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www.zhangdahai.com--民主生活会发言】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73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如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全面的护理,是此手术的一项重要环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05年8月~2007年12月共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136例,女28例,男108例;年龄35~72岁,平均63岁。
  1.2 方法:患者平卧,术区消毒后用利多卡因局麻腹股沟区动脉搏动最明显区域,用穿刺针扎进股动脉,插入导丝及血管鞘,然后用4F或5F的造影管,先后进入左右两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动脉,在DSA监视下行全脑血管造影。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心理疏导: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虽然操作简单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手术,术中有一定的痛苦,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易造成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影响造影效果。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注意事项、手术结果和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简单介绍造影的程序,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2.1.2 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女患者了解月经情况,查看有关各项检查和化验结果,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造影剂的禁忌证。有阳性或异常结果,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护理记录。
  2.1.3 术前体位训练: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12 h。护士应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术前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髋平卧24 h翻身方法,教会患者术后咳嗽、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避免腹压增加,以减少手术并发症[1]。
  2.1.4 术前1天患者准备:(1)术前2 d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耐心向患者解释排尿训练的重要性,防止术后引起尿潴留。(2)术前1 d做青霉素、碘过敏试验,并记录结果。(3)术前行大腿根部及会阴部备皮,尔后可洗澡或擦洗,使皮肤清洁,嘱其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4)术前24 h不能进不易消化的食物,术前6~8 h禁止摄入食物但不禁药物。(5)术前1 d晚要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2.1.5 术前用药:术前应准备好造影剂、肝素、生理盐水、尼莫地平注射液,各种急救药品,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前可给予相应药物稳定病情,同时应协助医生备好各型穿刺针、导管、导丝等手术用品。术前30 min遵医嘱给予鲁米那0.1 g肌内注射,并于插管的对侧肢体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
  2.2 术中护理
  2.2.1 术前准备:(1)查对:按照手术通知单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年龄、住院号、诊断,防止发生差错事故;(2)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自然放置身体两侧,双腿分开平放,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以便能长时间保持被动体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为2 L/min,改善脑缺氧状态。
  2.2.2 病情监护:术中护士须密切观察病情,包括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语言清晰度及意识状态,皮肤情况,防止大剂量造影剂注射引起过敏反应,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语言活动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时,常提示可能由于导管、造影剂等对血管的刺激而引起血管痉挛所致,可给罂粟碱等对症处理。严格控制造影剂注射速度,二次注射造影剂间隔时间应延长,术中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处理。在注入造影剂后,应时刻与患者保持联系,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入造影剂,并根据出现的反应,立即给予相应处理。防止血栓形成,每次向导管内注药或注盐水应先回抽,以防微小栓子进入血管,并保持导管内肝素化,每3~5 min向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1次,每次约5~l0 ml,盐水500 ml加肝素2 500 U。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发生感染。有2例患者在术中出现血压升高,遵医嘱给舌下含化卡托普利12.5~25 mg,并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血压趋于平稳,继续行脑血管造影直至手术顺利结束。
  2.2.3 术中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无菌导管及物品,如5F动脉鞘组、5F猪尾造影管、5F单弯造影管连接管、三通开关、Y型阀、导丝、注射器等,协助医生穿无菌手术衣及消毒,铺好无菌大单。术中注重询问患者的主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3 术后护理
  2.3.1 拔管护理:术后协助医生拔鞘管。一般用手压迫穿刺点15~20 min,凝血功能不好者适当延长,用弹力绷带“8”字形固定,以1 kg沙袋压迫穿刺点8 h,患者平卧术侧肢体制动,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皮下淤血。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下肢肢体保持髋关节伸直位12 h以上,卧床24 h。8 h后解除弹力绷带,局部给予消毒,用无菌纱布给予局部包扎,3日内不洗澡或擦澡以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防止局部感染,72 h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穿刺部位再出血。
  2.3.2 24 h监护:手术是在全身肝素化的情况下进行,术后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出血。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等,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反应,常产生焦躁、痛苦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尽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别要重视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医护人员的语言是良好的安慰剂,应耐心诚恳地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使他们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2.3.3 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尽快排出;术后4 h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不含高维生素K的饮食。
  2.3.4 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合并症。术后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
  2.3.5 密切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及早发现股动脉栓塞及明确栓塞程度的重要依据。每15~30 min巡视病房1次,观察足背动脉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延长,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若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如疼痛难忍时可酌情给予安慰剂或镇痛剂,但需观察分析并及时报告医生。
  2.3.6 术后遵医嘱给予青霉素预防感染,补充极化液,利于造影剂加速排出。
  2.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4.1 局部出血和血肿:由多种原因(如反复穿刺或穿破动脉前、后壁、术中使用肝素过量、凝血机制障碍、局部压迫止血不彻底、术后穿刺部位活动频繁活动度大),引起的局部出血和血肿是股动脉内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须密切观察局部敷料包扎情况有无出血、渗血。
  2.4.2 下肢动脉栓塞:由于术后平卧24 h,局部包扎8 h,穿刺肢体伸直制动,故需观察术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状况,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下肢疼痛现象,若术侧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明显减弱和下肢疼痛明显,皮肤色泽发绀,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临床分析认为术侧足背动脉较对侧减弱,多由于穿刺点加压包扎过度导致动脉血液循环不良,迅速松开加压包扎绷带,症状很快消失[2]。
  2.4.3 尿潴留:术后出观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是不习惯在床上平卧位排尿或精神高度紧张所致,向患者讲解有关知识,消除紧张心理,通过变化体位、热敷可诱导排尿。有4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管排尿。
  2.4.4 脑血管痉挛:由于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等因素易诱发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短暂的意识障碍、肌力下降等,多于术后12~24小时发生[3],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
  DSA是神经科非常重要的一种诊疗检查,应客观认识到对患者有诱发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要求护士应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熟悉检查的过程和必要性,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检查更加安全可行。护士在手术前准备得妥善与否,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而术中密切的配合、术后准确及时地观察病情并完善各项护理是减少及降低并发症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 石立华,薛伟伟,伊恕嵘.急性出血性脑中风全血管造影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2008,16(8):345.
  [2] 陈红波,董克玲,曾景玲.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前术后护理[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5(11):95.
  [3] 崔美顺,李连玉,独孤善.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2005,2(12):44.
  收稿日期:2008-07-21

推荐访问:脑血管 护理 患者 手术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minzhushenghuohuifayan/2019/0303/319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