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完整)

【www.zhangdahai.com--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完整)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5篇

第一篇: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

《文学理论》复习指南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诗言志: 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极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4、深层结构:故事各要素按故事的文化背景中某种内在结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的超出叙述顺序的整体。

5、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是一种高度凝练、充满情感与想象、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之美的文学体裁

6、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 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是席勒与斯宾塞。

7、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8.味外之味

诗家语: 诗家语就是诗歌所特有的高度凝练高度集中的语言。它首先表现为不同于散文的语言,它不叙述过程,不对事物做面面俱到的详细的描写和刻画,只抓住事物的最突出的特征集中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活动是纯粹的无功利的审美行为。P57

2.文学要求艺术的真实,也就是要符合社会历史的真实状况。P151

3.文学的发展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跟社会的其它方面也有深刻的关联。

4.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是一般而言是一致的。P246

5.从发生的角度说,文学与劳动的关系密切。P39

6.真正好的艺术形象是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过程。

7.文学是形象的,但是也包含着理性内容。P60

从表现方式看,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是形象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1)文学的直接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即指文学是以形象或审美形象这一形态存在的。文学形象是艺术形象的独特形态之一。
(2)文学的间接思理性
文学的思理性,即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活动必然依赖于理性思索,是一种复杂的理性活动;
具体表现为,在创作和欣赏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理性的抽象思维,在艺术作品的感性形象中蕴含着思理意味。
其一,创作与欣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其二,以后素作品的内容:情感与思理交融的情态

小说的艺术特点主要是讲述故事。P193

1.简述文学四要素的构成及其关系

文学四要素:作品 作者 世界 读者

文学活动系统四要素构成一个交往结构,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事一种话语伙伴关系

文学话语与日常话语有何区别?

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

3.艺术形式有何意义?P176

4.文学风格的内涵以及意义是?P281

内涵: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P52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第一,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第二,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
第三,从态度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

6.文学发展一般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P41

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的认为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有的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劳动。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7. 为什么说文学要贯穿人文关怀?P167

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8.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的功利性。

文学直接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功利。

① 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深层目的。

②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9.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

科学语言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千篇一律。

文学语言则往往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情思。因此,文学作品中言语的指涉往往不能一眼看穿。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语言中往往包含无限的意蕴。

五.分析应用题(20分)

1.运用所学理论,试分析论述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以及意蕴。

2.结合所学理论与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谈谈对当今文学和文化的看法。

(文学、电影、音乐等等都可以论述)

第二篇: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

绪论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涉及关于文学的各种理性谈论。当作家不满足于仅仅写 作文学作品而是要直接告诉人们自己这样写的意图时,当读者不局限于只是阅读一部文学作品而是想把它同对于别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体会联系起来比较时,文学理论就已经出现了。可以说,文学理论是就那些不满足于仅仅写作或阅读文学作品、而是渴望了解更多的人们的行为而说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完整的解答,可以从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内容构成、学科品格、研究方法等。

• 置身于黑暗的剧烈摇撼中,门窗可能颤抖、灯光也可能颤抖,但唯一确信的是,“诗不颤抖”。从门窗阻 隔到灯光驱散,再到写诗的神定气闲,“我”终于为自己寻到了抵抗黑暗和召唤光明的最理想而又最有效的方式。在这里,“诗”的作用并不只是个人情感的简单书 写,或者吟风弄月、无病呻吟,而是在如狼似虎的黑暗中对于黑暗的严辞拒斥和对光明的安然守护。相应地,“我”之成为“诗人”,是黑暗情势逼迫下主体奋勇反 抗的结果。当着器物式阻隔和器物式驱散都无法抵御黑暗的“撕裂”时,“我”就只能选择拿起语言武器而成为诗人了。诗及诗人在人生中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

• 张承志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中有一段:
“他举起自己的诗稿,在粗厉的风啸声中朗读起来。他读着,激动地挥着手臂。狂风卷起雪雾,把他的诗句远远抛向河心。他读着,觉得自己幼稚的诗句正在胸膛里 升华,在朗诵中完美,象一支支烈焰熊熊的火箭镞,猛烈地朝着那冰河射去。”于是,在他的诗朗诵声中,一个神奇的景象出现了:刹那间一声巨响,大地震颤,雪原复苏,冰河解冻,春水奔腾,万象更新……。在诗人的自我想象中,诗的“巨大的控制力和象征能力”几乎是无限的,因而竟然可以走出语言领域而直接触动现实 变化。诗人和他的诗的神奇魔力真是叹为观止啊!

二、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 文学理论又叫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它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那么文艺学与文学理论有什么关系呢?“文艺学”这一名称是1949年建国以后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实际上他正确的名称应是“文学学”,即关于文学的学问。但这一说法不太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人们也就普遍接受了文艺学的说法,所以 大家不要一提到文艺学,就认为是与文艺舞蹈有关。这一名称甚至一直延续到我国现行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中。不过,自从20世纪80年 代以来,英语世界“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概念在中国文学研究界广泛传播,逐渐取代“文艺学”而流行开 来,成了当今中国文学研究界的一个通行语了。

•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一直用“诗学”或“诗论”来代替,即以对文学中最早发生的诗歌这一体裁的研究来代替整个文学的研究,如中国的《诗品》《原诗》,西方的《诗学》《诗艺》等,中国主要是研究诗歌,西方则侧重戏剧,都有以偏概全的倾向。直到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崛起, 文艺学才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随着各门科学的迅速发展,有了更为具体的分工。文艺学不仅摆脱了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而且它内部也形成 了一定的分工。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得以成立。这样看来,文学理论在学科归属上应归属于文艺学。

人类科学领域的三大系统:

