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大家亲朋团聚类似语句 [春节重团聚,用心慰亲朋]

【www.zhangdahai.com--企业文化宣传标语】

  亲人团聚,故人重逢,沉浸在这温馨而惊喜的氛围中,老人家也许难以承受骤然到来的欢乐,伤感于即将曲终人散的孤寂。久别归家的游子也许会略显得“近乡情怯”,狂喜过后继而感慨物是人非。曾经心心相印的老友再见面,倾心而谈的同时,也许会发现彼此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因此,在龙年春节来临之际,要掌握些小心呵护亲人和自己的心灵方法。
  团聚:莫让老人惊喜连连
  “春节=阖家团圆。”忙碌了一年的儿女终于可以放下工作、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寂寞了一年的老人们终于可以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中国人喜欢“双喜临门、好事连连”,为了弥补自己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的缺憾,孝顺的子女们想让父母笑得更加开怀,要么恨不得一口气把亲人们的喜讯全散播出来,要么努力制造更多的惊喜。然而,对老人接二连三地进行“喜事轰炸”,却可能令老人身体和心理难以承受冲击。且不说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人,就是身板素来硬朗的老人也有可能出现心情节前、节后“两重天”,轻则失眠、情绪过分激动,重则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
  亲情提示:要将喜悦“化整为零”
  儿女亲戚不妨试着做个“导演”,为老人平复聚散心情进行前后铺垫,应遵循分解原则,把喜事分散开来,使老人逐个消化和吸收。例如,回家时切忌搞“突然袭击”,不妨事先给老人打个电话,通报到达的具体时间,让老人有个心理准备,从而削弱久别重逢、乍见亲人的冲击力。
  对于冲击太大的喜事,可以事先铺垫―下。例如在说话的用词上做做文章,不要说得斩钉截铁,不妨说“某某喜事有可能实现”,还可以先和老人憧憬愿望实现后的打算。这样,当事情真的到来的时候,老人的情绪就不会波动太大。
  重逢:不做“熟悉的陌生人”
  利用春节难得的假期,游子们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期待着和往日的邻居、同学、老友重逢。然而,一旦相聚却发现时光的流逝好像带走了一些东西:叙旧时彼此真情流露,谈论各自的新生活时却各说各话。久在外地谋生,话音也不禁带了些他乡色彩,甚至夹杂着洋文,让操着一口方言的对方听得别别扭扭。渐渐地,话题逐渐停滞,接不下去,只好重新回到追忆似水流年的套路上,然而彼此都已意识到,两道曾经亲密并肩的身影之间已经隔了一层膜。有些人可能因此变得异常失落,对朋友感到失望,态度转而冷淡。
  亲情提示:“入乡随俗”耐心倾听
  其实,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发展境遇,世界观、价值观甚至心态也许会有所改变,没有人会停留在原地一成不变,也不可能要求朋友保持自己心目中的模样。面对必然出现的陌生感,最重要的是做好遭遇变化的心理准备。消除陌生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入乡随俗”,慢慢融合到家乡的氛围中。
  在和老友倾谈时,要抱有宽容、倾听、谅解的心态,不要强求观点一致和心灵丝丝相通。毕竟,工作以后各自对人对事的认识会有偏差,对某一话题产生共鸣的程度相对减弱。但因此对朋友感到失望、冷落是绝对不可取的,只会继续加大隔阂,从而彻底失去朋友。其实,挽回感情的最好方法是求同存异,耐心倾听对方的苦衷,并寻找新的共同话题。
  离别:忌临行突兀无交待
  有聚就有散,再悠长的假期也有结束的一天,会让人产生些微的失落感。而刚刚体会了团聚喜悦的老人,更容易在子女奔赴外地工作时产生强烈的寂寞和空虚感,甚至悲观忧郁成病。
  亲情提示:要预先安排老人生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预先告诉老人自己离开的日期,并且在离开前几天就开始讨论和离去相关的具体事情,如打点行装、回程车票以及上班后自己如何着手工作、父母如何安排生活,以便老人提前适应即将到来的离别气氛,冲淡儿女突然离去后“人去楼空”的不适。

推荐访问:团聚 亲朋 用心 春节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wenhuaxuanchuanbiaoyu/2019/0303/34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