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路径优化

【www.zhangdahai.com--中国梦征文】

薛 锋 刘瑞青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前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要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需要不断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基本国情而提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论断。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实践看,以党的新发展理念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内容等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能够拓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具体路径,有利于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良好发展局面。

创新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要以创新理念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参政体制、健全协商机制等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

(一)完善参政体制,创新参政形式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参政体制主要是指参政党参政议政的体制,即:民主党派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参政体制,使民主党派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首先,加强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主体的参政体制建设。当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主体的民主党派参政体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相关政党协商会议中,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领导对某些问题的调查研究、内政管理及对外访问,列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会议,听取中共中央统战部定期组织的专题报告会和情况通报会等。从实际情况看,在坚持现有体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参政体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推进参政议政形式的丰富和制度的完善,确保民主党派更好参与到国家政权建设中。

其次,加强参政体制的公平性建设。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一方面,参政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套完整合理的具体规则与规范提供保证。健全参政机制的具体规则和规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参政体制的公平性。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最新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参政议政规则和规范进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推选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应注意公平性。民主党派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大部分成员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储备。在推选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到国家机构、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等部门工作或者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切实保证能力出色、才华卓越者被推选出来。

(二)健全协商机制,开拓协商渠道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协商机制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其他各项制度功能的发挥和运行成效。经过长期发展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协商机制。这些协商机制使中国共产党能够通过较为便捷、有效的形式及时与民主党派进行交流沟通。同时,中国共产党还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协商机制进行创新。

首先,健全线上协商和线下协商有机结合的机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中国共产党除了在坚持已有会议协商、书面协商和小范围谈心活动等形式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地探索并不断完善线上协商和线下协商有机结合的协商形式。特别是要把握社会实践变化与动向,灵活运用腾讯会议、钉钉视频会议等相关软件进行线上协商,使协商更加灵活、方便,以满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情况的现实需要。

其次,健全监督协商的全过程机制。监督协商的全过程,是确保政治协商作出科学、合理决策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政党间的协商前,确保将协商贯穿于民主的全过程。在进行政党间协商时,必须使协商内容围绕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分主次的协商,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协商解决什么问题,使协商内容更加具体、更具实效性。同时,监督还要始终贯穿于协商会议、视察、提案、专题调研、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全过程。

最后,健全协商结果的落实和反馈机制。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和有关机构对于协商结果、情况要及时汇总并适时公布。要明确协商事件的具体负责部门,细化到具体责任人。同时,各级党委和有关机构及时对相关责任部门的协商进展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协商结果的真正落实。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协同发展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不仅有利于民主党派意见的充分表达,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而且也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整合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力量,协调各方利益和各方关系,最终形成并保持和谐的良好党际关系。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加强与民主党派的密切合作,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协调发展。

(一)加强密切合作,增进理解互信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共同奋斗,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形成了通力合作、团结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3]因此,要与民主党派保持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不断通过协调发展两者关系以实现加强两者之间密切合作的目的,即以“协调发展”促“密切合作”。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主动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承担着时代责任和伟大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在合作中体现领导,在领导中增进合作”,[4]主动与民主党派密切合作。要注意发挥积极主动性,适时、适当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对民主党派发出邀请,把握与民主党派合作的主动权,同时也表明与民主党派合作的真诚态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处于合作地位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所谋取的两者密切合作。

另一方面,民主党派要主动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伙伴。面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每年或每项政党协商的具体计划,民主党派要积极参与并科学规划,针对协商的具体要求和问题开展调研。同时,每个民主党派内部对调研情况进行集体协商讨论,在其内部达成一致意见或在不同民主党派互相交换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共识后,积极主动地向中国共产党及其相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伙伴。

(二)加强协调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从实践中看,公开、透明地协调管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事宜,有利于提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率。

首先,建立健全协调管理制度。协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参与其中的统一协调管理制度,确保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协调管理制度化。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要设立专门负责协调的部门或机构,在进行重要事宜的政治协商前,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信息的交流与对接,适时对相关事宜进行协调、沟通,积极做好政治协商全过程的协调工作,提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率。

其次,提高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相关人员的协调管理能力。协调管理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关人员的协调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相关人员的理论水平及其处理事务的能力,使协调管理更加灵活、高效。通过举办专门理论知识学习班或协调管理实践培训班,对相关人员特别是相关负责人进行协调管理能力的专门培养,确保其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制度运行和政治协商的具体要求,真正使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协调管理能力,在实践中保障协调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协调效果。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也需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通过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优化政治发展环境等,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永葆政治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是由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性质及其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所决定。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只有坚持自我革命,增强其拒腐防变的能力,才能永葆政治底色。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政治灵魂。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都需要全面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始终坚持本色、保持清醒。

其次,自觉加强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要加强党章党规、法律条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要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最后,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贯彻于实践,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使自己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二)优化政治发展环境,净化政治生态

良好的政治生态,绿色的政治发展环境,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行为规范、形象塑造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以绿色发展优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发展环境。

首先,强化共同责任意识。形成并保持良好的政治发展环境,需要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承担责任,不断提高维护良好政治发展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巨大成绩基础上,要想继续巩固并不断扩大战果,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坚持不懈,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发展环境,并共同致力于优化政治发展环境。

其次,探索个性化方法。每个民主党派的发展情况、影响力、工作环境、利益诉求等都不尽相同,这就意味着各自优化政治发展环境的方法和途径也应有所区别。民主党派应该结合各自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以体现个性特色的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政治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和路径,为优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发展环境作出贡献。