•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

教育学等

•人文科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 文艺学(其中包括 文学理论)等。

1.世界

• 文学作品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再现”人类生活世界,从而总要涉及人对世界的反映问题。所以,在东西方文学观念中,文学活动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向受到高度重视。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如果按古希腊“摹仿”说,它成功地再现了生活情状;
而按中国“观物取 象”说,它是诗人观照生活事物而从中提取形象的结果。这个例子表明,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无法离开对于生活世界的反映的。同时,真正有价值的诗歌作品总是善于以恰当、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去反映生活世界。

• 古希腊文艺摹仿说的基本含义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它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

• 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否定性摹仿说,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 的 “影子的影子”,因而没有真理价值;

• 另一种是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肯定性摹仿说,与柏拉图的主张相反,认为艺术摹仿世界同样能达到真理境界,这一主张后 来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

• “观物取象”表明,中国人虽然没有古希腊那种“摹仿说”,但也认识到,文艺的起源是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的。

2.作者

• 文学作品总是由特定的人即作者来完成的,作者在写作时总会表达他个人的感受,也总是想唤起读者的相同感受,因此,文学作品也可以视为作者的表现活动的产物。

• 与雷震的《村晚》着力“反映”外部现实而仅仅含蓄地表情不同,陶渊明的《饮酒》同样写田园生活,却借助田园生活描绘而更直接地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活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

• 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1938):“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具体说来,强调文学是作者的表现的产物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这典范地体现在早先秦就形成的“诗言志”说中。“诗言志”说认为,诗歌是作 者的情感和志向的表现。但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这种作者表现观往往是与“观物取象”所代表的反映世界的观念和谐共存的。

•表现说与摹仿说的区别:
一是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是突出被摹仿的世界的决定作用,而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 二是在文学批评问题上,更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

• 三是在文学创作问题上,不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3.作品

• 文学作品的创造性体现在它对世界的再现和对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这必须通过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作品与形式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性。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这首诗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个奇妙的语言组织,正是这种语言组织的奇妙才造成了表情达意上的奇妙。所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没有它,意义和价值就无从谈起了。形式在文学中具有无可争辩的重要性,但是,不应把它同对世界的再现和对作者的表现割裂开来,更不应强调到极端地步。

4.读者

• 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者创造的本文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文学活动才能获得完整的形态。而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作者创 造的本文就没有人阅读,作者作为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就无法确定,从而文学活动就是不完整的。  

• 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在芙蓉山中遇到风雪,不得已投宿在一个 贫苦的人家。日暮、山远、天寒、屋贫、柴门、狗叫、风雪、归人,语词简练而形象地共同组成一幅山村风雪图。

• 读者阅读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本文,既然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创造。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及被描写的世界的过程,从而带有有条件地接受的特 点;
但另一方面,阅读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和联想而使被描写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从而带有能动的再创造特点。因此,读者阅读既是一种有条 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5.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

• 文学活动不是仅仅由某个单一因素组成的,也不是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有机整体,在这里是说,这四要素在文学活动整体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可以说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文学活动正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构成的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结构。

四、学习文学理论的意义

(一)学识方面

•1. 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与分析流动的文学现实与文学经验。

•2.有助于我们掌握中西方文学理论的丰富遗产。

(二)现实方面

1. 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需要

2.毕业的需要

包括学分获取、论文写作等。

3.考研的需要

五、本课程的要求

(一)认真听课

(二)做好笔记

(三)独立完成作业

上篇 文学是什么

第一部分 文学的构成

第一章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什么”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们对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形形色色的文学理论便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一、关于文学的主要观念

(一)摹仿论

这是一种认为文学是对世界或外物进行模仿的理论体系。

艺术模仿论

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

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1.西方模仿论传统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车尔尼雪夫斯基、奥尔巴赫、卢卡奇。

柏拉图宇宙间的三类事物:理式、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子艺术等

艺术与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影子的影子”

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亚里士多德:《诗学》

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论模仿:西方文学中所再现的现实》 一个(《荷马史诗》)是详尽的描述,着墨均匀,各部分连接紧密,表述自如,发生的一切均在幕前,一目了然,在历史发展和人类问题方面有局限;
另一个(《圣经》)是突出几个部分,淡化其他部分,支离破碎,未完整表达的东西具有强烈的作用,后景化,含义模糊,需要诠释,世界历史的要求、历史观念的形成及问题的深化。

2.中国的摹仿论传统

《周易》、钟嵘、司马迁、刘勰、荆浩、叶燮、白居易、梁启超

《周易•系辞下》“观物取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荆浩 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

叶燮 《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钟嵘 《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

刘勰 《文心雕龙》:“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二)实用论

这是一种强调文学对社会的功能和效果的理论体系。

1.中国古代儒家的教化理论就是一种实用论。

《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大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西方的文学实用理论:

柏拉图要求文学要有道德教育意义

古罗马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

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张扬理性

法国萨特主张以文学介入社会

(三)表现论

这是一种认为文学是作家情感的表现和内心世界的外化的理论主张。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

(四)客体论

这是一种将文学从其他外界事物中孤立出来进行考察的理论,强调文学是一种语言的构造。突出语言在文学创作、语言建构、文学解读中的地位,使语言以及作为语言系统的文学成为文学理论的焦点。20世纪以来,西方发生了语言学转向。

俄国形式主义

1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 “文学性”

2“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 effekt)

3强调作品的形式之于作者的意义

英美新批评

1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

2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

1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

2注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

共时与历时/横组合关系与纵组合关系/ 语言与言语/代码与信息/能指与所指/秩 序与序列等

•卡勒的“结构主义”文学作品观

•兰塞姆的“构架-肌质”理论

•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罗曼•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五)游戏论

这是一种从文学创作的发生、性质以及功能的整体上将文学归结为无功利的自由活动的理论。

康德: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希勒:“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

文学是无功利的

1无功利(disintereste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2审美的无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

