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幼儿情感教育

【www.zhangdahai.com--员工思想】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关键词:初中 历史 情感       课堂教学气氛是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纵观历史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方法得当,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投入历史学习活动,课堂上生气勃勃;有的教师则精神萎靡,缺乏情感,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愿不愿意接受历史学习的情感态度,强迫“灌输”,课堂则是死气沉沉。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制约着课堂教学气氛。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创造一种亲切、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是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比如: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说故事,让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你,与你沟通,为激发情感提供一个平台。这样,学生们才有机会亲近老师,才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们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教的理论,也就是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只有这样,教师用自己人格的力量感化了学生,才能使学生信任自己的老师,产生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每一节课都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的一项内容,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价值。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搭建情感培养的平台
   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心灵的艺术教学过程, 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成功的保证。首先, 教师要强化历史学科的育人意识, 热爱本学科和学生, 培养高尚的情操。其次, 教师要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以平等的朋友关系与学生相处, 尊重其人格, 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譬如, 平易近人的教态, 亲切感人的语言, 诲人不倦的精神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因势利导可以发挥其个性; 给那些情感内向不易表露的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教学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 教师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渗透和体现于教学中的语言、手势、眼神、体态上,才能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 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加强情感渗透
   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主要环节。常见的方法有讲述、谈话、角色扮演、电化教学、现场教学等等。电化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但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加以变换, 使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断激发, 还可以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 使学生受到感染, 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 教学也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以歌曲去激发学生的爱国革命热情, 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这样教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更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 深化教学内容, 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多做正面评价,巩固学生积极情感体验
   初中生自尊心非常强,希望人前人后受到肯定的评价。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以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对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巩固积极情感体验有重要作用。评价具有传导的机能,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就会感到成功的欢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从而出现积极情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提高,同时还会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反之,如果学生得到太多的负面评价,就会产生挫败感,学习历史的信心降低,甚至会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负面评价而放弃学习历史。
   五、采取多种方式,营造愉快气氛
   1.改变上课的形式。现在西方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其中就包括了上课形式的改变。新的上课形式要使学生产生轻松自如,毫无拘束和紧张的感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可改变传统的学生正正经经坐在椅子上上课的形式,采取不要求学生挺胸背手的灵活形式,把课桌摆成几块,学生分组围着坐。它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相互讨论、争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利于愉快而不紧张的教学氛围的形成。有许多教学实验说明,这样学习,效果比在紧张的情绪中要好得多。
   2.创设历史情境。所谓情境,它是一种形象环境的表现。关于环境对教育的影响,自古以来就被重视。如孟子在《滕文公》中强调“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当时人们已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历史类型情境的创设,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观其色,听其声,产生“赏心”、“怡情”、“激情”的愉悦之感。例如在讲“雄伟的长城”这一历史知识点时,向学生播放有关长城的录像片,使学生亲自感受中国长城雄伟的实际情景,激励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对情感教育的生动性、科学性功能,使学生把情感升华为“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奋斗目标,通过感悟历史,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输给学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使之长成报国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l]布香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
  [2]熊春玲.实施情感教学目标评价,促进教学任务全面完成[Z].
  [3]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5]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推荐访问:浅谈 情感 初中历史 教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yuangongsixiang/2019/0322/2896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