉及到杀虫剂的使用,残留在作物中的环境激素逐渐累积,逐级放大,最终传递给食物链的终末消费者――动物和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具有地区差异性从废水中检测出大量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或者从各种塑料材料或塑料镀膜的各种容器中扩散出来的成分分析,环境激素的污染具有地区差异性。每个人都由于以往的暴露或正在摄入而受到不同的危害,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居民。体内蓄积的环境激素在应激(包括某些疾病)、妊娠及营养不良时,能从脂肪组织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
  
  许多领域尚待研究由于环境激素种类多,分布广,甄别方法尚待完善,某些种类需要进一步确认;而且部分定量方法烦琐、检测成本高或方法不完善等,不少环境激素的污染水平难以确定(这是当前尚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已经确认大量有关商业产品、工业原料、杀虫剂及废水中有雌激素化合物,但还不能确定人群暴露的程度和确证的效应。

推荐访问:激素 环境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ngmaozhaoshanggongwen/2019/0426/9650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