3文学的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
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
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
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六)文化论

这是近30年来对文学做社会文化思考的理论。文学文化论留意到新的文学经验与文学变异形态,有助于从多方面看待和理解文学在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也有助于观察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多重关系,但它又有模糊文学与一般文化、文学与非文学边界的危险。

二、文学的再现

“文学的再现”观念包含了过去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中的“再现”、“表现”双重含义。超越了传统摹仿论和表现论的主客观二分法,有助于我们从文学的语言、技巧、修辞等再现形式出发,观察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东西,从中思考文学相对独特的运作规律。

(一)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首先是一种经过作家精心组织的语言文字系统;

(二)作品的形式特征体现了它与特定时代或民族的文学传统或惯例之间的关系;

(三)作品的语言及其形式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文学传统或文学惯例

文学惯例,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

便条

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他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我吃了 I have eaten

放在 the plums

冰箱里的 that were in

梅子 the icebox

它们 and which

大概是你 you were probably

留着 saving

早餐吃的 for breakfast

请原谅 forgive me

它们太可口了 they were delicious

那么甜 so sweet

又那么凉 so cold

举世瞩目

中国球迷挂心的

四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赛制有变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伊格尔顿论文学与非文学

第二章

一、文学与作者个性的关系

(一)中国古代文论中

1.先秦两汉,强调外在环境的作用,不关注作家个性的因素;

2.魏晋时期,开始关注文学创作与作家个性的关系,但“感物抒情”中“情”的内涵不明确。

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

3. 唐以后,复古倾向突出,作品是否表达个性并不重要。如:严羽《沧浪诗话》

文学艺术是情感表现的观点贯穿始终

《尚书·尧典》 :“诗言志”

《乐记》:“情动于中,故发于声”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文心雕龙》:“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严羽《沧浪诗话》 :“诗者,吟咏情性也”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

(二)西方文论中

1.早期,摹仿论占优势,作家个性的作用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被重视。如:柏拉图的迷狂说

2.十八九世纪,浪漫主义把作家个性提高到很高的位置。提倡天才、想象和个性。

3. 20世纪后,文学的非个人化倾向突出,不重视文学与作家个性的关系。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艾略特(1888-1965)原籍美国后加入英国国籍,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大的代表,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的诗人和评论家。1949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出的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获诺贝尔文学奖,“英王劳绩勋章”。1955年获歌德奖。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

他早年提出的创作和批评的“非个人化”理论,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基本内容是:生活与艺术不能等同,它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作家的个人感情经验必须经过非个人化的过程,将个人的情绪转变为宇宙性、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文学作品。艾略特的主要批评论蓍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21),《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

结构主义的非个人化理论

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非个人化和非历史化。

结构主义非个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写作不是作家心灵的自由运动,相反,作家不由自主受到了文学的结构模式、文学成规的潜在控制。

罗兰.巴特甚至提出“作者已死”的极端观点。

二、以作者为中心的文论范式

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范,有典范、规范之意。

(一)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

1.浪漫主义

这个术语暗示出西方对待艺术和人类创造力态度的深度转换。浪漫主义文论主要突出的是激情、想象力和个体表现的自由,把真挚性、自发性和独创性作为文学的新标准。浪漫派转向了直接的个人经验,转向了无限的想象力和美感,成为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潮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雪莱:“诗人的职责就在于:把他自己从这些形象和感觉中所得到的愉快和热诚传达于他人。”

2.唯美主义

口号:为艺术而艺术。其实质是要求艺术“再现”自身。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把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是“美的至上主义”。

“生活对艺术的模仿远远多于艺术对生活的模仿……生活是艺术做好的学生,艺术的唯一的学生。” 王尔德《谎言的衰落》

(二)作者中心的现代文论

以作者为中心范式中的现代文论,大致包括象征主义、直觉主义、精神分析文论等。

1.象征主义

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不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象征派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 真实的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

2.表现主义

20世纪初叶发端于德国。文学上,有斯特林堡、布莱希特、奥尼尔、卡夫卡。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史上,一般指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为代表的以艺术为表现的理论。

主要观点:“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认为艺术再现的是人的直觉,艺术家以这种激情来表现事物的“幻象”。

科林伍德:“艺术是在想像中表现自己的感情,真正的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

3.直觉主义

以柏格森为代表,认为艺术家的心灵在于能以直觉超越理性,在其最高的境界上可统万端为一体。认为直觉是比抽象的理性更基本、更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学说或思潮通常带有强烈的反理性主义、反实证主义和反唯物主义倾向。历史上不少哲学家都重视直觉,但到20 世纪初才真正形成为一种学说或思潮。

4.精神分析文论

精神分析文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中心的现代文论,主要思想资源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这种理论把性本能作为艺术的根本动源,认为艺术是人的本能冲动的产物,是被压抑的需求的一种替代性心理补偿。

在《作家与白日梦》中,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欲望释放有三个途径:一是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如口误、笔误等;
二是做梦,梦是无意识欲望的主要释放渠道;
三是升华,如全身心投入工作或从事文艺创作,转移被压抑的东西。

以作者为中心范式文论的共同特点:

1.从“作者中心”的角度出发来考察“文学与世界”的问题;

2.主要的倾向是将文学视为一种幻象、直觉或白日梦境;

3.把主体的直觉、表现、乃至原欲作为文学的根本动源。

第三章 文本

一、从作品到文本

1.本事

本事指的是原发性、原态性的事件,它可以是实际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事件;
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文学艺术领域中。

本事来源可以为特定文本解读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
本事迁移就是指特定的原发性事件被其他文本扩 展、改写、转换等过程的方法。本事迁移是文学史流变的最为基本的方式之一。

2.文学作品(work)

根据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观,用work指称某部文学作品。

其基本含义通常指:有目的的某种活动、根据某种目的做出来的产品等。

文学作品意味着它是作者有目的的创造物、是作者意图的体现。

3.文本(text)

