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的内涵及结构和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www.zhangdahai.com--领导讲话稿】

   摘 要:管理者的管理内涵是由其管理地位决定的。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单位利用人财物各种资源去完成某个预设目标的从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到盘算总结的历程,提倡应用“求设双应”管理模式。
   关键词:管理的结构 管理的内涵 管理过程
  
   1.管理的结构
   1.1 全员管理的观点
   在现实工作中,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管理,所以“人人都是管理者”。
   1.2 管理的一般组织结构
   一般而言,管理的结构是四层金字塔式结构,分为上层、中层、基层和底层四个层面的角色。上层管理者是单位级领导班子,中层管理者是一个单位的各业务管理部门的管理班子,基层管理者是各业务部门的下属工作部门的管理者,底层管理者是完成具体事务的职员。
   2.管理的内涵
   2.1地位决定管理内涵的观点
   每一个管理人员,要管什么,如何管,与其地位密切相关,“在其位谋其政”,管理者的管理内涵是由其管理地位决定的。上层管理者反对下层管理者越权越级,下层管理者请示汇报工作,出现的这种管理现象是由于不同地位管理者的管理内涵不同所决定的必然现象。
   2.2 各层管理者管理的内涵
   对上层管理者而言,管理是决策和调控(在方向层面管理);对中层管理者而言,管理是再决策和监控(在实施层面管理);对基层管理者而言,管理是执行和监管(在操纵层面管理);对底层管理者而言,管理是落实和自控(在操作层面管理)。
   2.2.1 上层管理者的管理是决策和调控
   上层管理者处于管理的结构:四层金字塔式管理结构的顶部,其中顶尖处是法人代表或者董事长或者掌握最高权力的表决集体或者首脑,进行一个单位的方向管理,决策一个单位要干什么。同层面的其他管理者则是决策的建议者或者参与者,并按照顶尖处管理者的决策和实现预设目标的指令,决策自己分管的工作如何实现,根据下级的意见调控措施或目标,向顶尖处管理者请示汇报工作。上层管理者根据条件限制或演变情况,调低或者调高预设目标,引领本单位所从事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或者调整发展方向。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H.A.Simon)教授认为,“管理就是决策。”[1]西蒙教授说的管理实际上是上层管理者的管理。
   2.2.2 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是再决策和监控
   中层管理者处于管理的结构:四层金字塔式管理结构的第二层面,上层管理者的意图通过文件(计划或方案等文书)、会议等非文件形式向他们发布,中层管理者根据上级的计划、要点、方案、通知等,进行一系列管理:任务管理(上领计划或方案、下定实施计划或方案)→执行管理(安排人财物执行实施计划或方案)→结果管理(结果的总结与汇报),在这个过程中监督和掌控工作的实施,包括对下达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督促、控制进度并对拖延现象进行督办、解决或请示解决所需要解决的困难、结果统计分析并撰写总结报告等诸多环节。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认为管理是:“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2]他们所说的管理实际上是中层管理者的管理。
   中层管理者需要进行再决策,决定了领导的意图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所以说中层管理者是上层管理者特别是上层顶尖处管理者的得力助手。
   2.2.3 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是执行和监管
   基层管理者处于管理的结构:四层金字塔式管理结构的第三层面,按照上级的工作实施方案和要求,组织所属人力资源利用可用财力物力资源去执行任务,监督所属人员是否按时按要求在做,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记录执行情况,执行过程中向上级汇报工作执行情况或提出需要解决的困难等,执行完毕后提交完成情况报告,建立业务工作档案,为上层管理者作出新决策、调控目标提供参考依据。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3]泰罗说的管理实际上是基层管理者的管理。
   2.2.4 底层管理者的管理是落实和自控
   底层管理者处于管理的结构:四层金字塔式管理结构的第四层面――最下的层面,进行的是特殊管理:自我管理,要在落实具体工作任务中进行自我管理。对要完成的工作去计划、去实施、去反映问题和困难、去反思和提意见和建议、去撰写总结等。
   2.3 处于中间层的管理者的特殊性与相应管理对策
   处于金字塔式管理结构的中间层(中层和基层)的管理者既要接受上层管理者的领导又要去领导下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双重身份。
   正是中间层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他们的管理可能会受到上层管理者的批评,也可能硬着头皮去达到上层管理者的要求受到下层管理者的抵触性反应,常常是两头“受气”,这种管理现象如何正确面对呢?需要中间层管理者认识到自己身份特殊性,一是做好心理准备“受气”,二是积极主动向上层管理者反映困难或请示解决问题,三是想方设法帮助下层管理者完成下交的任务。
   处于中间层的管理者向上层管理者反馈管理中的困难、问题请示领导处理是必须的,它是上层管理者正常发挥管理的调控功能的必要条件。
   3.管理的过程
   3.1管理的过程及管理者的责权
