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分类干预

【www.zhangdahai.com--党建工作总结】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给予心理干预,B组50例不予心理干预,A、B两组均予药物治疗。结果 A组治疗后降压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2-0021-02
  
  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压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高血压的控制仍是一个棘手问题[1]。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对50例患者采取了心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A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2~70岁,平均病程5.6年。B组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0~67岁,平均病程5.1年。两组患者在性格、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干预方法 B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和讲解预防高血压的一般注意事项,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
  1.2.1 健康教育 在生活方式上应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坚持运动,保持乐观心态[2],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给患者以心理支持,让患者理解外界因素对自身疾病的影响,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放松训练 以东方静功“三调”(调身、调神、调息)为纲[3],教会患者全身放松,精神清净,进行匀、深、细的呼吸,以扩大肺活量,增加血氧含量,每日3次,早上晨起之前,中午午睡之前,晚上临睡之前,每次15~30min,场所要清静,可仰卧在床上,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练。
  1.2.3 音乐欣赏 以慢节奏,自然性和抒情性的音乐来矫正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竞争性引起的高度紧张和压抑心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降压的效果,每天两次,每次1~2h。
  1.2.4 培养兴趣 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习惯、爱好及文化素养等,培养多种兴趣,如绘画、集邮、读书、散步、练气功、扭秧歌等,使患者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在参与中消除对疾病的顾虑。
  1.2.5 A型行为矫正 针对A型性格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有过分的抱负与竞争性等特征性,编制了A型行为矫治方案,教育患者进行自我训练,矫正A型行为。筛选A型行为者采用张伯源和杨菊贤的A型行为问卷,由患者自己评定。
  1.2.6 心理行为咨询 我院通过集中授课,家庭访视和热线咨询等方法,让患者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纠正不良行为,同时给每位患者发放保健卡,要求患者将每天饮食、运动、训练等情况进行登记,每月登记后交医院,以监督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1.3 观察方法 100例均在治疗前后测血压,治疗前的血压以患者当天用药前所测4次血压的平均值表示,治疗后的血压从用药的第1到10天,每天测量4次,取其平均值。
  
  2 结果
  
  结果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的病因至今虽然尚未完全明了,但是与长期精神紧张及情绪应激、运动减少、肥胖、吸烟与摄入钠盐过多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早在60年代初期,国内一些学者就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心身疾病,非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国内引起普遍重视[4]。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这已由科学家们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观察、动物实验所证实。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程缓慢,患者具有明显的慢性应激不良的倾向,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患者年龄的增长,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带来的经济困难,患者常常感到生活无望,心理障碍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它是基于心身联系的心理生物学原理,改善患者的心理条件,发挥心理对生理的积极影响作用。为此,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心理干预,使患者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己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使血压及危性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 尚惠敏,姜小鹰,陈晓春.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化护理杂志,2003,28(1):4647.
  2 蔡中敏.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
  3 梁振洲.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4):245-246.
  4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09-310.

推荐访问:干预 高血压患者 影响 心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dangjiangongzuozongjie/2019/0311/943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