文本是20世纪文学理论的新兴概念,指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

“文本”这一概念的使用是20世纪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一场革命。

文学作品是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其一定意义的语言产品,文学文本是有待于读者阅读并赋予意义的语言产品。一部由作者创作出来的“语言艺术品”,当其未经过读者阅读时,就还只是文学文本,而不是文学作品。而只有经过读者阅读以后,这文本才真正变成了作品。

区分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意义在于:第一,破除单纯的作者决定论和意义单一论;
第二,突出文学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第三,倡导在语言系统基础上的自主性和开放性阅读。

王一川先生认为,要清楚地认识文学文本,可以首先参考几种文学文本观念:

其一是“新批评”的文学文本观;

其二是结构主义的文学文本观;

其三是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本性”理论。

这几种文学文本观念各有其得失,但共同地说明:文学文本具有区别于文学作品的独特内涵。

张法教授认为,“文本”是后现代视界中“文艺作品的理论定性”。

从作品到文本,进而从现代文本到后现代文本,有一个非常曲折的演进历程:

首先是作品的独立,可以用20世纪前期俄罗斯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在文艺理论上掀起的作品独立运动为代表;

其次是作品成为文本,可以以20世纪中后期的结构主义运动为典范。

从作品到文本,引起了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把文艺作品的基础建立在语言哲学的模式上,二是打通了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也打通了文艺与非文艺的关系。文本概念具有超语言学的普遍性,用文字写出的东西是文本,非文字的东西也可以称为文本,绘画是绘画文本,电影是电影文本,建筑是建筑文本,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本。

从作品到文本,一方面是从文艺领域向非文艺领域的扩展;
另一方面又使非文艺领域带上了文艺的特征。世界文本化了,文艺文本要有这个文本化的世界来说明。可见,当我们用文本来称呼文艺作品的时候,不仅呈现了一种文艺的新质,而且也意味着文艺与世界关系的新质。

二、以文本为中心的文论范式

(一)俄国形式主义文论

这是1914-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反对只根据作家生平、社会环境、哲学、心理学等文学的外部因素去研究文学作品,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者要去探寻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也就是说,去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就其本质而言,未超19世纪唯美主义的范围,是其延续。

该派批评家们的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全一致一边强调艺术形式的分析,一边又不得不涉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到了后来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派,批评才真正开始摆脱内容,走上了语言学、语义学批评的道路。

二)英美新批评

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20年代在英国形成,30至50年代在美国获得长足发展,达到其鼎盛期,60年代逐渐衰落。

新批评派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客体,一种种理由摒弃对文学作品的外部研究,以文学语言为基础,用语义学分析的方法对作品加以细读分析,使新批评派成为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

新批评派的基本特点:

1.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彻底割裂了文学研究与社会历史和文化、与作者和读者、与社会效果等的联系;

2.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深入细致;

3.以语义学分析为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文学语言的研究;

4.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其理论一般都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自觉运用。

但这些特点也使其具有明显的狭隘性、保守性、片面性,孤立研究文学文本形式、结构的极端形式主义使其无法解答一系列文学的重大问题,最终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

(三)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文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一个观点统一的学派,其内部差异很大;
同时,它也可以同其它思想体系联姻,如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

因此,结构主义主要是一种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注重事物的“构造”和“关系”的思维方式。

结构主义文论基本特征:

1.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反对主观批评,要求用相对稳定的模式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先提出一个假定的结构或模式,看它能否说明具体文本。如能,就将该模式作为文本的基本结构。

2.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者所说的整体并非事物本来的整体,而是分割事物找出各元素后再组合而成的整体。

3.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的所说的“结构”,是不能被直观的,而是凭借思想模式来挖掘建构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4.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注重对作品结构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元素用某些符号表示。

据说某些佛教徒凭着苦修,终于能在一粒蚕豆里见出一个国家。这正是前期的作品分析家想做的事:在单一的结构里……见出全世界的作品来。他们认为,我们应该从每个故事里抽出它的模型,然后从这些模型里得出一个宏大的叙事结构。我们为了验证在把这个结构应用于任何故事:这真是令人殚精竭虑的任务……而且最终会叫人生厌,因为作品会因此显不出任何差别。

---罗兰.巴特《S/Z》

(四)解构主义文论

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是西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盛行于70年代。

解构批评的特征:

1.一切文本都不具有确定意义;

2.一个文本虽然有可能指涉其他文本,但它绝不会指涉文本之外的任何事物;

3.一个文本的同样合理的各种阐释,可能会互不相容,甚至毫无共通之处;

4.文本不反映作者的意识状态,故而从任何意义上看,文本均不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工具;

5.批评家的使命不在于解释文本意指何物,而在于考虑怎样把文本铸入一个新的文本。

解构文论的根本缺陷:

1.过分强调语言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实际上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一切阅读也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

2.怀疑、破坏、反抗一切权威、中心、传统,彻底否定一切现有的秩序、界限、传统和框框,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走向自相矛盾和谬误。

3.怀疑、颠覆、消解一切的解构主义文论本身也难逃被怀疑、颠覆、消解的命运。

解构主义的贡献:

1.它推翻了逻各斯中心主义,根本上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赖以安身立命的语言学基础。对企图为世界寻找终极根源的西方传统哲学史个根本的反叛和致命的打击。

2.它发现和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性。把一切文本都看成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辩证而深刻,对说明一切优秀作品的无限生命力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

解构主义文论彻底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三、互文性

一)互文性概念

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把文本看做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个封闭的系统被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重新打开。以罗兰·巴特和朱丽叶·克里斯蒂娃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认为: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并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语言部落,它的存在与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文本理论集中体现在互文性这个概念上。

