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 改革开放40年政治成就

【www.zhangdahai.com--述职述廉报告】

   摘 要:江泽民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新发展,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思想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政治文明”观点创造性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内容,而且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新的道路。本文将分别从三个方面,即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内容,条件研究江泽民的民主建设理念。
   关键词:人民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文明
   随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以及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文明”概念,民主政治建设也迈上了新的台阶。江泽民的民主政治思想不仅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为后来的胡锦涛民主和谐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及本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做出的新论断。[1]他认为,民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力量的源泉。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之所以团结和凝聚了亿万人民群众,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把被压迫的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民主的意义更为深远。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概括为四点:第一,只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才能保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第二,只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才能有效的克服种种不安定因素,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只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才能成为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才能把更加广泛的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添他们的创造性。第四,只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才能做到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成为一句空话,减少并克服官僚主义。但是,这种民主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是有本质区别的。他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出发点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自己,具有最广泛的民主特点。每个国家因为不同的国情会有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按照人民的意愿制定出的民主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符合人民意愿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个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制度这一客观真理,也实事求是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存在的不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显示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决心,为加快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步伐明确了方向。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民主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和西方的民主关闭起来江泽民认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是真正让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人民民主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现,是民主内容与民主形式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赋予人民民主更高的内涵,它不仅在形式上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而且在实质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绝大多数人的自我统治、自我管理;而不是像卢梭批判的那样,英国人民“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2]由此可见,人民民主是一个系统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既要深入发掘人民民主的内在价值和精神,也要设计和完善人民民主的实现方式和制度安排,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障人民民主理念的完成。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实行民主监督与民主管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走了侵略者,并使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积极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2.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要求也是由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国情决定的。江泽民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内容重点是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执政党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相生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但是政治体制改革是复杂艰巨的。江泽民在继承了邓小平渐进式改革思想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性质、原则、方法、步骤、标准等进行了新的探索。1992年6月9日,他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改革目的是增加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3]意思是说,对于我们一贯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来讲,尚需要在改革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对存在弊端的具体政治制度或原有政治体制而言,则需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至新世纪之初召开的十六大,江泽民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细化的标准,他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要能维护祖国与社会的统一与安全,保证民族关系融洽和睦,并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在加强党和国家活力的同时,运用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利,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对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科学界定和进一步延伸,也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原则要求,为检验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得失提供了科学的评判标准。
   执政党建设: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是江泽民民主政治建设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我们只有在党的正确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社会。执政党的建设搞不好,后果是很可怕的。前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都证明,执政党的建设搞不好,就会失去民主,失去人民。“执政党的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江泽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经济建设是中心,党的建设是关键。”[4]1991年在纪念“七一”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用“四个关键在党”深刻阐述了“党建是关键”这一命题的历史意义。而伴随随着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如何使党的建设适应历史要求,正确应对历史和现实挑战的历史课题。江泽民把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锁定为要把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围绕这一目标,他进一步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科学界定党展开治党治国实践时所处的社会形态。江泽民根据建设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一展开,进一步阐释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
   3.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
   3.1从中国国情出发
   江泽民曾强调判断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是否成功,不应从它的条条框框的文字出发,而应看它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需要,是否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能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否能发展民主,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国情的第一个特点是人口多、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资源相对贫乏,经济、科技、教育发展落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低。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们要首先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有了物质保障做基础,民主政治才能得到长效发展。中国国情的第二个特点是社会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阶段里,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群众生活需求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过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原来意义上的阶级矛盾不复存在。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由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存在,阶级斗争未曾停息,并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个国情决定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小心敌对势力的渗透与颠覆。中国国情的第三个特点是,我们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虽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要实行民主化、法制化建设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们要耐心的,通过不断地实践搞好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3.2保持高度的政治稳定
   民主政治也需要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并壮大,如果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政治动荡,就谈不上发展民主,建设民主政治。无论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作保证。所谓政治稳定,主要指政治系统的各个部分、层次和要素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政治运作呈现出一种良性和有序的持续发展状态,包括政局稳定、政治生活稳定和政策稳定三方面的含义。在我国,就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国家政治生活走上民主和法制的轨道,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心安定。江泽民对保持政治稳定极为重视,也讲得最多,他把稳定摆在与改革、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指出:“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5]江泽民抓住那些可能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反复强调,并采取多种途径研究解决。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影响稳定的因素,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在江泽民看来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关乎政治社会层面的而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文明这样一个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概念,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指出政治文明包含了人类社会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共同理想的文明成果,并要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江泽民所开辟的民主政治制度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前行指明了道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将会继续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大步前进,开创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1997;31
  [2]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3:125
  [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人民出版社,1993:2076
  [4]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89
  [5]江泽民.五三一 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2-06-01.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 民主政治 探讨 我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shuzhishulianbaogao/2019/0321/2790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