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_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www.zhangdahai.com--其他公文】

  【摘要】文中分析了国内外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恶性肿瘤;内科治疗;靶向治疗;现状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7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73-02
  1.前言
  目前,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理中内科治疗已经发展成同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同等重要。肿瘤内科治疗是从上个世纪40年代肿瘤内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一般说来,肿瘤内科治疗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免疫基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其中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的靶向治疗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热点。
  2.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
  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1]。国外化学药物作为肿瘤内科治疗是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的,1946年Gilman和Philips将氮芥成功地用于淋巴瘤的治疗,这标志着现代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开始应用到临床肿瘤的化疗,七八十年代阿霉素、顺铂和卡铂等蒽环类药物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滋养叶细胞肿瘤、儿童白血病和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达到了根治的效果。这标志肿瘤内科治疗的目标开始从姑息治疗发展到根治治疗。上世纪90年代,紫衫醇等新的药物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的治疗,使其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入21世纪,靶向治疗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其作用靶点包括细胞表面抗原、生长因子受体或细胞内信号传导通道中重要的酶或蛋白质,目前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已经批准了7个单克隆抗体和5个小分子化合物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据统计,目前肿瘤内科治疗中在临床上应用的细胞毒类药物有70多种,内分泌和激素类药物有20多种,分子靶向药物有20多种,支持治疗的药物有20多种。肿瘤内科治疗除了进行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以外,还在肿瘤的辅助辅助性治疗、新辅助性治疗和增强放疗效果的同步化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6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成立,学会设立了病人护理标准以及发展更多有效的癌症治疗办法,增加临床和转换研究的投资,对全世界每年数百万遭受癌症侵扰的人群找到不同的癌症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学会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包括肿瘤学领域及其专科之临床肿瘤科医师、参与认可的肿瘤学训练计划的医师和医疗专家、肿瘤科护士以及肿瘤科开业医师在内的约26000多名会员。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年代会议,探讨肿瘤治疗方面最新的技术、预防和临床护理等。
  我国的肿瘤内科治疗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的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即现在的肿瘤医院)成立了我国肿瘤内科的第一个专业科室,这标志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建立[1]。从20世纪70年代起,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建立了肿瘤专科医院,到90年代我国许多三甲医院都成立了肿瘤治疗中心,设置了独立的肿瘤内科专业科室。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58年,我国第一个抗肿瘤药氮芥在上海研制成功后投产,接着噻替哌、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化学抗癌药陆续推出,随后更生霉素、争光霉素、平阳霉素等抗肿瘤药物也相继研制成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N-甲酰溶肉瘤素成为治疗精原细胞瘤的首选药物。在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解决了阿糖胞苷和环胞苷的全合成方法生产路线,成功完成了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全合成工艺以及对三尖杉酯碱、异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和脱氧三尖杉酯碱的合成。20世纪80年代,高三尖杉酯碱在美国临床成功,并被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三线治疗药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利用中"草药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特性,发明了贞芪扶正胶囊、冲剂和扶正女贞素来促进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
  3.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肿瘤内科的治疗中,以细胞毒类药物为代表的化学药物治疗仍然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靶向治疗也开始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肿瘤的内科治疗是从细胞毒类药物开始的,虽然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但以细胞毒类药物为代表的化学药物治疗仍然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体。2007年第43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EORTC 40983研究表明,对于肝转移灶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期采用FOLFOX4(OXA/5-Fu/CF)方案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可以提高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子靶向性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常常很少,且可间接抑制肿瘤的增殖、进展,长期维持与宿主的共存状态,靶向治疗近年来在一些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肿瘤的治疗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2]。分子靶向性药物大多为非细胞毒性的药物,如果单独用于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临床实验中一般是与既往的治疗方案并用。2009年第4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3],Eric Van Cutsem教授将Roche公司开发的赫赛汀(曲妥单抗)(Ⅰ)用于治疗人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临床实验表明,与单用化疗相比,与化疗(5-氟尿嘧啶、Xelod或顺铂)联合应用时,赫赛汀(曲妥单抗)(I)可显著改善整体生存期(13.8月比11.1月)。
  4.结论
  内科肿瘤学是临床肿瘤学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三大重要途径之一。在肿瘤内科医疗中,靶向治疗已由科学研究进入了日常临床实践,但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目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化疗的基础上要加强同靶向治疗的有效结合。另外,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只靠一种治疗手段是很难治愈的,因此要将肿瘤内科治疗、放射治疗联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曹远东,孙新臣.肿瘤治疗的演变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03).
  [2] 石远凯.从2007年ASCO看内科肿瘤学的发展方向[J].中国处方药,2007,(09).
  [3] 何运胜.200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重磅炸弹级药物的重大进展[J].国外药讯,2009,(08).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内科 肿瘤 现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qitagongwen/2019/0315/1495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