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焦减害 [“降焦减害”有据可循吗]

【www.zhangdahai.com--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近日,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因“降焦减害”研究成果而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中国控制吸烟协会2011年12月15日在北京就此召开专家座谈会,将矛头直指“烟草院士”。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当日发表了致中国工程院的公开信,认为“降焦减害”是伪科学命题,建议工程院重新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建议“降焦减害”这类课题不要再立项、再支持,中国工程院应以保护、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护公众健康为宗旨,把资金用于研究如何控制烟草流行和全面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控烟协会出示的大量证据显示,“降焦减害”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欧美烟草企业为维持利润,开始研制“低焦油”卷烟。在50多年的时间里焦油含量降低了近60%,但因此而导致的疾病并未减少,在科学证据面前,欧美烟草公司不得不承认“降焦”失败。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忠告“所有的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卷烟,都是致命的”。
  
  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就想给中国工程院提意见。“院士是科技界最高学术称号和最高荣誉称号,其工作应该是利国利民的。一个建立在虚假命题上的研究者,一个帮助销售死亡的技术人员,怎么能当院士呢?”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烟草院士’的出现不仅是控烟失败的表现,更是科技界的遗憾。”
  陈君石所指是谢剑平。谢剑平身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主攻方向号称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以开发出“神农萃取液”而闻名。此前他已经两次递交院士申请,连番落选,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但红榜发布之日却波澜陡起,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和打假人士方舟子等纷纷指出该结果的不妥。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研究员提出,低焦油不代表低危害,“降焦减害”在国外早已被证明是不科学的。她呼吁中国工程院不要再为此类伪课题立项支持,应把资金用于如何控制烟草流行和全面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称:“院士的选举卫生部无从置评,但是中国控烟履约工作确实任重道远。”
  
  “降焦减害”是伪命题吗
  对“烟草院士”的质疑附带着一定的道德审判的成分,“烟草院士”的突出成果是“降焦减害”,引入中草药,研发“神农萃取液”等等,这与长期以来社会对烟草的态度截然相反。“降焦减害”所诠释的是另一种可能,然而,“降焦减害”能否真正降低吸烟危害,科学界尚未取得共识,如今“烟草院士”捷足先登,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也就不言而喻。
  “烟草院士”所背负的“成果”显然容易导致社会的负面评价,它容易导向一种误区,即吸烟将不再危害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直截了当地指出,“降焦减害”是个伪命题,实际上是烟草业做出来的一个推销卷烟的营销策略。
  吸烟和二手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达120万人。吸烟带来的社会成本,已使烟草业的“净效应”成为负值。因此,烟草控制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然而,烟草企业却不甘心退出舞台,不断推出新花招、新把戏来蛊惑人们。降焦减害乃是其中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几年前就做过针对性的披露。
  杨功焕对媒体表示,谢剑平的主要“贡献”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卷烟“减害降焦”法,引入中草药,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研制开发“神农萃取液”。
  在神农烟科的网站上明确写道:低害卷烟的第一个充分条件永远是消费者喜爱它的口感与烟香,因此,“口感第一,低害第二”始终是研制开发“神农低害卷烟”的原则!
  “这不是再明白不过了么?他的研究就是一个骗局。只是为了推销更多的烟草而已。”杨功焕指出。
  她还注意到,选用“神农萃取液”的“五叶神”品牌卷烟,按照公开的数据,1999年的销量不到1000箱,在获得此成果后,2001年达到1万箱,2004年为13万箱,销售额30亿元。连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都赞叹:“一项技术救活了一个企业。”
  可见,这个就是谢剑平研究成果推广的结果。
  
