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延迟复苏 [烧伤延迟快速复苏补液治疗]

【www.zhangdahai.com--德育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延迟快速复苏补液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82例烧伤面积20%~80%,程度Ⅱ~Ⅲ度,因延迟复苏导致休克的患者,进行快速补液复苏。观察休克期补液量、尿量、脉搏、呼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快速补液后, 各观测指标均获改善,休克得到快速纠正。结论:快速补液可以迅速纠正休克。
  【关键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快速补液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27-02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烧伤休克患者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8~49岁;烧伤面积20%~80%,均为Ⅱ~Ⅲ度,无其他复合伤。致伤因素:火焰伤32例,热液伤50例。入院时间:伤后4~12小时,院外复苏不当,均伴有烧伤休克表现。临床表现为,患者脉搏细速、四肢冷、面色黏膜苍白、尿少、碱缺失等。2000~2002年的36例设为对照组,2002年后46例为治疗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按传统的烧伤复苏方法进行复苏,治疗组入院后快速、大量补液进行复苏。两组补液量均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计算。治疗组入院后快速输入胶体、电解质,2 h内输入第一个24 h计算量的一半,然后均匀输入剩余计算量和额外补液量(为公式计算量的30%~70%,电解质、胶体比2∶1),公式只作为基础估计量,输入不受公式的限制,补液量“个体化”[1],儿童尿量1.5~2 ml/(h・kg),成人尿量(90±20)ml/h。对照组入院后按伤后第一个8 h输入公式计算量的一半(包含院前补液量),以后均匀输入剩余量,儿童尿量1ml/(h・kg),成人尿量(30~50)ml/h。 两组第二个24 h补液量按常规补入。观察患者口渴、血压、心率、意识、末梢循环、血细胞比容、血气分析等指标。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休克症状消失时间为入院后(1.50±0.50)h,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21%,死亡1例(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2.17%。对照组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6.11%,死亡6例(脓毒血症、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2例),死亡率16.6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影响患者救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用传统的烧伤方法复苏,患者休克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引起严重的内脏并发症甚至死亡。延迟复苏的部分患者烧伤程度并非特别严重,但均伴有明显的休克。患者休克时处于微循环淤滞期,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流缓慢。传统的烧伤休克复苏方法认为:短时间内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可能会引起心脏负荷过重,造成肺动脉高压、肺水肿和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对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1~2 h内大量输入体液后,肺动脉契压、肺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并未超过正常值,心输出量基本正常,并且外周阻力明显下降,代谢性酸中毒也得到纠正[2]。 由此说明,快速补液后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增加组织灌流,改善微循环,减少缺血缺氧性损伤,从而预防和减少了内脏并发症。笔者认为,按公式计算补液量是为了适应伤后规律性失液而给予的规律性补液替代疗法,而延迟复苏实质是针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复苏治疗,因此必须在快速补液后增加补液量。本研究中,治疗组入院后2 h内实际输入量占第一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40%左右,如果加上院前补液量,实际上是在输入了第一个24 h计算量的一半左右后,才达到了迅速补足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的目的,与闫柏刚等[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快速补液迅速纠正休克后, 为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仍然需要增加补液量。本组治疗组患者伤后第一个24 h增加的补液量占公式计算量的30%~70%,表明延迟复苏的患者血容量下降非常明显,机体对大量、快速补液有强大的代偿力。
  
  参考文献:
  [1] 孙永华.严重烧伤后体液复苏及早期救治的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385.
  [2] 闫柏刚,杨宗城,黄跃生,等.延迟快速复苏对烧伤休克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1,17:266.
  [3] 闫柏刚,杨宗城,黄跃生,等.延迟快速复苏对狗40%体表烫伤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98.
  收稿日期:2008-02-26

推荐访问:烧伤 复苏 延迟 快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deyulunwen/2019/0303/238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