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解了孩子的“丑小牙”]丑爆牙图片大全

【www.zhangdahai.com--领导讲话稿】

  在日常儿童牙科的诊疗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因不了解孩子口腔生长发育的规律而忧心忡忡,也有的因分辨不出牙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和异常而忽视了早期的防治工作。为了能使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副美丽而健康的牙齿,家长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儿童口腔正常生长发育的知识。
  
  为啥后牙已萌出而前牙还空缺着?
  
  家长常常会让小孩张开嘴,数数已经萌出了几颗牙。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已1岁多了,在已长出的两颗乳牙之间还留着一个大大的空缺。看着宝宝这副牙,妈妈的心里直发慌,经常会向医生咨询:“医生,我孩子的牙齿为啥中间缺了一颗?是不是孩子的牙齿发育有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从乳牙萌出的先后顺序说起。
  在正常情况下,孩子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至3岁左右,20颗乳牙全部萌出,这段时期我们称为乳牙萌出期。由于孩子在3~5岁时长出的都是乳牙,故此时称为乳牙列期。
  在这20颗乳牙中,牙齿的排列数目为:上颌和下颌各为10颗,左右两边上、下颌各均为5颗,并呈对称性排列。从牙齿的形态及其功能来说,每一侧5颗牙由前向后分别命名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图1)。也就是说,在整个口腔内,乳中切牙在上、下、左、右共4颗,依此类推,其余各种牙也均有4颗。孩子牙齿萌出的次序: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早或迟数月萌出乳牙,都属正常。通常在同种乳牙中,下颌往往早于上颌萌出,正如平时妈妈们常常见到的宝宝的下颌乳中切牙、乳侧切牙均早于上颌这两类牙的萌出,且第一乳磨牙是先于乳尖牙而萌出的。了解了乳牙萌出的规律后,就不必再为这暂时性的空缺而担心了。
  
  乳牙排列稀疏是否正常?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的乳牙排列得“稀稀拉拉的”,牙和牙之间有那么大的空隙,越看越不顺眼。其实,这副稀稀拉拉的牙齿好得很,它对孩子今后恒牙排列整齐是一个有益的因素。
  孩子6岁左右时恒牙开始萌出,第一个萌出的恒牙大多是下颌的第一恒磨牙,它位于第二乳磨牙的后面,但也可能先萌出的是下颌恒中切牙。6~13岁,乳牙逐渐脱落,各种乳牙都有一个“接班人”,称之为后继恒牙。20个乳牙可由其20个后继恒牙替代(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看出,替换乳中切牙、乳侧切牙和乳尖牙的是恒中切牙、恒侧切牙和恒尖牙,第一、二乳磨牙则由第一、二双尖牙所替代。此外,在第二乳磨牙后面相继萌出的三个“新成员”分别为第一、二、三恒磨牙。因此,在6~13岁,孩子的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故称之为混合牙列期。13岁之后口腔内所见的牙均为恒牙,称之为恒牙列期。14岁左右第二恒磨牙萌出,17岁左右第三恒磨牙(俗称为智齿)萌出,至此,32颗恒牙全部萌齐。
  但是,在混合牙列期,乳牙和恒牙相比,如乳中切牙和恒中切牙相比,乳侧切牙和恒侧切牙相比,都是相应的恒牙明显地大于乳牙。从牙数来看,32颗恒牙又明显多于20颗乳牙。恒牙是否能排列整齐,关键要看乳牙间是否有更大的空间,因为每一颗恒牙必须在牙的行列中占有充分的空隙位置,才不至于被挤歪或挤出。大家一定见过所谓的“虎牙”(图2),就是因为提供恒尖牙排列的空间不足,新长出的恒牙被挤出牙的队列之外,孤零零地“靠边站”。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能拥有一副排列正齐的恒牙呢?这主要依赖三个因素。
  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上、下颌骨不断地增宽加长,牙槽骨是颌骨的一部分,每颗牙的牙根都插在牙槽骨的牙槽窝中。所以骨的生长为恒牙的排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有“替牙间隙”的存在。什么是“替牙间隙”呢?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这3颗牙宽度的总和大于替代它们的恒尖牙、第一双尖牙和第二双尖牙之宽度总和。两者之差即称为“替牙间隙”。这个间隙为恒牙的全部萌出、到位提供了部分空隙。
  三是乳牙排列稀疏也为恒牙的萌出和排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里的“稀疏”,是指相邻的乳牙之间存有空隙,我们称之为生理间隙(图3),有此间隙的乳牙牙列称为有隙型牙列,无此间隙的牙列称为闭锁型牙列。笔者曾分析研究了我国儿童的乳牙牙列,有隙型牙列者占93.86%,闭锁型牙列仅占6.14%。所以乳牙排列得稀,是大多数儿童乳牙牙列的正常表现。有资料表明,闭锁型牙列的儿童发生恒牙牙列不齐、拥挤的机会明显多于有隙型牙列的儿童。由此看来,乳牙排列得“稀稀的”却是一件好事。
  