这一概念最早由合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者克里斯蒂娃提出,其观点来自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想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就是说,没有单独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文本间性的,一个文本指涉另一个文本,文本与文本永远处于交叉、重复、吸收和转化之中,它们共同构成了延绵不断的文本群体。

互文性理论使文本与文本之间超越了单向度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成为全方位的多元互动的存在。

互文性理论的基本内涵:

1.任何文本都不可能作为单独的个体而存在, 它存在于自己与他文本的关系之中。

2.文本是异质之文的交织与共存。

3.文学创作就是对其他文本不同程度的模仿、改造与转换。

4.阐释活动成为涉及其他相关文本的记忆重现过程。

二)几种观点

1.乔纳森·卡勒:“双重焦点”

美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提出互文性的双重焦点:狭义的互文性与广义互文性的区分。

一方面,互文性可以唤起我们注意先前文本的重要性。任何文本都不是前所未有的始源性存在。新的文本是已经写成的文本的回声和呼应。

另一方面,互文性可以认为是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话语中的参。就是说,一个文本并非仅仅和与它相似的前文本有着亲缘关系,它与任何赋予该文本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实践之间都相互指涉,文学文本与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都有着互文性关系。

2.罗兰·巴特 :作者已死

从文本意义生产过程出发,巴特宣告作者死亡。作者写作不是自我表现的过程,而仅仅是使用语言进行眷写的连贯行为。“一个文本是由多种写作构成的,这些写作源自多种文化并相互对话、相互滑稽模仿和相互争执。”文本处于错综复杂的交叉网络中相互对话和争执。

从阅读实践角度,巴特将文本分为两大类: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可读性文本是完整和封闭的古典文本,读者与文本处于绝对分离状态;
可写性文本是充满互文性的文本,没有固定的结构和单一的确定的意义,读者不是消费者而是生产者,可以从任何一个端口进入文本,并对文本进行重写、分散和瓦解,是极乐的文本。

3.美国耶鲁学派解构主义批评

以保罗·德曼和希利斯·米勒为代表。

德曼从语言修辞角度彻底取消了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之间的界线,将一切文本都归入到文本间性。

米勒提出文学文本之间所具有的“寄生”和“寄主”的怪异关系。认为先前的文本是新文本的基础,新文本把它合并过来同时又消灭它们,它既寄生于它们,同时又是邪恶的寄主,通过吸食它们将它们破坏。这种寄生物兼寄主的关系存在于一切文本中而使文本具有了自我瓦解的性质,文本仅仅存在于文本间性中。

美国耶鲁学派哈罗德·布鲁姆提出“影响即误读”的理论。他指出:“影响意味着压根不存在文本,只存在诗人所作的批评、误读或误解。”

布鲁姆还揭示了误读的心理根源:误读来源于一种影响的焦虑,诗人或作家在面对“诗的传统”时,就象一个具有俄狄浦斯恋母情结的儿子,为父亲般的伟人所影响,处于压抑与焦虑之中,只能有意无意地采取各种误读的方式,以贬损前人或传统。结果产生互文性的误读。这样,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就被理解成了一种误解误读的关系,任何一种文本的产生都是对以前的文本和现在的文本的误读的结果。

布鲁姆还进一步将六种修辞手段如反讽、提喻、转喻、夸大法、暗喻、双重转喻等当作是六种不同的误读,也即六种互文性表现。

(三)案例分析

1.《色戒》的互文性分析

张爱玲的小说《色 戒》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女志士郑苹如刺杀汪伪特务丁默村的故事。由于丁的狡猾,刺杀以失败告终,郑遇害。

胡兰成口头讲述给张爱玲,记忆在口头传播的形式下是一种尚未被明确规范的使用方式,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狭义的互文。

改编成小说时,历史故事在人类记忆中得到了延续,小说已同时承载了过去和现在的意义。

继电影《色 戒》上映,老作品又不断循环地进入了新一轮的意义。

李安否定了张爱玲,易先生一反残酷无情之形象,以在身不由己的时代里的无奈与坚持获得了影迷的理解与同情。

张爱玲的创作初衷是隐忍的,她要表达的感情没有直说。她否定了历史故事中郑苹如爱国志士的形象.在一种很自我的创作状态下,她让王佳芝真正投入地爱上了汉奸易先生,而且心甘情愿地为他生为他死,王佳芝因为耀眼的钻戒而忘却了国耻家仇,历史人物郑苹如被否定了。

当影片播出后在两岸三地引起普遍的中国悲情的时候,《色 戒》的意义被广泛地深化了。无论李安还是张爱玲,在对前文本的改造和否定过程中,都生成了前文本所不具备的主体意义。

2.《武林外传》的互文性研究

《武林外传》中存在广泛的互文现象,并以此作为喜剧话语建构的方式。其笑料大多来自互文关系的辉映,在借鉴、暗示、戏仿等手法中,制造令人捧腹的效果。《武》剧大量采用诸如拼贴、戏拟与戏仿之类的互文手法,将近年来中国流行的语言(包括网络语言)、走红的明星、焦点的事件及社会现象、时尚的大众文化(电影、电视综艺栏目、相声戏曲、通俗歌曲、电视广告、游戏画面等诸多形式),通过喜剧的改造融合在剧集中,强烈的互文元素构成了丰富的喜剧资源。这些内容和古装形式产生的反差形成一种张力,产生一种陌生化的间离效果,观众在觉得新鲜的同时觉得有趣。

3.庄子_寓言的互文性阐释

庄子生活的时代,已是各种学派声名显赫、特别是儒学传播深广的时代。庄子面对强大的学术传统,要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之言,必然对各派学说采取批判、消解的态度。这也就是哈罗德·布鲁姆所说的影响的焦虑的表现。其结果就是有意无意地对传统进行误读、误解,其中表现在言说方式上,就是在运用已有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和名人典故时,不是像孟子、韩非子、墨子等人那样遵循其本意,而是加以任意消解和解构。庄子三言中的“寓言”就是由误读、误解所产生的独特的言说方式。其具体的方法是:或夸饰怪诞,或置换变形,或反讽讥刺,或引申转喻、暗喻等等。

