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探讨】 护士职业防护

【www.zhangdahai.com--其他企业范文】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2-3480-0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职业危害也日益增加,成为危害护生健康的潜在因素。目前,护生在传染科普遍存在职业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等,因此,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传染科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避免遭受各种不必要的危害。
  
  1 一般资料
  
  我科有床位60张,主要收治肝炎、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其它途径传染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科每年承担护生临床实习200余人,每月接受10名实习护生,每名护生在传染科实习4周。其中,80%为大专生,15%为中专生,5%为本科生。
  
  2 护生在传染科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
  
  2.1 自我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在护生中普遍存在,如上班时随意用手接触面部,接触病人或污物后不洗手,被针或利器刺伤后不能正确处理伤口等,对传染科一些无形伤害、慢性伤害缺乏认识、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毛秀英等[1]调查显示,国内26所护士学校、学院均未开设职业防护课程,也无相应的教材。
  2.2 容易发生意外损伤:护生进入传染科实习后都存在不同程度胆怯、紧张、恐惧心理,加之防护意识缺乏,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回套注射器针头时刺伤,安瓿割伤等。有报道证实,通过一次性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的平均感染率分别是:6%~30%、3%~10%、0.2%~0.5%[2]。
  
  3 护生在传染科实习面临专业危害
  3.1 锐器刺伤:注射器针头回套时刺伤最为常见,锐器刺伤是职业暴露感染HBV、HCV、HIV的主要传播途径[3]。
  
  3.2 生物性危害:护生在传染科实习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可能携带有细菌、病毒,受感染的机会多。
  3.3 化学性危害:空气污染、化学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各种消毒液可导致眼灼伤,使人胸闷、气喘。护生对化学性危害的认识尤为缺乏。
  
  4 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实施方法
  
  4.1 带教老师的职业防护培训:传染科全体带教老师必须经过规范的职业防护培训。每周有1~2 h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课,对实习生实行一对一带教。
  4.2 护生的职业防护管理:护生进入传染科前 ,接受职业防护培训,有老师演示。课程内容:锐器刺伤的常见原因及防护;常见6步洗手法及卫生要求;传染科常见危险要素的防护。掌握内容6步洗手法,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等污物必须戴手套;注射器针头不回套;正确使用锐器盒;锐器损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护生的防护教育贯穿整个过程,进入科室第一天要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针对性的培训,护生实习结束填写反馈表,反馈表中有专项针对专业防护提出意见和建议。
  
  5 讨论
  
  5.1 师生互动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带教老师相对固定,实行师生一对一互动教学,带教老师针对护生各人情况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按计划进度完成各阶段的职业防护教育内容,适时增加护生操作机会,放手不放眼,加强护生操作时的监督和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由于带教老师相对固定,护生的培训计划能系统、持续完成,师生间信任、了解程度也相应提高。
  5.2 培养护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选择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扎实、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护士做带教老师能起到榜样作用。护生在传染科实习期间要及时发现并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实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防止因紧张慌乱而导致的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带教老师应信任护生,多给其提供动手操作机会,使护生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操作成功。师生互相交流,带教老师听取护生的反馈意见,合理的积极采纳,不合理的给予分析、解释。对护生在职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和正确指导。
  5.3 开展损伤后处理和心理辅导:许多护生受到职业损伤后不能正确的处理,尤其是各种锐器操作损伤后(如针刺伤、安瓿割伤)常自行处理,且处理不正确不报告老师。由于害怕感染各种传染病后会影响健康和毕业分配,伤者常存在沉重的心理压力。我科自2000年设计应用《锐器损伤登记表》制定损伤后处理流程图。损伤后带教老师应及时帮助护生正确处理伤口,并做好损伤后登记和后期的疾病检测和跟踪、随访工作。
  5.4 传染科开展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意义:传染科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而传染科是护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李菊英等[4]的研究显示,进行防护教育能使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下降41.5%。所以,必须重视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努力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使护生在学习操作过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证身心健康顺利完成实习,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生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110.
  [2] 吴丽军,何 仲.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
  [3] 刘翠月,张品超,洪瑞乔,等.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5,5(4):51.
  [4] 李菊英,谢玲玲,贺锦花,等.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教育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5,5(6):44.
  收稿日期:2008-07-03

推荐访问:防护 探讨 职业 传染科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taqiyefanwen/2019/0302/60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