  新换的大门牙,为啥又宽又歪?
  
  孩子长到6岁,换上两颗大大的“阔板门牙”(上颌恒中切牙),又有点歪,两颗门牙之间还留有一个“漏风洞”(图4),让妈妈心里直嘀咕。
  有一位妈妈为孩子“大门牙”的美观而担心,即带她去求“江湖医生”,回来后用小橡皮圈将孩子的两颗门牙套在一起。另有一个孩子自感“大门牙”难看,偷偷地把姐姐矫正牙齿用的小橡皮圈套住自己的两颗大门牙。日子一久,小橡皮圈渐渐地向牙根方向陷入,把萌出不久的牙齿和周围的牙周膜、牙槽骨渐渐分开,引起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最后导致牙齿摇摇晃晃,几乎快掉下来。他们到我处就诊时,孩子和家长都没告诉我关于小橡皮圈一事。当我对孩子进行检查,从深处牙龈内取出橡皮圈时,他们才猛然记起来确有其事。这真是自作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此外,恒中切牙在萌出时,它的牙轴方向稍向上唇和两侧倾斜,这就使左右两中切牙间显露出空隙,我们称之为正中间隙(图4)。随着恒侧切牙、恒尖牙的萌出,会使两颗恒中切牙互相靠拢,这个“漏风洞”大部分会自动关闭。笔者已观察到,有50%的正中间隙在左右恒侧切牙萌出后,间隙已完全消失。因此,正中间隙大部分是属生理性的,是一种生理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妈妈们不用担心。有资料表明,正中间隙的发生率可高达70%,其中82%的孩子都能自然闭合。但是,如果局部出现以下异常情况,则会阻止正中间隙的闭合。
  有个别孩子的恒侧切牙过小,呈米粒状,或恒侧切牙先天缺失,无压力使恒中切牙靠拢,则正中间隙就难以闭合。有的孩子在两颗恒中切牙间有多余的额外牙,其形态往往奇形怪状,我们称这种异常牙为多生牙(图5),属于不正常牙类。夹在两颗恒中切牙之间的多生牙在萌出时就会自然使正中间隙扩大,一旦萌出后就会引起牙齿排列紊乱。有个别孩子由于在两颗恒中切牙间嵌着肥厚的软组织,由此妨碍了两牙靠近。这种软组织是上唇系带,也就是俗称的“筋”。当你把孩子的上唇翻开,往上提时就会看到它。若它附着在牙槽骨顶,又肥又厚地夹在两颗恒中切牙之间,自然也会使正中间隙不能闭合。
  因此,各位妈妈在宝宝换牙期间,应当学会辨别两副牙齿发育的正常和异常现象,去除不必要的担心,有疑问可找儿童牙科医生咨询,作进一步检查,及时处理异常问题。

推荐访问:误解 孩子 丑小牙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huagao/2019/0425/9577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