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早被照亮的河流|我国最早进入汛期的河流

【www.zhangdahai.com--述职述廉报告】

  与今年冬天遭遇的极寒天气以及暴跌至600多点的波罗的海指数形成对比的是,2011年中国的内河水运虽冷暖有别,但一些内河港口吞吐量的强劲增长,仍让人感觉到了内河水运的春天渐行渐近。
  长江以重庆、芜湖为甚,珠江以贵港、梧州、南宁为甚,京杭运河以徐州为甚。2011年,这些港口的吞吐量增长都远高于全国港口平均增长量,而且高达20%左右。就这些港口近几年的增长看,皆形成了不断攀升的高增长趋势。
  为什么增长最雄劲的港口不在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三大经济圈,而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内陆城市?我们寻找到的答案是: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何以带来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我们寻找到的答案是:企业成本倒逼,内河航运正在成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优通道。
  据媒体报道,近两年来,仅由长三角、珠三角转移到重庆、四川、湖北、安徽、广西的工业生产总值约1.4万亿。而且产业转移由最初的省内、周边转移向中西部远距离转移。经济发达地区用工成本的边际效应,是形成这个产业转移新趋势的一个重要成因。
  产业转移实现了从目前以资源品为主的西部向东部的单向货流,逐步向消费品与资源品的东西部间更为均衡的双向货流转变。而连接内地和沿海的内河航运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廉价、环保的内河水运方式,必定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最佳选择。
  这就是我们认为的,2011年若干中西部内陆港口强劲增长的真相。而且我们还认为,仅以珠三角9万亿、长三角11万亿工业生产总值中约占30%到40%的劳动密集型、中低端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就有可能带来中国内河航运发展的10年黄金期。
  这的确不是纸上乱弹。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东南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浪潮,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以及还将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都将把中国内河航运推向历史的前台。这个情形,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相仿。世界航运业的黄金水道莱茵河就是那个时期成就的。莱茵河流域水资源和航运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极大地带动了莱茵河两岸城市和港口的建设,形成了莱茵河沿江城市与港口带。1400多公里长的莱茵河,至少形成了50座大中型城市,其中至少包括20余座港口城市。
  今天,拨开依然寒气逼人的早春阴霾,我们将看见那些被产业转移的晨光照亮的河流与港口。中国内河水运将真切地握住一个春暖花开的春天。

推荐访问:照亮 河流 最早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shuzhishulianbaogao/2019/0322/2821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