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心脏骤停病例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 心肺复苏施救最佳时机是心脏骤停后

【www.zhangdahai.com--教师工作总结】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46例心脏骤停患者的年龄,病因,诱因等和心肺复苏结果。结果 心脏性和不明原因所致心脏骤停占73%,其中20~29岁,40~49岁,70~79岁,三个年龄段占比例较大,心脏骤停1 min内复苏成功率80%,1~5 min复苏成功率50%,>10 min复苏95%无效,5%有效,成功率为0。全部病例复苏成功率10.9%,有效率4.3%,无效率84.8%。结论 控制发病的高危因素,防治心血管疾病,尽早开始积极有效的心肺复苏,提高成功率,可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本文回顾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病例46例,探讨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救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资料男35例,女11例,男女比例3.2:1。
  1.2 病例符合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心肺复苏禁忌证,排除恶性肿瘤晚期,多脏器衰竭等。
  1.3 所选病例均采取积极地抢救措施,包括输氧,胸外按压,开放气道,气管插管,人工通气支持,心电监护示室颤者立即电除颤,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静脉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纳洛酮等复苏药品。心肺复苏持续1 h以上。
  1.4 心肺复苏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心跳呼吸恢复,痊愈出院;有效:心跳呼吸恢复,而且持续12 h以上,但随后死亡;无效:心跳呼吸未恢复。
  1.5 病因与诱因 心脏外原因13例(28%),包括电击伤,中毒,过敏,脑干出血,低血糖,呼衰等,心脏性或不明33例(73%),有明确心脏病高血压19例,糖尿病8例。3例劳累,5例情绪激动,3例饮酒,2例寒冷,3例为呼吸道感染为明确诱因。
  1.6 年龄分布 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52.3,其中20~29岁7例,40~49岁11例,70~79岁8例,此三个年龄段所占比例较大。
  2 结果
  2.1 心肺复苏结果 ①1 min内在急诊发生心脏骤停5例,4例成功(80%),1例无效(20%);②1~5 min心脏骤停2例,均为4 min,1例成功(50%),1例无效(50%);③大于10 min心脏骤停39例,37例无效(95%),2例有效(5%),成功率为0。
  2.2 心脏骤停地点 院外41例,占89%,院内5例,占11%。其中院外41例中仅1例复苏成功,院外复苏成功率2.4%。院内5例中4例复苏成功院内复苏成功率80%。
  2.3 成功复苏率 全部病例共成功心肺复苏5例,有效2例,无效39例。复苏成功率10.9%。有效率4.3%。无效率84.8%。
  3 讨论
  3.1 病因与年龄 心脏骤停出现三个高峰,20~29岁年轻人以电击伤,服毒多见,可能与工作环境,安全保障,或心理障碍有关。40~49岁心搏骤停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可能与中年人吸烟,工作生活压力大及不重视身体健康,不重视体检有关,不正规检查与治疗。70~79岁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可能与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疾病有关。心源性猝死占较大比例。因此应重视身心健康,戒烟,避免酗酒,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紧张与情绪激动,避免寒冷与呼吸道感染,适宜运动,积极健康体检,加强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医护人员诊疗水平,识别高危人群,积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2],提前发现及治疗潜在的危险因素,科学控制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尤其对于可能发生心脏骤停高危人群予以阿司匹林抗凝,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预防电解质紊乱,选择性应用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胺碘酮等药物,预防性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及开展心脏手术可减少心脏骤停病例发生。
  3.2 开始复苏时间与成功率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导致心脏骤停常见病理生理机制为室颤,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每延迟除颤1 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心脏骤停发生后,需及时纠正缺氧缺血,开放气道,输氧,紧急气管插管对提高复苏成功率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当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误1 min,抢救成功率就会减少10%。本组病例提示4 min内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50%以上,1 min内复苏成功率达80%,多数为院内急诊发生心脏骤停,时间短,能够即刻予以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药物等急救措施,复苏成功率高。超过10 min复苏成功率明显下降,很难复苏成功,几乎为零。因为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 min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此组大部分患者送到医院时心脏骤停超过10 min,已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所以院外复苏成功率极低。因此早期开展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和及时恰当的电击除颤,畅通气道,施行人工或机械支持通气,开通静脉输液通道,及时应用抢救药品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成败的关键。普及大众心肺复苏知识,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措施及配备先进抢救设备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9-236.
  [2] 陈宝龙,李继英.猝死的常见原因浅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8):47-48.

推荐访问:病例 复苏 心肺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shigongzuozongjie/2019/0411/6800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