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体会

【www.zhangdahai.com--表态发言】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533-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形态学科,它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病理实验教学是其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观察病变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得到对病变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特征的理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方法及途径是提高病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 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训练
  
  实验教学环节是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和交流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的理论知识、口头表达以及实验技能等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程度,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影响教师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在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自觉地钻研理论知识,对实验技能进行训练和探索。对新教师严格考核,其内容包括备课教案是否合格、实验独立完成程度、是否能写出符合格式要求的实验报告,最后还要进行试讲,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教学的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2.1 精讲理论、紧扣实验:病理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实验课上,首先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论复习要精简,要有侧重,不可全面重复理论课内容,以免影响学生的实验观察效果。让学生注重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终可采取实验小结让学生自己综合分析,归纳理论知识及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之所在,以免形成病理学实验与理论知识完全孤立的局面。
  2.2 运用临床病例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多年的病理学教学中体会到:学生对病理学实验课感觉学起来很抽象、枯燥、乏味、被动,学习兴趣不浓厚。通过在病理实验课中运用临床病例讨论,同学感觉自己学有所用,使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变得灵活起来,使抽象的病理学知识变得更具体、直观,使相关的医学知识结合更紧密,增加相互渗透性。由于学生是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学生课后感觉印象深刻,有利于对病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强化了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病理学教学讨论,以疾病为中心,结合临床病例,提出问题,通过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教学,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及分析。首先向学生提供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各种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和疾病变化情况)及病理检查结果(活检或尸检结果),让学生经过综合分析、推理和归纳等思维作出正确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最后分析病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从整体上、从形态与功能变化上去认识和掌握某种疾病,在此过程中也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进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兴趣,真正体现病理学在医学学科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2.3 将组织学知识融入病理实验教学:组织学与病理学同属形态学科,组织学知识是学好病理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观察病理切片过程中,复习相关的组织学知识是病理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利于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加强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使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融汇贯通,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为了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每张切片的病变,只好帮助他们回忆正常组织的形态结构知识。通过示教正常组织切片这一环节帮助同学们在大脑中构建其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特点,便于学生对比观察,使病理变化更具体、清晰、透彻。例如在观察肝硬化形成假小叶的结构时,我们应先回顾正常肝组织的组织学结构以及肝小叶的形态特点,只有学生掌握了肝组织的正常结构,才能理解假小叶与肝小叶确切的区别,能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病理学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从而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3 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及能力的培养
  
  实验指导教师不仅应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病理学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在病理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掌握对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要注意学生操作是否认真,是否准确、规范。及时矫正错误操作;(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时,学生常常不知如何观察或者囫囵吞枣,因此,实验指导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实习内容,在首次实习课开始就系统介绍标本的观察方法及要领。在教学过程中规范示教、规范语言,教会学生观察标本的要领。例如,观察子宫肌瘤的标本时,应教会学生观察其形状、大小、数目、颜色、质地、色泽、是否有包膜,还应细心观察其有无继发性病变。在观察组织切片时,首先让学生用肉眼观察,然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全面观察整个组织情况,基本确定其病变特点及组织结构。最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更细微病变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特点,从而总结疾病的病变特征,并归纳、全面分析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同时为避免学生在镜下盲目寻找病变,花费更多时间。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如显微图像显示仪,教师将普遍问题和典型结构可显示在显示屏幕上,引导学生准确寻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习惯,才能作到有条不紊的观察,更不会将某些病变遗漏掉,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4 加强考核制度、提高病理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考核,是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考核应放在平时,采用灵活多变、随机抽样的方式,并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实验预习考核,其内容包括实验相关理论知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指出实验的重点,预计观察标本的难点,写出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考核,其内容包括如实验过程的大体标本的识别描述、镜下结构的辨认、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性、动手熟悉的程度性等进行全面考查;实验提问考核,其内容包括实验准备的思考题,或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实验报告考核,其内容包括实验报告格式,对实验内容中的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镜下结构的描述;实验内容中重点镜下结构绘图;课后思考题或病例分析和讨论。通过这一过程的实施,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应付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08-03-26

推荐访问:病理学 教学质量 体会 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biaotaifayan/2019/0302/147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