   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单位利用人财物各种资源去努力完成单位某个预设目标的从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到盘算总结的历程。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责权是:在达到某个预设目标的管理过程中按照与自己身份相符的管理内涵要求各自进行不同的管理、发挥不同的作用,既要使自上至下的政令畅通,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应该自下往上反馈信息。
   3.2 管理过程中的协调管理与管理协调
   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协调管理和管理协调,确保管理有最佳效益,即上下各层管理者尽最大的努力、最有效的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完成预设目标,力求突破。
   3.2.1 协调管理
   处于上下相邻层面的管理层是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层管理者应该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征求下级意见并商量工作,让下层管理者充分理解上层管理者的意图,在统一思想基础上充分发挥下层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上下齐心的开展管理工作,这种上下齐心的管理是协调管理。
   3.2.2 管理协调
   管理协调分为两种,一种是处于四级金字塔式管理结构中间的管理者做好上传下达;另一种是同层面的不同部门的管理工作出现交叉,为了使交叉管理工作得以完成,两者之间或者两者的上层管理者(一般是分管领导)之间进行磋商达成一致,这种对交叉工作通过磋商达成一致从而确保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过程就是管理协调。
   4.管理的目标和效益
   在管理过程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按其身份去做不同的管理,但目标只有一个:达到预期目标。
   管理的效益可能不同,结果既可能是预期目标不切合实际或管理不善导致最后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也可能正好达到预期目标,还可能是比预期目标达到的更好或高效率的提前达到预期目标。
   5.管理模式
   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是管理需要的条件,在管理中必须考虑现有条件的限制,“以人为本”地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采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应该提倡“求设双应”管理模式。“求设双应”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地根据一定需要确定管理目标、拟定管理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的管理模式应该提倡使用,因为其操作方法为:管理者接受任务或者根据单位实际确定管理目标→分析单位可利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现状→拟定恰如其分的预期目标结果→拟定并实施确保预期目标结果实现的措施→盘点结果→反思→进入螺旋式上升管理的下一操作阶段,体现了管理的实事求是和能推动单位的不断发展。[4]
   6.管理的误区
   6.1 独断管理
   管理者听不进同层管理者的意见、不予理睬下层管理者的合理建议和诉求,这种管理者对于任务的下达采用无回旋余地的命令式,其管理是独断专行的管理。管理离不开人,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这样管理的结果是工作不和谐、弄虚作假应付者多,效果不理想。
   6.2 出尔反尔的管理
   管理者一会儿安排下层管理者做某个工作,下层管理者做后又遭到其否定指责,使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受挫,使管理者中出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现象,出现对待工作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的管理现象,管理效益大受影响。
   6.3 关闭通道的管理
   管理的结构是四层金字塔式结构,在同面的上下相邻管理层之间、在同面同层部门之间、不同部门的面面之间的公共线应该是管理工作交流沟通的通道,而不应该是彼此的互不联系的分界线,才能很好地发挥一个单位的整体作用,分界对单位管理不利,因为“整体大于部分”。而且领导片面强调不越权不越级,关闭联系通道,造成管理工作在上下管理层中间受阻时影响管理工作的进程甚至使管理工作夭折;没有交流沟通,领导与群众关系紧张,管理自然不顺畅。
  
  参考文献:
  [1]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第30页.
  [2] 张根东.管理学原理(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第3页.
  [3] 张根东.管理学原理(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第2页.
  [4] 李圣平.“求设双应”管理模式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1,10:第59页.
  
  作者简介:
   李圣平(1964-),男,汉族,湖北宜昌市人,在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工作,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位,高级讲师。

推荐访问:内涵 过程 结构 管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huagao/2019/0321/2783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