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农村公路建设关节点

【www.zhangdahai.com--请假条】

把握农村公路建设关节点 服务县域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节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基本条件,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科学把握农村公路建设这一关节点,更好地服务于县域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应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五大着力点上。

  第一大着力点: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近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以提高公路等级为着力点,加快了农村公路网络化进程,促进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05年,全县拥有公路总里程3576公里,其中农村公路3339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是我县农村公路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较快的时期。1994年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只有2285公里,高山蔬菜面积仅有567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658元;
到2005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3339公里,增长46.1%,蔬菜面积增加到8391公顷,增长1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095元,增长2.1倍。实践证明,农村公路建设已成为县委、县政府服务“三农”力度最大、效果最显著、农民最受益的举措之一。同时应该看到,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变化虽然很大,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达深度不够,全县至今还有8个行政村不通公路;
二是公路等级低,全县现有等外路2588公里,占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2.5%;
三是通村公路硬化进展不快,前两年新建水泥(沥青)路不足80公里,“十一五”期间我县通村公路硬化要达到1300余公里,任务还相当艰巨。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面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和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暨要实实在在根据农民的意愿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交通难的问题,更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多方争取政策资金、筹集资金,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交通问题。

  第二大着力点:处理好争取政策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有效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是保障,自力更生是关键。由于我县是山区贫困县, 财力紧张,投入有限, 且农村公路硬化里程长、建设任务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大,推进速度慢。因此,加快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仅仅依靠农村公路的现行补助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民族、扶贫、移民后扶持等政策机遇,紧盯政策空间,积极做好政策争取工作,把各项扶持政策用足、用够、用活。特别是2002年底我县作为全省行政区划调整的试点县进行了乡镇合并,由16个乡镇合并为11个,乐园、麻池、枝柘坪、黄柏山4个被撤乡镇的通乡油路计划被取消。因此要重点要争取好追加原乐园、麻池、枝柘坪、黄柏山等撤并乡镇的通乡油路建设计划。在做好政策争取工作的同时,更要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倡导自力更生的精神,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动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和各单位、部门,共同扶持农村公路建设。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也是一个山区县,其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与我县县情基本相似,享受的是同一个补助标准,他们没有“等、靠、要”,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2004年至2005年通村公路硬化达到700余公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大着力点:处理好抢前争先与量力而行的关系

  农村公路建设是多年来农民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也是每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建议、提案最多的问题,充分反映了各地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交通的需求有增无减,今后农村公路的最终目标是村村(自然村)通水泥路,甚至是户户通水泥路。因此,各地都要增强抢前争先、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但是结合我县实际,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加快建设速度,又要坚持量力而行。一是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修农民不愿修的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脱离实际的高标准、硬指标,要避免不注意考虑建设能力与建设规模的关系,不顾人财物的实际一哄而上,随意扩大规模,带来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造成基层政府、村委会及乡村干部债台高筑,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分清轻重缓急,先主线,后支线;
先重点,后一般。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村优先建设,对毫无筹资能力的地方不可盲目负债搞建设。三是不能贪大求洋,随意拔高建设标准。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道路用途、车流量、载重吨位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把握建设标准,修实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如蔬菜产区,运输车辆以大吨位居多,可以适当加宽加厚。四是要合理设计线形,依靠老路基进行改造,尽可能避免大挖大填、征地拆迁。

  第四大着力点: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的关系。

  农村公路是农村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在长期“农民的路农民修”的思想指导下,农民承担了与自身能力不相适宜的公共设施建设义务。为此,中央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提供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尤其是要承担起村级通达、通畅建设资金筹集的重担。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深化责任意识,根据财力状况,合理确定投资比例,形成有法制保障、相对稳定的筹资渠道,逐年增加投资份额,为农村交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十一五”期间,我县要确保完成1300余公里的通村公路硬化,按每年160公里通村水泥路计算,上级补助资金10万元/公里,地方自筹每年需1000万元,缺口相当大。因此,在强化政府责任主体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切实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关系。例如,火烧坪乡青树包村充分调动农民投资修路的积极性,该村一组村民邓兴红捐资1.59万元,沿线农民自愿筹资75.2万元,去年新建10公里油路。农村公路建设责任在地方政府,受益的是农民群众。要广泛地发动群众百姓,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建立起“上级补助、县乡配套、农民参与”的建设机制,发动农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自相化解占地拆迁、青苗补偿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建设成本,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

  第五大着力点:处理好建设质量与管理养护的关系。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民心工程”就成了“伤心工程”。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建设质量。一是山区要以修水泥路为宜,不提倡铺油路(山区油路难养护)。二是要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建一条,成一条。

“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不可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质量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留下质量隐患。三是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工程施工指导,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四是要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追究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各级领导,各级主管部门,各施工单位,都要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全程负责,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哪个地方哪个路段发生质量问题,就要层层追究责任。在重视建设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处理好“建与养”的关系。积极探索通村公路硬化后的管理养护模式,形成“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养护”的长效机制,组织沿线农民通过签订年度用工合同或者承包养护,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经常化,切实做到有路必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

推荐访问:关节点 公路建设 把握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qingjiatiao/2021/0224/14244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