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套管针步骤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老年病人的应用及护理

【www.zhangdahai.com--教学心得体会】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2031-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尤其是老年病人,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血管硬度增加[1],若使用一次性钢针长期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封管是留置静脉针成功的重要环节,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防治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我科的应用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穿刺80例,男64例,女16例,年龄62~84岁,平均73岁,输注液体为抗生素和常用药,无化疗药物。输液时间均为1周左右,材料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依据病人选用20G、22G、24G等型号。
  1.2 穿刺置管方法
  1.2.1 静脉选择: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穿刺的成功率,且与渗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关系。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静脉。成人多选用上肢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为主。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常不作首选[2]。
  1.2.2 穿刺置管:根据所选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扎好止血带,常规皮肤消毒,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于血管正上方,一般认为浅表静脉以15度~30度缓慢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0.1 cm,将套管针全部推入静脉。松开止血带退针芯,再将3 M敷贴平整地粘贴在留置针上面,固定套管针,注明置管时间。
  1.2.3 封管方法:输液完毕拔出输液针头前,用适量的液体注入套管针是防止套管针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一。稀释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3]。将25 U/ml的肝素钠稀释液3~5 ml采用缓慢推注,连续不间断、边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正压封管。若遇高血压病人应当增加封管液的剂量或加用0.1%肝素生理盐水2 ml。封管液注入速度过快,用力过猛,使血管内部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可表现为局部血管炎性改变,发生红肿等。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容易引起液体外渗肢体肿胀,尤应注意推注的速度。
  1.2.4 留置时间:留置时间3~5天,最好不超过1周[4]。国内有文献报道,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以的[5]。时间太短增加病人穿刺的痛苦,造成留置针资源浪费,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太长导致血栓及静脉炎形成。静脉炎其形成原理是留置针作为体内异物,引起血管慢性刺激发生炎症,炎症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静脉内膜炎症常并发血栓形成[6],血栓形成原理是由于针刺和静脉血管内的留置针外套造成的静脉血管内皮损伤,把促发凝血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裸露。另外,由于外周静脉比较薄,肌层活动相对较少,靠壁的血流更替较慢,加上使用留置针时局部的包扎和制动,使静脉血流变慢,是血小板得以沉积的机会,促使血栓形成。
  
  2 观察护理
  
  2.1 给病人做好宣教;置管前护士应将留置针的应用目的、意义告诉病人及家属,让其了解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塞,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观察局部反应:留置套管针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病人痛苦。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再启用留置套管针输液时,若液体滴入不畅,切勿用力挤压输液器,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中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套管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 ml注射器取0.1肝素生理盐水液2 ml连接输液器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接输液管输液。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的技术日臻完善,其优越性在于它将方便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及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祝善俊.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防治经验[J].实用老年医学,1997,11(3):102.
  [2] 林珍平,严赛法,季冬月.术中上下肢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1,7(2):85.
  [3] 甘 英.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现状[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0):42.
  [4] 吴青蔓.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3):216.
  [5] 许 燕,赵艳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
  [6] 王鸿利,王学锋.血栓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26.
  收稿日期:2008-03-03

推荐访问:留置 穿刺 套管 静脉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tihui/2019/0302/7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