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学法设计的研究]

【www.zhangdahai.com--护士节征文稿】

  [摘要]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将掌握的知识、方法等迁移到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所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实现“教是为了更好地不教”。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笔者设计了“复习导入-自学指导-自主学习-释疑点拨-练习巩固”的教学结构模式。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人人由学会到会学,从而,自主探索知识王国的奥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了“复习导入-自学指导-自主学习-释疑点拨-练习巩固”的教学结构模式。
  一、复习导入
  《论语》道“温故而知新”。新的《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所以,在上课之前,要复习一些与新知相关联的旧知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讲“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时,可以在复习回忆“两角和公式”的基础上顺利导入;而“半角公式”又可以在复习“二倍角公式”基础上顺利导入。运用此法要注意如下两点: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建立在教师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二是巧设契机。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教授新知识的契机。
  二、自学指导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不懂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在学生自学前,要进行自学指导。教师更多地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情景的营造者。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课堂是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成为主要教与学形式。正如哲学家黄克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是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决自断的智慧。”自学指导包括:自学内容、自学目标、自学方法和自学时间,明确本节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指导自学方法,设计学习情景或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对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自学内容要清楚,即自学什么内容,此项一般作为课前预习,但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学相关教学内容;自学目标要准确,为检测自学效果提供了依据;自学方法要指导,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并且要注重对观察、比较、迁移、解题、思维等方法进行重点指导;自学时间要适当,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早早收场。
  三、自学自练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认真进行巡视指导,并充分相信学生能力,让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探求数学问题,顺着学生学路教,教学方式才真正由“引导式”向“自主探求式”转变。学生自学时,教师勤于巡视、参与讨论、适时鼓励,注重个别辅导;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合作,积极思维,举一反三,标新立异;最大限度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梳理归类,随堂“二次备课”。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当堂训练保证“堂堂清”,题目精选,有针对性,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做到循序渐进,分层布置,分类要求。课堂作业学生在课内按时独立完成,集中训练或随学随练,练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课上基本完成作业,课下作业精选且多为选做,学生选择不同的数量与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发展。
  此外,数学强调理性思维,在自学自练环节中,教师应勇于打破“思维定势”,逐步养成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经常运用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思索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学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对原有知识进行引伸与扩展。例如:点P在椭圆x2+y2=1上运动,求定点A(0,2)到动点P的距离|AP|的最大值。这是一道简单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求出|AP|的最大值。解完这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题目变一下,引起学生热烈的议论和争论,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以下的几种变题:
  变题1:将求|AP|的最大值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2:将椭圆改为抛物线y2=2x,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3:将椭圆改为双曲线x2 - y2=1,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四、释疑点拨
  自学中的点拨,教师鼓励、肯定速度快、效率高的学生,给“走错”或“迷路”者悄悄指导,给“不学”、“走神”的学生提个醒,忙碌着指点自学、参与讨论、辅导差生、评价效果、批改练习,督促所有学生都认真自学。学生自学后,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真正做到“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教师点拨恰是学生迫切需要的,是最精练的,最有用的,也许三五分钟,也许三言两语,这也是新模式优于传统课堂的高效之处。如果学生在自学教材,理解教材内容中,发现疑点,就需要师生或生生合作议疑,释疑。当然,如果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时,教师要点拨释疑。
  教师课堂点拨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一是提示太多太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不等学生思考或思维刚起步便不停的提示、追问,反复强调关键词句或提供教师预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这实际上约简了学习最重要的环节――主动、独立思维,压抑了学生急于想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学生思维造成干扰甚至产生心理负担;其二是解答问题指定一人,一问一答,众人观看,一人紧张,余者轻松。用个别代表全体,失去了多数参与的机会,堵塞了加大反馈信息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渠道;其三是点拨的问题简单直接,思维含量低,学生无需思考,随口应答,有时教师说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
  五、练习巩固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要出好练习题,体现“快节奏,大容量,小坡度,密台阶”的效果,达到巩固内化新知的目的。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往往“重内容讲解,轻巩固练习方法”,严重窒息了学生能动学习知识的内驱力,限制了学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体现巩固习题形式的多样化,增强习题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清晰,巩固实效有效提高。提高中学数学巩固练习环节效能,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学生回顾所学、交流收获,完成目标达成检测题,定时收缴批阅,当堂反馈与矫正。二是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随堂面批部分作业,重点辅导,保证落实。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知识尽可能让学生生成,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情感尽可能让学生体验,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讲解,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发挥,效果尽可能让学生自检。”

推荐访问:中学生 学法 自主学习 探索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hushijiezhengwengao/2019/0317/1898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