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众化视野下高校班级管理体系创新研究_如何构建班级管理标准体系

【www.zhangdahai.com--商业计划书】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从实践层面上对班级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在对传统班级管理体系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了班级管理体系,提出实施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班级管理;创新;高校;大众化
  
  班级是高校教育学生的最基本场所,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1]面对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构建何种班级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育人功能,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高校班级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矛盾
  传承知识和社会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但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和张扬个性时代的到来,教育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适应性调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工作路径,明确学生工作职能定位。班级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也将面临这种形势变化所带来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个性,必然会对传统价值观产生压力。弱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化作用,必然会对高等教育的教育功能产生影响。
  (二)民主性与高效性矛盾
  目前学生管理工作呈现的高效化状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主要包括选修制、学分制和课程多媒体化等教学制度的实施,它是以因材施教为实施原则,在注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来对所学的专业、学科、课程进行选择,以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制度的实施在体现教学民主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以院系和专业为基础的班级管理受到冲击,选修课和网络化课程必然使传统的班级授课和班级活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级的管理作用和班级作为学生交际沟通的作用。跨班级和院系交流的增多,使得维系学生关系的纽带由班级向寝室或社团组织变化。
  (三)管理模式单一化与学生需求个性化矛盾
  教育结果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中,是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的统一。而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和高校人数的激增,学生管理首先需要考虑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自身自然条件多元的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变化。但长时间以来,高等教育学生管理模式往往只采用单一的高效的刚性管理,片面追求管理的高效,相对忽视管理的柔性需要。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和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形势下,学生必然向多元化发展,而导致高校单一的学生工作服务管理存在多需求的改革压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班级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班级组织管理分析与重构
  目前在高校班级组织管理中主要有三种实践形式:第一种是采用事务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分治的管理模式。由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的事务性管理,辅导员主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辅导员并行的状态。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把班级组织管理按性质分开,提高了事务管理和思想管理的效率,缺点在于管理区域有交叉部分,可导致管理人员责任不明,互相推脱的现象,同时也不利于利用班级事务和班级活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第二种是学生管理导师制模式。辅导员行使班级管理的职能的前提下,由院系指派专业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帮扶管理,每十几人为一个小组。这种模式优点在于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专业特点的职业指导或者专业辅导,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辅导员管理任务的负担。但其缺点是专业任课教师不属于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序列,导致其职责权限、行为方式缺乏规范,不能长期跟踪和全面掌握学生动态的变化,学生管理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第三种为辅导员助理模式。在班级学生中选取具有组织和管理特长的学生以聘任的方式担任级部辅导员的助理。帮助辅导员处理班级事务性工作和班级学生思想动态的监控与稳定工作。其优点为辅导员助理来自班级和同学之间,熟悉班级和同学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另外,选拔学生作为辅导员助理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激发班干部参与管理的创造性。
  根据对几种班级管理模式的分析,我们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四级金字塔式班级管理模式。其中,辅导员作为第一层级,位于金字塔的顶端,主要任务是在学校党委和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开展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事务的统筹协调工作。辅导员助理和党支部为第二层级,在辅导员的统筹指导下协助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工作。班委为第三层级,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和落实班级的管理,各尽其责,落实到人。班级全体学生为第四层级,由辅导员和班级全体学生共同监督和评价班级学生管理工作。
  (二)班级常规性管理分析与重构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班级常规管理和班级组织管理,其中班级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管理、学生生活管理、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辅导等。我们可以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构建一种新的高校班级常规管理结构体系。事务性工作要重点做到过程民主和程序规范,这部分工作主要由班委和班级团支部具体负责实施和落实;服务指导性工作,要坚持与专业知识向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工作原则,服务指导由辅导员具体执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强化目标的明确性,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在过程中强调管理的柔性化和教育载体的隐形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支部的协助下,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由团支部在相关活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实施。辅导员助理主要负责协助辅导员抓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组织管理及其他
  在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下,班级非正式团体在高校学风建设、班风建设和班级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如何将非正式群体组织有效纳入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去却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实践路径的设计。[3]根据班级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以及有它所主导的亚文化特征,我们可以设计一种文化引导型管理模式。班级亚文化具有多元性、自发性和潜在性特征,将班级非正式团体组织纳入到班级正式管理的体系中显然是困难的。[4]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及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还需要多种形式的管理方式。丰富例会制度,尝试施行班级委员会和班级团支委联合召开例会;创新档案管理,实施班级和个人档案分级分类管理,可以建立相应的班级档案、学生党支部档案以及班级团支部档案,其内容涉及活动、社会实践、财务等多个方面。学生个人档案实质上是长期跟踪档案卡,用来辅助实施学生个人绩效的动态考评和管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构建班级虚拟社区,加强班级人际交往和交流的需要,建立了班级微博、班级QQ群、班级网页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杨元业.高等教育管理中民主性与高效性关系之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2006.01.
  [3]安秋玲,王小慧.班级内青少年非正式群体认同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6.01.
  [4]杨孝如.班级亚文化简述[J].教学与管理,2005,01
  
  作者简介:庞志伟(1982―),男,山东菏泽人,硕士,菏泽学院物理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大众化 班级 视野 管理体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shangyejihuashu/2019/0316/1616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