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临床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www.zhangdahai.com--企业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早期干预、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结果:围产因素是主要病因(41%),其次为母乳性(18%),感染(13%),溶血病(12%)。结论:早期诊断,寻找病因,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89-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早期(1周内)新生儿更为多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黄疸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可为生理性亦可为病理性。病理性黄疸的危险性已受到高度重视,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而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2003年7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10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0例中男66例(66%),女34例(34%);足月儿71例(71%),早产儿27例(27%),过期产儿2例(2%)。黄疸出现时间:7d15例(15%)。血清胆红素最高值轻度205.2~256.5μmol/L 45例(45.5%),中度256.6~342.2μmol/L 32例(32%),重度>342.2μmol/L 23例(23%)。本组病例30%是以新生儿黄疸入院,65%为24h内因窒息、早产、呕吐等入院,而在住院期间发生黄疸,5%为因其他原因入院而测胆红素高于正常。1例入院时有抽搐。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1.2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
  1.3 观察方法:入院或出现黄疸当天、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前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采用经皮胆红素仪监测胆红素变化,每日1~2次至患者出院。
  1.4 病因:围产因素占第1位,共41例(占41%),其中窒息26例(窒息合并颅内出血14例),头皮血肿7例,咽下综合征5例,其他3例;其次为母乳性黄疸36例(占36%);感染15例(占15%),其中脐炎6例,肺炎3例,皮肤脓疱疹4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败血症1例,新生儿溶血病4例(占4%),再次为低蛋白血症2例(占2%),胎粪排出延迟1例(占1%),红细胞增多症1例(占1%)。
  
  2 治疗与转归
  
  2.1 治疗方法:188例采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抗菌、纠酸、供氧、保暖,辅以肝酶诱导剂,重度黄疸者予静滴白蛋白,6例溶血病均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其中1例RH溶血病行换血疗法,换血前后予以光疗。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予以部分换血。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中12例未予光疗,停母乳后2d黄疸迅速下降,5~6d后渐降至正常。早发型予勤喂奶,胎粪排出延迟者予以小儿开塞露灌肠通便,并尽早开奶,加用微生态制剂。
  2.2 疗效标准:治愈:①黄疸消失;②血清胆红素正常;好转:①黄疸明显消退;②血清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但未正常。
  2.3 转归:治愈80例(80%),好转18例(18%),家长放弃治疗死亡2例(2%),其中1例死于核黄疸,1例死于化脓性脑膜炎。
  
  3 讨论
  
  高胆病因可因地区及诊断条件不同而异。本组以围产因素(41%)占优势,其次是母乳性(36%),感染(15%),溶血病(4%)。围产因素致早产、产时窒息、缺氧、酸中毒、头皮血肿、颅内出血、低体温等均可抑制肝酶活性,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能力,使胆红素生成过多,窒息后致消化功能紊乱、腹胀、胎粪排出延迟及开奶延迟可加重黄疸,而分娩时吞咽母血致咽下综合征也易加重黄疸。母乳性黄疸在本文占第2位,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可能与初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多及母乳喂养不足有关。母乳量少,肠蠕动差,胎粪排出延迟引起肠肝循环增加。由于近年来国内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提高,加之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开展母婴同室,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但尚无引起核黄疸的报告,也未发现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生影响[2]。其次为感染。本文感染因素较其他学者报道低,与目前孕期宣教重视、产前诊断普及、助产技术和医疗条件改善致感染减少有关。新生儿溶血病致黄疸程度较重,一经确诊,应立即光疗,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进展较快阶段,光疗时胆红素尚可升高,并于停止光疗期间反复上升,是因光疗并不能阻止溶血,应继续光疗。如已达到换血指标,必须换血。本文中1例入院时即发生胆红素脑病后死亡,其余无新病例出现。胆红素脑病可导致死亡,而存活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故高胆治疗目的在于阻止胆红素上升到危险程度,预防核黄疸发生。但要明确早产、窒息缺氧、感染、溶血病、低蛋白血症等因素也是促发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因素。新生儿血脑屏障和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胎龄及日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血清胆红素超过一定限度对新生儿造成脑损害的危险性越大[3]。因此治疗高胆时应明确病因,分别处理。光疗仍是目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方法,无光疗禁忌证的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均适用。双面光照比单面光照效果好,蓝光箱光照比蓝光毡光照效果好[4]。早期进行光疗干预及对症处理十分必要,以防止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及神经系统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9
  [2] 马加宝,陈凯.临床新生儿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9-60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1-443
  [4] 陈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疗法[J].西南军医,2006,8(5):77-80
  
  作者单位:461200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

推荐访问:胆红素 新生儿 血症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gongzuozongjie/2019/0303/348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