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进入病区后的护理工作? 急诊病区的护理风险管理

【www.zhangdahai.com--演说演讲稿】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523-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急诊病区具有病情危、急、重,不可预见性、风险性大、流动性大、病谱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属于高风险病区,急诊病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如何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鉴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对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体会如下。
  
  1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
  
  1.1 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执行力度不够到位[1]:急诊病区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制度、预案,但最重要的还是执行的力度。急诊的特点突出“急”字,往往急诊病区护士长因现状而受困于眼前事物。认为简捷处置病人然后转送到专科病房即可,一切“简化操作流程”而重业务轻“管理”,往往只顾埋头干自己的业务,忘掉自己的管理职责,忽视或忘记管理者所承担的任务。
  1.2 急诊病区护士缺编:三级医院床位与护士比为仅为1∶0.33,医护比例严重不足,导致“工作紧张”、“护士身心疲劳”。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代先进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者科学编排人员数量及合理比例,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3 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及护理操作技能不够熟练[2]:随着120急救网络的建立和健全,医院急诊病房越来越呈现出高度紧张、快节奏、复杂化的工作局面,相应地对急诊病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许多年资高的护理人员都想方设法脱离急诊病房,使得现在大部分急诊病区(急救中心、急救站)护理队伍明显年轻化。年轻护士缺乏临床多科室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不全面,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而急诊病人病情往往复杂多变,甚至出现全身多发创伤、多系统病变,涉及多科医疗护理知识,所以许多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观察出病人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抢救时机,致使病人与家属不满而投诉。
  1.4 护士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2]: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人常会发生恐惧心理,家属紧张焦虑,对医护人员寄予了很高的希望,而护士由于长期的紧张工作,工作溃倦感,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不能耐心地听取和回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不能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缺乏与病人和家属的有效沟通,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而引发护理纠纷,情绪激动致使工作人员紧张忙乱,易发生差错。
  1.5 医嘱执行错误或出现医护耦合性差错[5]:口头医嘱是急诊病区最常见的医嘱形式,在抢救病人时,护士都在无条件地执行口头医嘱,如果抢救结束,医生没有及时补写医嘱,那么一旦发生差错则缺乏相应依据,护士则不可避免地被置于纠纷之中。另一种情况就是医护耦合性差错,护士由于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或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不能有效地对医生医嘱进行把关,导致差错发生,虽然此种差错很少,而且是医疗缺陷在先,护理差错在后,但它仍然是引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6 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3]:对医疗文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护理文书书写不够规范,记录不全,未能及时记录重要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后的观察没有记载等,导致医护人员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由于无法提供有利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成为影响护理安全的又一隐患。
  1.7 环境因素:医院在尽力改善急诊病区环境和配置以适应需要,但因急诊病人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某个时段(夜间急诊、节假日、重大突发事件等)病人过多,会让人感到环境嘈杂。急诊护士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急诊医疗任务,还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2 风险管理措施
  
  2.1 科学管理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应用管理工具科学管理不只是运用自己的技能与经验把事情做好,而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带领护士完成工作目标,护理队伍应具备良好正确的“执行力”,管理的目标要靠“执行”去完成,护理业绩最终也是要靠“执行”去达到,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还是要靠“执行”去落实。
  2.2 急诊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急诊护理专科特点,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采用灵活、弹性的排班制度,设立当班责任组长,加强检查督导。制订当班组长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24小时均有组长负责对组内护士的工作安排和调度,特别是当夜间接诊成批伤病人时,由组长承担起护士长的部分组织、协调、指挥职能.合理安排救护力量,负责物品准备,以保证护理组织管理严密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急救工作忙而不乱,所有病人都得到快速救治,真正体现了急诊管理24小时不间断的现代急诊管理模式[2]。高、低年资护士弹性组合排班,减轻低年资护士对抢救、疑难技术的心理压力,达到护士业务水平互补互助作用。设立护理二线值班制度。完善规范流程,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3 加强护士的“慎独”修养,增强“自律”意识[3]: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严格执行工作标准、操作规程,防范护理事故的发生。护士应具有丰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全面提高护理技术,才能在实践中具有病情观察的判断力,才能在急救领域中运用自如,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素质。
  2.4 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更快、更有效、更舒适、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急诊病人的需要,是现代急诊的服务模式[4]。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告知义务,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事项、处理技巧,使他们明白各项操作、检查等护理工作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因素,让病人主动承担起风险义务。
  2.5 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2.5.1 健全急诊管理制度和安全指引: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及纠纷的良好基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准确及时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保证。推行五常法管理,抢救药品、器械做到“四固定”,随用随补,设备及药品完好率达100%,抢救现场要紧张有序,不说与抢救无关的话,认真做好抢救记录,做到有条不紊、准确无误。制定危重病人护送制度,病人转运前护士应准确评估病情并记录途中携带必需的抢救药品和器材。
  2.5.2 建立健全各种常见的急症抢救流程:各项抢救流程化、规范化(例如:院前急救、危重、创伤抢救、抢救仪器使用、操作、病人不满投诉处理等指引)。
  2.5.3 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急救各种仪器上均将操作程序写清楚,方便按程序正规操作。为防止各种遗忘性差错,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2.6 护理文书是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是疾病诊治过程全面、真实的记录:必须严肃对待、真实客观地书写各种护理文书,并认真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做到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客观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时护士被动。
  2.7 良好的环境管理者要为护士提供安静、宽敞的工作环境,布局合理,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推行五常法管理,作到物品放置有序,保证护士在30秒之内可以拿到抢救所需的物品,确保抢救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亚卓,韩悦容,冯 洋,等.我国急诊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B):52.
  [2] 陈君英.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调整的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B):70.
  [3] 刘 艳.慎独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3):185.
  [4] 胡辉莹,郭凌燕,刘 诚.心理学在急诊急救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4,12:899.
  收稿日期:2008-04-24 修回日期:2008-04-28

推荐访问:病区 急诊 风险管理 护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yanshuoyanjianggao/2019/0302/14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