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变的 相信自己的说说

【www.zhangdahai.com--工会社团】

  心智的捶打   王涛在友邦保险干保险推销员已有3年,他说这行特别锻炼人。这话绝对假不了,当初他上保险培训班时的40多名学员,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艰难可想而知。
  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王涛没少经受挫折,曾经有连续5个月没出任何单子,听到的都是拒绝。有次他和一个客户联系了很多次,终于获得见面的机会,于是他诚心地前去拜访。结果刚一见面,客户就拉着他,开始一顿聊,说自己生活多么不顺心,跟老婆天天吵架。王涛陪着他,拉家常,说东道西。二人聊了一下午,客户却突然嘿嘿一笑,“你说了半天,不就是想卖我一份保险吗?我不买。”
  还有一次,王涛坐在地铁上,看到车厢里走进来一位打扮入时的女士,肩上挎着LV包,恰好站在他跟前。他判断对方应该是个购买力很强,并且具备一定理财观念的人,于是他就壮着胆子和对方搭讪。女士很和善,真的和他聊了起来。几站地后,女士问王涛,你是做什么的?当时王涛如实告诉了她,可当她听到“保险”这两个字时,她的脸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柳叶眉倒竖,怒目圆睁,大喊一声,“哼!原来是做保险的,你不要再跟我说了!”王涛整个人顿时呆立当场,汗都要下来,周围人的眼光“唰”一下聚在他身上,他感觉自己跟做贼没有区别。
  太多的挫折之后,王涛心里扛不住了,成天委顿在床。就仿佛走进一个格斗场,被一群人暴捶了一顿。刚要站起来,就又被人拍下去。
  一个人从阴影中走出,需要内外两方面的合力。在王涛想到要放弃的时候,上级和同事送来了鼓励,很多老同事跟他说,所有做保险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的确很消磨人的自信,只要挺过来就超过了大部分人。这种同感共情的理解让王涛好过了很多。而驱动他继续前进的内因是,他看到,北京这个市场每天都有人在签单,这是一个事实,因此他产生了疑问,别人做得到,为什么我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在承受拒绝和承认自己就是不行之间,王涛觉得前者根本不算什么。所以在度过了黑暗的几个月之后,他又重新向陌生的客户打起了电话。
  第三条路
  危机或逆境后的每个心理地图都有三条心理路径:一条路径围绕着你现在的位置打转;另一条心理路径把你引向更消极的结果;还有一条路径,我称之为第三条路,可以使我们在经历失败或挫折后更强大、更能干。
  而向上之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如何看待他们手中的牌。“事情不一定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但有些人能够在发生的事情中做到最好。”
  找到拒绝背后的动机
  销售圈有句老话:被拒绝是正常的,不被拒绝是不正常的。一个电话打过去,如果对方表示欢迎,“我正要买份保险呢”,那可得慎重点。按照王涛的经验,陌生拜访中,平均起来,100个人里有3个人愿意聊就很可喜了。
  一个不成熟的销售只会看到拒绝,而一个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会对拒绝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感兴趣。拒绝并不可怕,出于本能,所有人面对销售时都会拒绝,但拒绝有真有假。王涛说,推销过程中,即便售卖的是对方喜欢和需要的东西,人也会保持矜持,要“拿”一下。这是人的正常反应,没必要当成结论。而即便是真的拒绝,也会分为两类―拒绝产品和拒绝人。
  王涛回忆自己前期遇到的很多困扰,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而是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已经抱有很深的成见。这个负面的印象已经形成,这是源于历史原因,很难改变,所以不必因为这些而惩罚自己。现在他想起那次在地铁中的遭遇,就有了另外一个角度:那位女士并不是对自己有意见,而是自己正巧碰上一个对保险业很反感的人。他的搭讪过程没有失误,只是在保险业无甚口碑的大环境里,可能不该太快亮明身份,这是运气问题,不是能力问题。
  “人和人之间互相不信任,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能归结到某个人。但是你的言谈举止是会影响对方的,所以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人是很敏感的,你在骗人他能感觉到。”
  解释风格
  每一次被拒绝都会激发我们的解释风格,来解释为什么事情会不如意。这些解释决定了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做。
  你可以尝试记录下自己身上发生的“A.不好的事;B.想法;C.后果”。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把逆境解释为特定的和暂时的,有悲观解释风格的人把这些事件看做是普遍的和永久的。悲观的解释导致被动和泄气,乐观的解释会产生更多活力。
  不着急,不强求,同理心
  经验的累积让王涛面对拒绝时的心态大为改观。现在,当他遭到劈头盖脸的拒绝时,他会静下心来,先去理解对方,所以他会说:“您拒绝我,肯定有您的道理和原因,我理解您。的确,我不了解您的情况,保险业以往给您造成了不好的印象,但那些并不是我做的。我第一次给您打电话,我相信您也不是拒绝我本人。我没有前科,到现在没干过什么坏事,别人评价我人很实在,而且我也比较瘦小,可能连一个女的都打不过。再说,即便您了解一下对您也没有什么伤害。”
  王涛转述给我时,说得不卑不亢,还有几分幽默。我能听出他的言下之意,那意思是在提醒对方,您有点自信好不好?您也有判断力,怎么可能轻易受骗呢?
  王涛的推销带着一种谦卑的自信,他认为,自己走的是正道,所在的是正规的公司,干的是正大光明的事儿,没有任何不自信的理由。思及这些,又知道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就不再害怕拒绝。
