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证与顽固性皮肤瘙痒治验一得:顽固性皮肤瘙痒

【www.zhangdahai.com--教学论文】

  单纯性皮肤瘙痒在中老年疗养员中很常见。患者除全身皮肤瘙痒外,没有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等,皮肤划痕试验阴性。多有瘙痒部位明显的抓痕、血痂等情况,严重者可并发感染。其他身体状况良好,各项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中医治疗本病大多从祛风止痒、养血润燥、清热凉血等方面人手,笔者曾遵循以上法则治疗多例患者,疗效满意。但1例顽固性皮肤瘙痒却久治不愈,后受体质辨证思路的启发,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竟彻底治愈。一案之中,感受颇深,谨录于此。
  
  1 病案实录
  
  患者,男,63岁,初诊日期:2008年10月6日。患者全身皮肤瘙痒6年余。6年前不明原因发病,持续不断,无明显季节性特征。皮肤瘙痒以小腿胫前、肩背部最为明显。瘙痒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热则痒甚,得凉则减。由于瘙痒剧烈,常常不自主地抓挠,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皮肤多处出现抓痕、血痂,小腿胫前还散在色素沉着及轻度苔藓样变。常在浴后全身涂抹“止痒润肤露”,可短暂止痒。曾多次就诊于西医皮肤科,用过抗组织胺药、钙剂、维生素,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薄荷酚洗液等,都只能暂时止痒。饮酒后、环境温度变化、衣服摩擦等因素都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重。先后服用中药“消风散”等30余剂,未效。刻诊:全身皮肤瘙痒,口渴多饮,午后偶感身热,饮食如常,小便多,大便略干。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辨为风痒症,热入营血。治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自拟清热止痒方:生地15g、丹皮12异、赤芍12 g、当归10g、川芎10 g、僵蚕6 g、苦参10 g、荆芥9 g、防风9 g、蝉衣6g、白藓皮10 g、生甘草3 g。3剂,水煎服,2次/d。
  服用上方9剂,初期略有疗效,增减药物或剂量再服6剂,症状依然。考虑患者除全身皮肤瘙痒外,每日下午感两颊发红并有热感,汗少。剧烈运动后汗出较多,瘙痒随之减轻。细思此症,颇似《伤寒论・太阳病篇》之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予原方6剂,仍无效果。
  细问病史,患者素来体健,喜食辛辣肥甘,体型略胖。主症之外尚有头屑甚多,头皮剧痒;经常口臭,口渴多饮,自喻“水桶”;颜面部皮肤经常处于油腻状态,时常面红耳赤,尤如饮酒之后;大便长期偏干,偶感肛门瘙痒。重新辨证为湿热内蕴。改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30 g、黄芩12 g、黄连6 g、蝉衣6g、火麻仁10g、茯苓15 g、车前草10 g、淡竹叶10 g、生甘草3 g。3剂。1剂起效、2剂效显、3剂诸症消失,治疗历时月余。后因饮酒过多致皮肤瘙痒再发,继用上方3剂而愈。嘱少饮酒,多吃瓜果蔬菜,少吃辛辣肥甘之物。随访1年余,未再复发。
  
  2 临证体悟
  
  2.1 谨守病机 本例患者发病时间长,无明显季节性特点。之所以久治不愈,主要原因在辨证失误,未能谨守病机。所谓病机,历代医家早有阐述。赵进喜等认为,病机是引起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决定临床证候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内在根据,并提出可以通过审察临床症状表现来推断病机的观点。前医重在辨病,但见皮肤瘙痒便用消风散治疗,服用30余剂未效,有失灵活。初诊辨为热入营血,其后考虑为太阳病之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均未抓住病机。思其平素体健,喜食辛辣肥甘之物,必有湿热内蕴脾胃,应为湿热体质。脾胃主肌,头面为阳明经所过之处。湿热循经上蒸,故见皮肤瘙痒、面红耳赤、面部皮肤油腻、头皮剧痒、头屑甚多;湿热困阻中焦,津液输布不畅,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皮肤干燥瘙痒、口臭、口渴多饮;湿热下注,则见大便干燥、肛门瘙痒。由于推断病机准确,抓住了湿热内蕴这个关键,运用葛根芩连汤3剂而愈。可见,重视“病的人”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体现的是整体观念,而谨守病机是其核心,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2.2 重视体质状态 细思此案初期治疗失误之处,关键在忽视了患者的湿热体质。初诊虽辨为热证,然考虑的是热人营血,运用生地、丹皮、赤芍、当归、川芎等清热凉血、养血活血药物,显然受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桎梏。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意在扶正祛邪、小发其汗、邪从汗解,却也方证不符。患者身体基本健康,从舌脉上看,其舌淡红、苔不黄腻。仅有脉数,将辨证思路引入歧途。但湿热内蕴是其长期存在的整体体质状态,这就决定了其皮肤瘙痒或其他问题大多与湿热内蕴有密切的关系。面红耳赤、面部皮肤油腻、头皮剧痒、头屑甚多、口臭、口渴多饮、肛门瘙痒等症状佐证了湿热的存在。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用之立效,再次反证湿热的存在。可见,不能拘泥于湿热之存在必有舌红苔黄腻之表象,还应重视患者的整体体质状态。张亮亮认为,当治疗陷入困境时,在关注患者体质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整体辨治,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后的治疗效如桴鼓,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3 经方的运用 《伤寒论》设葛根芩连汤是针对太阳病误下后致邪热内陷、下痢不止。但该方的临床运用范围很广,并非只针对下痢一症。医家陆九芝对该方曾有评述:“此温病辛凉之轻剂,为阳明主方,不专为下痢设也。”从该方的组成看,葛根清热止渴、轻清透达;芩连苦寒清热燥湿,凡湿热内蕴所致病症均可运用,属运用范围较宽的经方。方证相应是运用经方的关键,从本案来看,只要把握好“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不必担心芩连苦寒伤胃等问题。如此,可有效扩大经方的运用范围,让古老的经方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荐访问:顽固性 瘙痒 辨证 体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jiaoxuelunwen/2019/0324/3249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