其他案例:

穆斯林的葬礼_之_新月_悲剧的互文性解读

从互文性看张翎与严歌苓之叙事特征与意义

雷雨_与_榆树下的欲望_的互文性研究

达罗威夫人_和_人到中年_在叙事结构上的互文性

喧哗与骚动_同圣经的互文性研究

从互文性评张爱玲与丁玲的土改书写

韩国影视的_互文性_现象及思考

关于_幸福_家庭的审视与两性困境的挣扎_伤逝_与_中国式离婚_互文性解读

四、作为话语的文本

(一)何谓话语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任何意识形态都必然表现为话语形态。

文学话语五要素:说话人 受话人 文本 沟通 语境

话语(discourse),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四种“话”的区分:

 诗人朗诵诗应该用普通话。(语言系统)

 轮到你朗诵你才说话。(言语)

 现场听众都感觉你的话很有力量。(话语)

 这些话让人回味再三。(文本)

文学与话语

案例:索绪尔的语言理论

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1angue,或译语言、语言结构)和言语(parole)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案例:福柯的话语理论

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文学与话语

我的观点是,最为有用的是把“文学”视为一个名称(name),人们在不同时间出于不同理由把这个名称赋予某些种类的写作,这些写作则处在一个米歇尔·福柯称之为“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的完整领域内;
如果有什么应该成为研究对象的话,那就是这一完整的实践领域(whole field of practice),而不仅是那些有时被颇为晦涩地贴上“文学”标签的东西。

——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

(二)文本的话语行为

文本作为形式与意识形态的统一体。

1.既是特定作者的话语行为,同时也是特定意识形态的话语行为。

2.还是特定言说者、解释者的话语行为。

文本的相对稳定性与特定时代的统治权威的稳定与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意识形态秩序相对稳定的时代,文本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一般会拥有比较稳定的解释。

在意识形态秩序松动甚至瓦解的时代,情况则往往相反。

文本是这样一种社会空间,即对它来说没有哪一种语言是稳定的,未受触动的,也不允许任何阐释主体处在法官、导师、分析学家、忏悔者或破译者这样的地位。

——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

第三篇: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

理论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1】付晓静、温睿,《“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深圳卫视“饭没了秀”为样本》,《东南传播》,2012年第7期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 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于七十年代。这一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不同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受众的需求动机,既有受众在接触大众媒介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兴趣、环境等因素,又有他们的社会动因,包括他们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群体归属关系等众多因素。根据D.麦奎尔等人1969年开始的对电视节目调查的成果,各类节目满足受众基本需求有四种基本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传播学者D.麦奎尔等归纳出电视节目具有“心绪转换效用”,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D.麦奎尔等人认为,电视节目能使受众从两方面达到人际关系效用,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
二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二、符号聚合理论

【1】李翔、李敏,《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取向构建策略分析——以《梦想合唱团》为例》,《新闻知识》,2013年第05期

符号聚合理论也被称之为想象—主题分析(fantasy-theme analysis),是由厄内斯特·鲍曼、约翰·克里甘和唐纳德·希尔茨发展起来的关于在传播中如何叙述的相当完备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关现实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故事的引导。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在小规模群体的符号互动中创制出来的,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个“故事链”。

符号聚合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1)想象性主题:包括人物、情节线索、场景、公认的中介人。人物可以是英雄、恶棍和其他的配角;
情节线索是故事的主要行动及其发展过程;
场景就是布景,包括地点,道具和社会文化背景;
公认的中介人是使故事合法化的源泉,这一故事可以是某种权威,它可以让这个故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2)修辞性视野,即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深层结构:“道义的比拟”——试图告诉人们如何以符合道德的方式生活,什么是好与坏;
“社会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与他人进行联系;
“实用性比拟”——告诉人们如何做事情,提供符合实际的、有效的解决办法。厄内斯特·鲍曼等人认为修辞性视野(rhetorical vision)是对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状态的看法,在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的、只能通过符号再现来了解的那些领域,修辞性视野构建着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三、符号互动理论的内涵

【1】吴雁,《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符号互动传播—以江苏卫视文本为例》,青年记者

符号互动理论产生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派别。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与早期符号互动理论重点强调“符号”不同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

戈夫曼认为,表演的目的是为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1对有意性的行动进行管理。选择:根据角色要求对前台背景进行选择;隐藏:表演时隐去不利于自己表演的部分;掩饰:对表演中的差错的掩盖。

2对非有意性的行动进行管理。预防:对有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预防;神秘化:保持演员与观众间的必要距离。补救:对于表演中出现的事故、意外,需要所有参与互动的人进行补救表演。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根据戏剧分析要素,戈夫曼将表演的舞台分为前台与后台: 前台,就是演员、行动者在表演(行动)时的“形势”,这种“形势”以一般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发生作用,为那些观察表演的人限定情景。前台包括“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前者是指表演的场景部分,后者是指与表演者自身系为一体的那些项目,又可以分为“外表”与“举止”。后台,是指演员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

如戈夫曼所言:“这里存在着一种个人和角色的关系。这种关系要符合互动系统—框架,正是在这种互动系统或框架中,角色被扮演,并可以窥见到表演者的自我。”真人秀节目传播交往的过程,实际也是人们依据自己对情境的定义通过符号互动来展示自我的过程。

四、框架

社会学家E·戈尔曼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了自接影响。他认为“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和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对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称为新闻框架。

第四篇: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

教学理论 -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 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 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 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 B ·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
“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
“学习理论” 