  之所以采访到王涛,是因为他在向我做保险推销时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曾经多次向我致电,我至今还记得他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时说了什么,他没有一上来就表明来意,而是问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扰,语气很是亲切,不过也把我听得云山雾罩。随后他说,他是一名保险推销员,我立刻说自己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他赶忙否定我的想法,说就是随便聊一聊,建立一个联系,买不买保险不重要,但是可以通过他了解一下保险业,因为这对人是有帮助的。
  出乎意料,我一点也不反感他的说辞,但我害怕他忍不住又向我推销,就说自己最近有些事情不顺心,暂不考虑,挂了电话。可过了一个月,他又打来,问我事情有没有得到解决,需不需要提供建议,我一愣,心想这个销售竟然如此用心,但我还是保持着戒备,就推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多聊。尽管我多次推脱,但他好像没有受到影响,后来我每隔一个月,就会接到他的一通电话,询问我的近况,像个老朋友似的。虽然我还没有在他那边购买任何一份保险,但我觉得他已经成功了,因为若我决定去购买一份保险时,我想我不会选择别人。
   1849次拒绝的故事
  在美国,曾有一位年轻人,他带着自己的剧本,只身来到好莱坞,按照已经规划好的路线走遍了所有电影公司。当时好莱坞一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拜访,以推销自己和自己的剧本。
  但是他一遍走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面对百分百的拒绝,他选择了重新来过。于是,他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结果,第二轮拜访中 500家公司依然全部拒绝了他。
  随后他又来了第三轮,又是全部的拒绝。当这位年轻人咬紧牙开始第四轮的拜访时,转机终于出现了,在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让他留下剧本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收到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席维斯・史泰龙。
  成长心态
  《纽约时报》一篇题为《安慰剂力量强大,甚至专家都感惊讶》的文章中,虚假的生发产品能让秃头长出头发,“假装手术”能使受伤膝盖的肿块消失。神经科学家马塞尔・金斯波兰尼(Marcel Kinsbourne)博士解释说,我们的期望能创造出一种大脑模式,就如同真实世界创造的大脑模式一样真实。在工作中,这意味着信念能切实改变我们努力和工作的具体结果。
  你会为要做一场重要的报告而认为自己是一个差劲的公共演讲家吗?请专注于你充分的准备,而且对这一材料你已经做过大量研究。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忽视自己的弱项,或者反复对自己吟唱空洞的肯定说辞,或者承担你无法应对的任务,而是意味着你应该专注于你真正擅长的事情。当你必须就一个新题目做报告,却不确定听众的接受度如何时,你就努力专注于这一事实:我非常擅长了解人,这有助于我与听众发生联系。当你采用这一方法,而不是为自己糟糕的记忆或者差劲的讲课习惯而遗憾时,你就会感觉到报告质量明显提高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研究表明,一个人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变的,直接影响到他将获得的成就。
  德韦克发现,可以将人们分为两类:一类人怀有“固定心态”,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而另一类人带着“成长心态”,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有固定心态的人们错失了提高的机会,总是表现不佳,而有“成长心态”的人则会看到自己的能力一直在提高。
  反驳自己
  在你总结经验的ABC后,再加上个“D.反驳、E.激发”。当你对自己产生消极看法时,可以从“证据、其他可能性、暗示、用处”几个方面尝试与自己做个辩论,试试其他的逻辑。
  例如你给老板送一份报告,老板皱着眉头,你想:“一定是报告写得不好”,你甚至不愿再重新读一遍报告。
  这时学着做个侦探,问问自己:为什么你这样想?证据在哪里?因为你觉得报告不全面?你有其他行为激怒老板吗?老板读过报告吗?有没有其他可能,老板因为公司的其他事情烦心?
  即使你发现你悲观的解释是对的,也不妨暗示自己,那就是世界末日吗?老板会因此解雇你?还是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你做什么可以挽回?进而再回到第一步,他想解雇你,对你有不好的印象,证据是什么?
  最后,想想“用处”。自己的解释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想这个问题是否有用?它会不会干扰你下午的演讲?会不会马上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你有其他事做,不妨尝试用外力打断这些消极想法,比如用橡皮筋弹手腕,或者设定一个时间,比如晚上7点半以后再想。
  当我们选择了一种使我们感到更糟的反事实时,我们实际上就改变了现实,使困难对我们的影响远比实际本应产生的影响大很多。

推荐访问:自己的 可变 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gonghuishetuan/2019/0320/2509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