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念

【www.zhangdahai.com--企业工作总结】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学习方式,只有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有机结合,共同进步,才能在课改前进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转变 教育 教学 观念 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面对课改,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的适应,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学习,更新课程观念,建构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全面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开展。
  转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是老话题,在农村小学中真正能完全转变的并不太多。
  老师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教师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总是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对学生实行“家长式”的管理,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将学生看得一无是处,事事包办代替;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要求都是一个尺码;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新课程倡导,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我们要遵循这一规律;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要挖掘这一潜能;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善待他们;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要正视这些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不要把学生看成弱者,他们各有所长,他们都是可塑之材。
  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必须从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再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以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去尊重、赞赏、关爱、帮助、引导每一位学生,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最近听取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牛广田教授的讲座,正像他指出的那样,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和习题集,就不知道出什么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新课程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近一段时期,在校内外发生了很多事故,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学校对学生常采用封闭式管理。学生不能随便走出校门,更谈不上在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了,即使在校内,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主要局限在教室,学生就像关在笼中的小鸟。新课程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是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要走向社区,成为开放型的教师。走进新课程,要有全新的教学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学要以人为本。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关系为: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师给、生收。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越仔细教,学生越不认真学、越不爱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而眼前耗费些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这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切不可心烦气躁,急于求成。
  在传统教学中,以学科为本位,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学生在校是高分生,走向社会却是低能儿。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喜笑颜开还是愁眉苦脸?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习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我们教师都必须用心关注,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有信心、有能力的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学习方式,只有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有机结合,共同进步,才能在课改前进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推荐访问:教育教学 新课程 观念 走进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gongzuozongjie/2019/0322/2900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