(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
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 3 )程序教学的方法。程序教学法是根据强化作用理论而来的。斯金纳认为,对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适当的陈述,必须始终具体说明三件事:反应发生的场合;
反应本身;
强化结果。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是 “强化相倚关系(Contigencies of Reinforcement)”。根据强化相倚关系,斯金纳设计了两种促使有机体行为变化所采用的技术:塑造和渐退。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使有机体做出他(它)们行为库中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渐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从而使有机体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斯金纳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式”, 

包括以下特征: 

①小步骤进行;
 

②呈现明显的反应;
 

③及时反馈;
 

④自定步调学习。(见图 7-5 , P183 )另一种程序学习的形式是 “分支式” ,它较直线式复杂,通常包括一种多重选择的格式,学生在被呈现若干信息之后,即要面临多重选择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进入下一个信息系统,如果回答不正确,则给予补充信息。(见图 7-6 , P183 ) 

3.认知教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批判行为主义是在研究“空洞的有机体”,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连接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提出认知教学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布鲁纳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他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必须要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智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以及符号运算技能”。 

具体为: 

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
 

②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③培养学生的自我促进;
 

④培养学生“经济地运用心智”;
 

⑤培养理智的诚实。 

( 2 )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布鲁纳提出了相应的四条教学原则: 

第一,动机原则。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童对学习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第二,结构原则。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并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这意味着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 

第三,程序原则。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会影响教学序列的作用,因此,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就需要随时准备修正或改变教学序列。 

第四,强化原则。即要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提供太多的强化,以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点。另外,要逐渐从强调外部奖励转向内部奖励。 

( 3 )学科知识结构。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结构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他认为学习基本结构有四个好处:第一,如果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它的逻辑组织,就能理解这门学科;
第二,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
第三,如果把教材组织成结构的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
第四,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的合理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 4 )发现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4.情感教学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崛起,力陈认知心理学的不足在于把人当做“冷血动物”,即没有感情的人,主张心理学要想真正成为关于人的科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1)教学目标,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

①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

③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④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

⑤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罗杰斯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如记忆无意义的音节)只与心有关,它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个人的意义参与,它与全人无关。意义学习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这种

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有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性学习。非指导性学习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它是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理论假设是: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趋向,有积极处理多方面生活的可能性,充满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会促成健康发展潜能的实现。

它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做“敌人”,倍加提防。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真诚、开放、相互支持的,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想法,自己引导个人的思想、情绪,自然地显示症结所在的情绪因素,并自己调整这种情绪的变化和决定变化的方向,从而改变相应的态度与行为。 

(4)师生关系的品质。罗杰斯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

①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

②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③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④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罗杰斯认为,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三个方面:真诚、接受、理解。他认为,真诚是第一要素,是基本的。所谓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的做作和虚伪,喜怒哀乐要完全溢于言表。所谓接受,有时也称信任、奖赏,要求教师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一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达到目的时的那种惬意。所谓理解,罗杰斯常用“移情性的理解”一词,它是指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的臆断来“框套”学生。

教学理论 - 掌握教学理论

背景及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姆(BenjaminS.Bloom)。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学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布鲁姆所在的芝加哥大学开始了教学改革。布鲁姆从从考试改革入手,改革考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而改变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在工作和研究中他对教学目标予以了极大地关注,无论是考试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评价的作用又在于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1956年,他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成为教育评价方面的第一本影响极大地著作。他坚信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对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这种教学策略的思想核心是:许许多多的学术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其原因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不同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 

为了促进掌握学习,布鲁姆又提出评价的新概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全面的、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所有学生竭尽全力的进行学习,最终达到目的地。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他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三种思想密切联系,促使其核心教育思想的实现。 

掌握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1)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提出 

3、制订教育目标一直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20世纪初就是不少美国学者对此进行过探索。到了1948便,美国心理学会在波士顿召开大会,试图研究一个对教育过程的目标进行分类的框架。1951年召开“教育目标分类的编制”专题讨论会,布鲁姆负责智慧领域,D.R.克拉斯沃尔等负责情感领域,比较正式地介绍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情感领域(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和动作技能领域(强调肌肉或运动技能对材料客体的某些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布鲁姆和克拉斯沃尔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出版了两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由A.J.哈罗创立,于1972年和辛普森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 

布鲁姆认为,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 

(2)教学目标分类的内容 

A认知领域 

知识:描述、认出、界定、说明、列举;
 

理解:转换、举例、摘要、归纳、重写;
 

运用:证明、解决、修改、发现、预测;
 

分析:判断、辨别、分解、指出、细化;
 

综合:设计、组织、筹划、创造、整合;
 

评价:比较、支持、批判、评论、鉴赏。 

B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态度、重视其价值性)、价值组织(人生观)、价值个性化(价值观内化、成为其个性的一部分)。 

C动作技能领域 

知觉:感官刺激、线索选择;
 

准备状态:心理、身体、情绪;
 

引导的反应:模仿、尝试错误;
 

机械练习:由熟练而成习惯;
 

复杂的反应:复杂的动作行为;
 

创作: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3)教学目标分类的特点 

用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连续性(由简单到复杂)、积累性(后续类别的行为总是积累在前面各种行为的基础上)、层次性(目标间不是孤立的)、超越性(不受学生、内容所限) 

2、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与1971年提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布鲁姆所研究的则是教学范畴中的学生的学习评价。他的独到之处是从评价的功能角度对教学评价进行分类。他提出的三种评价概念中“形成性评价”是布鲁姆评价理论的精髓。 

(1)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作用 

布鲁姆倡导的形成性评价及形成性测验方式,它重视教学过程中反馈和矫正的特点,为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希望,借助于它的实施而形成了“掌握学习”理论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系统。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在于能及时的“诊断”教与学的状况,从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调整学校活动、从外部确认学习成果的“强化”作用、诊断学习上的问题、获得矫正学习的“处方”。 

