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

【www.zhangdahai.com--其他企业范文】

  病毒性肝炎是个大家族,目前可分成5种不同的类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只有急性肝炎的表现,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丁型肝炎不会单独存在,只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约占5%)。所以,容易呈慢性化,并与肝硬化、肝细胞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丙肝病毒极易发生变异,这使得疫苗的研发工作举步维艰。在这一局面下,认识丙型肝炎就显得更有必要。
  导致丙肝的罪魁祸首是丙肝病毒(HCV)。我国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的阳性率平均为3.2%,也就是说,大约有4000万人口受到过丙肝病毒的感染。
  众所周知,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在10%左右,即我国有1.3亿人受到过乙肝病毒感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乙肝患者为3000万~4000万人。但按目前的观点,丙肝病毒的感染者同时也是患者,也就是说,没有丙肝病毒携带者这一提法。
  从上面两点得出结论:我国的丙型肝炎患者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丙肝患者的数量比乙肝患者似乎要少得多?
  
  容易漏网
  
  丙肝患者之所以容易漏网,分析起来,其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①大部分情况下,健康体检项目中只检查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和血清转氨酶,不把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的筛查列入常规检查,检查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情况就更少了,致使一部分患者漏网;②由于大约1/3的丙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正常或基本正常,症状又比较隐匿,因此,仅仅通过ALT水平的筛查又会漏掉一批丙肝患者;③一些转氨酶水平升高的丙肝患者,在B超等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合并脂肪肝的表现,于是只诊断为脂肪性肝炎,而没有进一步的检查,又致使一部分丙肝患者被遗漏。
  急性丙肝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如周身乏力、食欲减退,少数伴有低热等;而发展至慢性丙肝后,更是无明显症状,因此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新近颁布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特别强调要重视对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建议把抗-HCV列入常规检查项目。对于一些诊断有疑问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抗-HCV和HCV RNA的检查,以明确或排除丙型肝炎的诊断。
  
  不同于乙肝
  
  丙肝与乙肝有很多的不同,最突出的一点是急性丙肝的慢性化比率比较高,最高可以达到。其次,ALT水平正常与否不是判断慢性丙肝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性指标。大约1/3的丙肝患者血清中的ALT水平正常或基本正常,只有少数患者的ALT水平很高;即使是血清中的ALT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进程却依然存在。因此,ALT水平正常的丙肝患者,但只要是抗-HCV、HCV RNA阳性,同样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与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一般不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情况有很大差别。第三,有5%~10%的慢性丙肝出现肝外表现,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性结角膜炎、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此外,慢性丙肝与脂肪性肝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最近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肝脏脂肪变是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肝脏病理改变的一种基本类型,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丙肝可引起脂肪性肝炎,而且还是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因此,对于慢性丙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变要特别重视。40岁以上的丙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情况比较多见,从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资料来看,糖尿病患者的抗-HCV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丙肝患者,要注意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性。如果发生糖尿病,要及时、正确进行治疗,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推荐访问:丙型肝炎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taqiyefanwen/2019/0426/9728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