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探讨_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

【www.zhangdahai.com--领导述职报告】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3-3622-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所谓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处理)等高科技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同时引起整个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和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信息化可分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商务信息化、生活信息化等。本文所讲的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就属于教育信息化的范畴。
  
  1 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和其他高校非医学类一样,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图书馆已成为校园信息网中信息资源的枢纽。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图书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信息社会的要求,组织、开发和管理图书馆各项信息资源,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化具有以下特征: 信息储存数字化,图书馆文献将逐步转向声像型、电子型、光盘型以及多媒体并存的文献信息系统; 传输手段网络化,通过“ 互联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将全球的信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 信息空间”,图书馆是一个连接各地信息资源高智能、集成化的网络传递系统;管理控制智能化, 图书馆的全部环境都将实现程序化、智能化,管理人员将文献信息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用户通过计算机阅读、查寻,人员素质信息化[1]。
  
  2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现有高校图书馆1 080个,院系资料室5 759 个。图书馆、资料室一直是高校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来源。高校图书馆无论是从文献拥有量还是文献载体类型,收藏质量等方面都堪称国内图书馆界一流。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也逐步转变。首先,图书馆工作思想正在发生转换,从“ 重藏轻用”逐步转向“藏用并举”,从“ 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性管理逐步转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开放式管理。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沿海省份高校比内地省份快,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快。其次,图书馆馆藏资源由现实馆藏向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转移。但是,目前图书馆界的整体水平不高,长期以来自成系统、各自为政,处于条块分割的状况, 严重影响了信息服务工作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导致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闲置和信息资源匮缺并存[2]。
  首先是硬件设施不足。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装备的自动化,即用电脑技术和自动化管理软件来辅助采购、编目、流通、检索以及内部管理。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经费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系统较落后,短期内又无力更新,有的甚至还没有实行计算机管理,而且有能力实现网络电子通迅的高校图书馆更是为数较小。其次,各图书馆的大部分应用软件基本上都是根据本馆的实际工作要求编制的,同时又受到软件编制人员水平的限制,使得具体应用软件不甚完善,互不协调。盲目发展数据库主题覆盖范围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和重复性。而所有这些数据库覆盖的主题范围又有很大局限性。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数据库内容单一、规模较小、更新缓慢、且数据标准化程度均较低,不利于数据的网络化共享。再次,图书馆库存文献已逐渐呈现老化状态。由于书刊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而经费相对缩减,导致实际购书量逐年递减、种类减少、复本量降低、使馆藏量增长缓慢, 甚至停滞。而文献资料是图书馆发展信息产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目前这种状况已直接影响图书馆信息建设的速度。最后,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强烈信息意识、掌握相关现代化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很多高校基本上并不把图书馆看作“学术性机构”, 而是作为“教学辅助”单位。因此,安置了很多基本上不具备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在现有工作人员中比例相当低,由于待遇较低, 造成大量专业人员的流失,不利于信息化图书馆的建设。
  
  3 我院图书馆信息化现状及发展
  
  图书馆管理员必须学习新的信息网络技术,拥有为读者创新的精神,提倡环境创新、学习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3],在这几个创新中,没有环境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就必然受阻。环境创新对图书馆的读者最重要。我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广西柳州卫生学校,2003年升格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有临床附属医院2个,学校设有四系两部,在校学生6 000多人,教职工(含附院)1 203人,专业技术人员941人。学校图书馆藏书30多万册,图书馆要以服务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构建和谐的柳州医专图书馆,为学校的读者建立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发展学校的经济,增加图书馆的作用, 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要适应新的形式和创新的要求,勇于实践努力创新。要注重读者对图书馆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加快图书馆的创新等优势,掌握新科学、新理论,形成图书馆的竞争优势。要给读者建立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开放的知识基础设施,建立开放的知识服务体系等。具体从几个方面落实:(1)要创造开放、互联的知识共享环境,充分发挥各类知识相关机构和对外服务的功能。要重视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要重视读者整体素质。(2)要按照图书馆科学发展的观点要求,切实转变图书馆信息管理发展的模式,建设好医学院校图书馆。必须参与专业理论学习,掌握网络以及文献信息操作,保证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对读者长期利用,使图书馆的知识信息、网络技术建设、管理水平、技术质量不断提高。(3)加强图书馆自身的建设,要牢固树立以“ 用户为中心”的竞争和服务创新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在信息与读者之间起到很好的信息向导作用;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必须对“用户”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用户信息意识,帮助用户熟悉和乐于运用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技术,使图书馆服务达到最优质化。
  
  4 医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了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促进医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建立数字图书馆,加速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加大电子文献的采购比例,突出本馆特色,提高本校本地区的文献保障率。使馆藏资源数字化。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与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图书馆、出版社、网络公司以及各种商业性电子文献传递中心、联机检索中心、电子杂志中心和Internet 等各级网络加强联系,形成本馆“虚拟馆藏”[4]。
  4.2 转移工作重点,做好信息“导航员”。传统图书馆以采购、编目、典藏、流通、阅览为工作的主线,现在则要求以信息咨询的技术开发为主体,强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和咨询功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智力资源, 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网络信息的收集、研究和服务上来,做好“信息向导”,帮助用户打开信息资源的大门,使用户能够在网络中准确获得信息,能够对检索出来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序,并能够建立起自己所需的个人文档。
  4.3 加强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工作。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扫描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性技术。
  4.4 培养一支适应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科技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培养适应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信息收集人才、信息整理人才和被称为信息智慧的信息分析人才。
  4.5 积极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高层次人才的聚焦点,他们学术信息灵敏,视资料建设为学科灵魂。图书馆应积极为重点学科建设建立网上导航系统,加快重点学科的光盘数据库系统建设,实现光盘检索与全文光盘阅览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刘清凤,王自明.浅谈高校医学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学工程,2006,6(3):324.
  [2] 姜 楠.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图书馆带来新活力[J].医院图书馆杂志,1998,7(3) : 61.
  [3] 杨元生.论深化图书馆的特色服务[J].图书馆论坛,1998,(1):72.
  [4] 邓宗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初探[J].教育探索,2003,(6):60.
  收稿日期:2008-07-24

推荐访问:信息化管理 探讨 图书馆 医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lingdaoshuzhibaogao/2019/0302/26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