(2)形成性评价的层次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和学期、学年的形成性评价。 

(3)形成性评价的过程 

确定学习步骤,把一名学科的教学结构分解为一系列单元的教学系列——进一步不断分析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矫正(就、根据测试提供的反馈信息,改正、补救和组织学生二次学习)。 

另外两种评价。诊断性评价:发现错误,提出矫正方法。终结性评价:评价达标情况及教法、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级、写出说明。 

“掌握学习”理论

(1)“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 

它是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的教学理论,是一种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教学形式。基本思想在前面已经介绍。 

(2)“掌握学习”的特点 

第一、为掌握而教;
第二,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第三,使人人都能学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是以能力优劣不等的学生为前提条件,以集体学习的教学方式为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寻求一种既能保持班级教学的优越性,又能解决传统班级教学一筹莫展的“差生”问题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 

(3)“掌握学习”的基本教学程序 

准备阶段。首先对掌握抱有信心。其次,确定所教学科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包括确定学习内容、明确掌握目标和婚变终结性测验。再次,制订计划,包括设计教学单元、为每一个单元确定具体的掌握目标、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编制单元形成性测验、设计备用的教学材料和矫正手段,以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选择使用。最后,在掌握教学实施前,一般要进行诊断性评定。 

教学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为掌握定向。即向学生介绍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法。第二,为掌握而教。即进行系统的教学。其具体步骤是:集体授课、形成性测验、分析测试结果并根据掌握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学习、再进行一次平行性形成测验,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单元知识或转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循环往复,直到学完全部教材。第三,为掌握分等。即在学完全部教材的各个单元或,对全班学生进行总结性测验,作为学习结束的全面评定。特别强调一点,这种评定分为“掌握”和“未掌握”,而不是看他在班级中所处的名次。 

对布鲁姆教学理论的评价

1、“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个开创,开辟了教育理论的新领域,开阔了人们观察教育的视野,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增添了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其意义还在于冲击了以往课程、设计教学中偏重认知,只强调认知领域中低级心理过程的观念,提出认知领域中的高级心理过程以及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一整套教育目标体系,使教育目标分类更加完善起来。另外该理论促成了标准参照测验和教育评价的实现,促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产生,使教学质量得到大范围的提高。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繁琐、在有些科目中不易进行明确分类、“超越性”并非可以囊括所有学科。此外,教学目标分类过于细微,势必僵化,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为“掌握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表现在:首先,布鲁姆把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其次,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特别是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对“掌握学习”教学的提出并得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的优点。首先,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其次,“掌握学习”教学既汲取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又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 

“掌握学习”的缺点。第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第三,个别差异始终存在,对成绩好的学生未必适用。第四,适用学科的范围有限。

教学理论 - 教学理论的主要分类

1.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2.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与先行组织者策略

3.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

4.布卢姆目标分类

第五篇: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

叙事学理论
叙事学是20世纪的一口重要学科,其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80年代的建立在结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经典叙事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俄罗斯的民俗学家符拉迪米尔?普洛普(Vladimir Jakovleoic Propp对民间故事形态的研究,他从故事中人物的功能入手分析民间故事的结构,开启了结构主义叙事研究的先河。受其影响,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运用二元对立的神话素分析神话的结构。格雷马斯在二人基础上又发展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提出了 "符号学矩阵"学说。兹维坦?托多洛夫则构建了 "平衡一不平衡一新平衡"叙事模式。杰拉尔?热奈特将研巧对象从民间文学扩展到现代文人创作,聚焦于叙事话语的研究。罗兰?己特早期提出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结构模式分析方法,并对一切文化现象进巧结构分析,70年代后则走向了后结构主义。第二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的后经典叙事学,在对经典叙事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关注叙述文本的封闭研究,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了解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叙事形式的具体性和多样性,在研巧方法上也更加多样化。涌现出了一系列代表人物及硏究分支,如大卫?赫尔曼的认知叙事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学、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学等。


在民俗学领域,早期普罗普对故事形态的研究主要在于文本的分析,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对于叙事的研究突破了民间叙事文本,而向仪式、景观等方向拓展。董乃斌、程當就将民间叙事划分为言语叙事与行为叙事,又将行为叙事分为仪式叙事和游戏叙事。彭兆荣更是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现象学间距理论等对仪式叙事进行了研究。田兆元在研究神话时认为其是口头表述、书面表述、物态呈现及其民俗仪式展演的综合整体,应从语言、图像、民俗仪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继而又从民俗结构上进行了内容拓展,指出民俗也是一种叙事的形态, 并将民俗叙事分解为语言、行为、物象的H位一体的叙事构成。




推荐访问:演讲稿 党员 学理论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 党员演讲稿学理论悟思想 党的理论知识演讲稿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dangyuangerengongzuozongjie/2023/0327/575952.html

  • 相关内容
  • 03-27 清廉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汇报,汉语词语,[释义](动)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汇报。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廉社区建设汇报材

  • 03-27 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完整)

    全面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uánmiàn,意思是指所有方面、全方位;也指完整、周密、详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选择。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篇1】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 03-27 2022小学党支部党课讲稿(范文推荐)

    支部一词应该来自于天干地支,干部一词亦同。如“己丑”,天干部分为己,只代表天干己自己,不包括其它,而地支部分丑则包括“癸辛己”三个天干。所以干部是指起骨干作用的某一个人,支部却是包括几个人甚至更多人的

  • 03-27 2022共同富裕对当代青年启示

    一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共同富裕对当代青年的启示3篇,供大家参考选择。共同富裕对当代青年的启示3篇第一篇:共同富裕对当代青年的启示【-阅读答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向共同富裕》教案学习目标情感

  • 03-27 2022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奋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