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全国28所重点高职院校

【www.zhangdahai.com--毕业生自我鉴定】

  【摘 要】近年来,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本文在对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通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技能、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加强就业指导和勤工助学与校企合作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与价值观,提升家庭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顺利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方面,都会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400多万,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8%-10%。而在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高。在我校2011年的统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达到了33%,特别困难的学生比例为19%。在2012年春节过后,虽然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但是应届大学生就业中,就业难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缓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学历为大专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更显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着学生本人,而且会关系到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安稳。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会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以外,还会影响社会的治安问题,严重的话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影响。所以,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着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缓解贫困学生的就业压力,任重而道远。
  一、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弱势分析
  1.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高职院校的经济困难学生中,大多是来自经济落后、环境比较偏远的农村或山区,他们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从小受教育,都受到师资力量、教育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接触的人和事物相对较少,生活经历会比较单调。在电脑操作、人际交往、言语表达能力、英语口语等方面都会相对城镇的学生较差,这些因素的差距,很容易会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入学后,产生自卑和退缩的心理,容易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中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他们在大学入学三年后的就业。
  2.就业期望值过高
  很多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特别是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是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希望通过高职三年的学习,能够学习到一门技能,以后能够对家庭有所回报,通过自己的技能就业,来改变一个家庭贫困的现状。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也是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一个现实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刚开始从事的工作,都是非常基层的工作,像机械、模具这些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岗位很多是要三班倒、是一线简单重复的工作等情况,而且起薪也不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所以他们更加向往在城市工作,甚至宁愿在城市失业,也不愿回乡工作。在竞争力相对弱,但是一方面对薪酬或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导致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
  3.心理压力方面原因
  虽然目前国家和学校都有很多对贫困学生的支助途径,但是这个覆盖的面还是有限的,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因为缺乏可靠的经济保障,学习及生活的稳定性就难以维持。他们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往往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同时受到在校期间人际交往、学校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挫折感和负面情绪,从而产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些情况都是不以一个显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老师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
  4.就业成本过高
  虽然学生现在找工作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或者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让学生减少外出找工作的成本。但是很多用人企业,通过了网上的简历筛选,通过了第一轮的面试之后,还是需要应聘的学生到企业进行进一步的面试。像招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企业,都是分布在珠三角或者广东省内或省外不同的城市,学生来回企业面试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成本都非常高。同时,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衣着准备的费用、通讯费用等,都是一笔很高的费用。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在求学过程的学费,已经很多是通过借贷而解决的,这种拮据的生活状况已使他们不堪重负,临近毕业时很多贫困家庭更是负债累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经费,限制了择业的范围,减小了就业成功的概率。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缺乏就业经费,不得不只做简单的就业包装,并减少赶赴招聘会的路费、食宿费用的开支,缩小甚至限制择业范围。同时,还贷的压力也迫使他们选择尽快就业,希望通过就业的方式减轻家庭负担,同时实现自我脱贫。
  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以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同时受到社会、家庭等外因的影响和受到自身就业观念的制约。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从经济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做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帮助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迈好进入社会的第一步,进一步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
  1.高职院校应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针对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来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特点,要建立专门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如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潜能进行强化训练。各高职院校应加强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可持续的教育方式和服务机制,构建一条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队伍,及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疾病预防机制和心理潜能训练指导体系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对个别特别困难学生,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特别关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多参加学校里举办的各种社团和活动,通过活动来不断的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交际能力。
  2.有针对性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上。因此除了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非常重要。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特点,结合企业在招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的课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训课程与举办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拓展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从大一开始对家庭经济困难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对专业和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大学入学开始着重人生观、价值观、成才教育观教育。促成他们对专业的热爱,注意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减少因为自己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心理。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及专业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认清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及时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另外还需要通过心理辅导课,或者其他形势的心理辅导,来降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
  4.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从大一入学开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除了给予国家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等经济上的帮助以为,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包括心理、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特别关注,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动态。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引导他们认清就业形势,避免急功近利的心理,鼓励他们从基层做起,一边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身价,为未来理想的职业打好基础。同时在就业指导期间,对这部分同学提供相应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为他们拓宽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加强他们获取信息及识别信息的能力,提升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5.引入校企合作与勤工助学的结合
  在高职院校里的勤工助学岗位,一般一个月补助只有150元-200元。但是一般学生在食堂的伙食费需要300元以上。一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家庭年总收入不够一万元,但是学生一年的学费则需要5000元左右。同时,现在一个学校里的勤工助学岗位数,远不能满足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可以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校企合作与勤工助学的结合,这样除了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方面的问题,同时更能够全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就业。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而工学交替是校企合作中的其中一种方式,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学生在校学习了一段时间专业知识以后,课堂从教室转移到企业,学生通过在企业生产现场的实习,做到了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工作的报酬,为生活费、学费减轻了很大的压力。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毕业后经考核合格直接进人合作企业工作,企业节约了人才培训成本,引进了适用人才,实现了学校、贫困生、企业的三方共赢。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心理、经济、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等各方面的困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我们要把握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就业心理,在加强经济方面的扶持的同时,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和企业的合力机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指导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主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旭,马丽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94-96.
  [2]王鹛飞.大学生就业指导[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朱理哲,邹超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
  207-209.
  [4]范洁.试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2):88-89.
  [5]谢伟.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浅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7,22(5):119-121.
  
  作者简介:黄嘉思(1984―),女,在职硕士研究生,助教,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就业问题 浅析 经济困难 家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biyeshengziwojianding/2019/0319/2267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