最后,形成高效发展机制和良好文化氛围。在实践中,要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形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制度保障;
通过营造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廉洁奉公的良好政治文化氛围,使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所有从政人员的政治行为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环境。

开放发展是不断完善政党制度的必经之路。因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以开放的制度优势接纳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协商过程的民主性。

(一)扩大政治参与,促进科学决策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6]这就说明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进一步扩大其政治参与。

首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主要载体,也是扩大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因此,应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积极探索通过人民政协这个载体扩大政治参与的有效措施。“既要重视高层人民政协平台的优化,也要注重基层政治协商载体的建设。”[7]多渠道、多方法、多方位为扩大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提供平台保障和组织保障,以确保在制定国家大政方针过程中民主党派实现全过程政治参与。民主党派也要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一组织形式,以规范化的组织形式保障自身的政治参与,切实维护自身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参与地位。

其次,充分利用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差异性。由于不同民主党派的具体情况、发展优势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要有差别地扩大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比如:某一个民主党派在医药方面有相对优势,那么在关于协商、制定医药方面的方针政策时,就要扩大该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就目前情况而言,人数多、规模大、影响大的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积极性高,政治参与效果也较好,提出的政策建议较多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共产党要注重民主党派的差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适度扩大不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

最后,适当扩大民主党派政治参与范围和人数。对于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内容、形式、范围等方面以及在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的具体职位和人数等方面,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从实际情况来看,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适当扩大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范围和人数。“尤其是要提升地方层面上参政议政人员的比例和数量,让新型政党制度在地方治理实践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8]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拓展政治协商,推进民主决策

习近平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9]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充分发扬政治协商的优势。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动员所有民主党派就国家大政方针或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力发扬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

首先,拓展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内容。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重大决策可先与民主党派协商。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确保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关系国计民生等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使重大决策更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更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就要积极与民主党派协商。另一方面,除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常规内容和问题外,应及时与民主党派针对社会实践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专门政治协商,不断拓展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内容,尽可能地体现决策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其次,拓展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形式。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积极主动推进协商民主。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在发起政治协商时要主动承担领导责任,除了固定的政治协商形式外,还要注重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协商形式,适当、适时采用灵活多样协商形式,就某些临时性问题主动发起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活动。另一方面,民主党派要结合具体实践自觉创新政治协商形式。民主党派要充分利用自身发展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协商形式,及时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或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拓展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形式,进一步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确保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协商民主的实现。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目的和立足点。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只有实现尽可能多的共享,才能实现互相信任、携手共进,也才能同心协力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出各自应有贡献。

(一)完善共享机制,加强制度保障

共享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发展中真正实现共享的主要保障。因此,要不断完善共享机制,真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有效使用现有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提供有利条件。

首先,完善共享管理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共享管理运行机制,能够为共享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保证,从而营造最佳的共享环境。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民主协商基础上,明确规定共享内容、范围、时空等具体问题,并实行分门别类的统一管理;
要遵守严格的共享规则,制定详细具体的共享明细,保存内容翔实的共享记录。同时,也要把共享问题纳入对民主党派的评价范围。在评价民主党派发展情况及其参政议政功能时,不仅要评价其各项职能的发挥,也要理性分析其参与共享情况,以进一步加强对共享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完善共享激励机制。为了进一步促进共享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共享激励措施,使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共享的观念得到逐步加强。对共享工作有特别贡献、积极奉献的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负责共享机制的管理部门可以给予该民主党派更多资金支持和更多培训、晋升机会及其他更多的政策倾斜,以达到激励民主党派参与共享的目的。

最后,完善共享人才保障机制。机制的运行,需要人才作为后备力量。因此共享机制需要一支专业人员队伍专门从事共享机制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中国共产党既要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各类人才的优势,又要注重借助民主党派所具有的专业人才优势力量,组建服务共享机制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共享机制的运行提供人才保障。

(二)搭建共享平台,促进有机融合

积极搭建共享平台,能够使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更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真正实现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首先,共享平台要标准化、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化共享平台不仅可以确保平台的运行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还可以为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及其内部对相关资源的筛选、优化组合提供便利,有助于实现现有资源分配使用的最优化。在搭建共享平台时,要提前制定平台运行规则、条例、标准等具体规范,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平台的运作指引方向。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运用共享平台时,要严格遵守规范的流程及法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秩序。

其次,共享平台要有利于发挥各党派优势。中国共产党在共享平台上要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带领民主党派进行成果的共享,弥补民主党派在整体和全局上的领导力、号召力不足问题。民主党派要充分发挥联系不同群体、代表不同领域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共享平台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相对优势。通过共享平台的使用,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能够及时互通有无,使政治协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增强了相互信任。

以党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有不同的侧重点又有共同的发展目标,辩证统一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具体实践中。从实践分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习近平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10]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党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亦即是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是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以党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夯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地位,进一步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民主党派政党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乡音(2022年8期)2022-12-16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当代世界(2022年7期)2022-07-25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党员干部之友(2022年4期)2022-04-13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5期)2017-11-27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1期)2017-04-16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6期)2016-03-01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年5期)2014-07-24再议民主党派的界别趋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3期)2013-03-01人民政协是否具有作为政治协商载体与主体的双重性——再谈政治协商的主体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3期)2013-03-01政治协商各方良性互动机制探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2期)2013-03-01

推荐访问:政党 中国 制度建设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zhongguomengzhengwen/2023/0726/63090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