  低焦油并不等于低危害
  控烟协会出示的大量证据显示,“降焦减害”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欧美烟草企业为维持利润,开始研制“低焦油”卷烟。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焦油含量降低了近60%,但因此而导致的疾病并未减少,在科学证据面前,欧美烟草公司不得不承认“降焦”失败。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忠告“所有的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卷烟,都是致命的”。
  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女士认为,烟草企业为追求利润逃避社会责任,近些年来,一直将“低焦油,低危害”作为营销手段,误导公众,已在中国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调查显示,目前有86%的中国公众认可“低焦油低危害”的说法,甚至有54%的医生也认同这种说法。她认为,这再次充分说明了这种误导宣传在中国已经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已经为控烟履约增加了难度。
  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高级项目官员甘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上世纪50年代,西方卷烟公司推出了“低焦油”、“淡味”卷烟,其名称来自于吸烟机器测试时输送的焦油和尼古丁较低。“但这是烟草商故意设计了这些卷烟,在测试时释放较低的焦油,但他们完全知道这些机器测试指标并不准确反映吸烟者实际接受的焦油和尼古丁。”1977年“万宝路”公司内部数据显示,烟民实际焦油摄入量比机器测试数据高3倍。
  甘泉也曾亲自做过相关实验。他分析了中国成年男性吸烟者的尿液,并且比较了吸不同焦油含量卷烟的吸烟者喷出的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副产品和致癌物质。结果表明,吸烟者尿液中发现的尼古丁副产品和致癌物质含量没有因为所吸卷烟的焦油含量而有所不同。实际上,其中一种有害致癌物质即亚硝胺代谢物,含量反而随着所吸卷烟焦油含量的下降而上升。“市场上销售的低焦油卷烟并不比普通卷烟危害低。吸烟者的补偿方式是更用力地吸‘低焦油’卷烟。”他说。
  方舟子在微博上列出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条文:“烟草制品使用‘低焦油’等词语属于虚假、误导、欺骗。吸极低焦油、低焦油卷烟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和吸中度焦油卷烟一样。”对于谢剑平的创新研究――在卷烟中添加中草药,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他更不留情面:“降焦本来就够骗人的了,这中草药减害就更害人了。”
  
  用烟草公司资金进行研究,有失公允
  “烟草院士”争议出来后,参与院士投票评选的魏复盛院士回应公众的质疑称:一、谢剑平研究“降焦减害”对控烟作用很大,他获得过国家发明奖;二、烟草行业是我国的纳税大户,烟草税收对国家建设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看,国家还是需要烟草行业的,控烟是个逐步的过程,“降焦减害”是解决吸烟问题一个必经的阶段。
  对此,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桂华表示,烟草行业的确是我国的纳税大户,去年税利达6000多亿元,从2000~2010年间税利增长5.7倍。
  “说到底,烟草业的每一分钱都是靠牺牲公众健康获得的。”她说。
  此前,由杨功焕和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共同牵头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烟草制品能够带来巨额利税和庞大就业,但是它造成的健康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更大。“毫无疑问,烟草业是得不偿失的黑色产业,现在哪怕仅仅从经济角度算账,也是如此。”杨功焕说,用烟草业是纳税大户来证明谢剑平当选有理,明显找错了论据。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不管是降低焦油量,还是降低尼古丁含量,吸烟都是对人有害的。但“降焦减害”技术的研究如能从不健康物质中减少不健康因素,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因为现在还不可能达到像禁毒一样禁烟的程度,我们还只是提倡不在公共场合抽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算是违法行为。然而,因此而得到院士的头衔,又意味着可能会从另一方面鼓励人们抽烟。“我个人不赞成用烟草公司的资金进行相关研究,这是有失公允的。”
  
  学术研究要多考虑公共利益
  吸烟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嗜好和行为,当前社会都在提倡控烟和禁烟,“烟草院士”事件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说在院士评审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的问题,理应接受公众的批评和谴责。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表示:“就个人观点来说,评审、选举院士当然是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如果是纯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没必要一定要取得院士的头衔。假如说研究杀伤性武器,会否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或者院士头衔呢?这是很难回答的。对于研究不健康行为是否应该给予这么高的荣誉,又是一个伦理问题。如何做到科学归科学,伦理归伦理,这也是值得探讨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公共利益和学术成就这两方面并不矛盾。院士的评选除了考虑科研水平、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因素外,对社会责任、道德因素以及社会反响、公众接受程度的考量,也是一个必备的因素。

推荐访问:可循 降焦减害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erenduizhaojianchacailiao/2019/0303/387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