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失败,给孩子一个未来学习的支点

【www.zhangdahai.com--领导讲话稿】

  摘 要: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对促进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其独特优势。笔者从品德课教学入手,探求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与需求,并结合相关理论,运用个性化、合作化、开放化的有效性策略开展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活动资源;活动体验;灵活多样;过程调控;反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16-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教师在主体性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小学品德课中的自主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自学、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实践等方式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所以说,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在提高品德课质量和效率上具有重要作用。
  现就本人所执教的《我掉了一颗牙》一课来谈一谈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蛀牙图片,说说蛀牙有什么危害?接着同桌讨论交流怎样保护牙齿?然后再说说怎样刷牙?最后请大家一起学着发言同学的样子做刷牙的动作。
  第一次研讨:为什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上是笔者在课堂上亲身经历的教学案例。用到了实地考察、图片欣赏、讨论、模拟演示等自主学习活动方式,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在于教者在组织自主学习活动前忽略了学生实践时的真实体验以及道德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这一特点,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完成教学目标上,虽然也设置了看图、讨论等自主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儿童的认知与体验活动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让学生观察蛀牙的图片,缺乏唤醒切身体验的兴趣与功能。至于讨论“怎样保护牙齿”的话题,那是既枯燥乏味又理性十足的活动,学生怎么会生成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略了文本与生活的趣味链接,忽略了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和谐健康、积极主动地发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第一次顿悟:
  正当我“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的时候,恰逢学校语文教研组在进行“高效课堂”的课型研究,我先后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并进行分析,从中深受启发。
  〔教学片断一〕:
  “言为心声”,语文课里,教师就更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敢说会说,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有个说话练习叫《我爱爸爸妈妈》,教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爸爸、妈妈怎样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的,尊老爱幼的,关心他人的,操持家务的以及“我”怎样爱爸爸妈妈等等。然而,当进入到要小朋友联系自己的家,说说“我爱爸爸妈妈”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的与多数小朋友不一样。有的说:“我爸爸不好,很懒惰,家里的事都要妈妈做,还骂妈妈。”有的说:“妈妈不要我和爸爸自己走了,我不爱妈妈。”……教师虽然事先没想到有小朋友会这么说,但作了临场应变:“是啊,很多爸爸妈妈都是很好的,但有的爸爸妈妈也会有缺点、犯错误,我们小朋友要帮助这样的爸爸妈妈改正错误,这也是爱爸爸、妈妈呀!大家说对吗?”教师热情、得体的引导,鼓励了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真情诉说,畅所欲言,乐于作心与心的交流。
  〔教学片断二〕:
  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流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往往产生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如:一位老师教学《牛郎织女》(二)时,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王母娘娘法力无边,为何还要带那么多天兵天将趁牛郎到地里干活时来抓织女,她怕牛郎吗?”问题让人始料不及,但这位教师却机智地引导学生讨论:有的说“王母娘娘理亏,因为她破坏了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有的说“牛郎织女纯真的爱情让王母娘娘望而却步”;还有的说“王母娘娘即使法力无边,也斗不过人间真情”……教师机智的引导,引发学生对文本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这样“智味”浓郁的课堂是无法复制的。
  反思: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
  一、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将三维目标有序地整合在过程中。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行为与习惯目标,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达成预设的目标,不是靠堆砌几个活动场景就能实现的。活动的设计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心中既要明了设置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能够预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早思对策,力求使活动进程与学生的需要、道德生成同步递进,
  二、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是对文本与学生关系正确理解后的选择。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使自主学习活动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并及时调整,拓展学生实践体验的空间。只有把课堂活动与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社会及家人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到教材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实践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迸发生命的智慧,并享受到道德生成的快乐。
  三、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引领学生多感官地投入,唤醒学生道德生成的意识。
  教师组织自主学习活动,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进入机械的活动学习,而是创设各种真实的或近似真实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发动学生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听听、看看、摸摸、闻闻、演演、想想、议议,强化或生成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唤醒学生道德生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到的思索和判断能力。
  四、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层体验。
  自主学习活动的内容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生活的美丑善恶为学生道德的生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面对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当投入到某个活动时,他们不仅会感知这是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随之还会萌发相应的情感、态度,然后是产生一定的行为。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出发,从尊重人的意义出发,给于学生真正的思辨空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学生才有可能体验到深层的东西。
  第二次执教《我掉了一颗牙》一课:
  教师组织“猜一猜”的游戏,把各种危害牙齿健康的细菌名称与危害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出它们;然后再领着学生玩“抓坏蛋”的游戏:
  取出事先携带的小镜子,或者同桌互相检查,找找谁的牙齿受到细菌“攻击”了。学生面对自己的小蛀牙或他人洁白的牙齿,会产生羞愧、后悔、高兴、愤怒等种种体验。教师抓住情感体验生成之际,号召全班总动员,先让学生互动献上“打败坏蛋”之计谋,再操作“打坏蛋”之本领:刷牙、漱口等。
  第二次顿悟:
  一、充分挖掘活动的资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时,首先要选用教材中所提示的活动范例,因为它们都是教材编写者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而设,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要进行适当取舍。其次还要充分挖掘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中的一切资源。然后还要重视发现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要有意识地观察、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和现象,以及学生身边的一些相关典型事例,把它们转变为活动资源,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最后还要充分利用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资源。
  二、关注儿童的自身兴趣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教师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妙趣横生的有利于学生感知、生成、构建的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呈现出一种儿童文化,使其充满“童趣”、“童乐”。
  三、多样、灵活的组织活动方式
  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实践活动类型。在一堂课的教学当中,有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用自主学习活动方式,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就多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活动能力的提高与道德认知的深入,则适当加入谈话、采访、资料调查等较为理性的自主学习活动方式。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安排和开展活动时灵活选用多种活动方式,并把它们整合成最佳组合。
  四、把握组织活动的时机
  把握组织自主学习活动的时机,其实就是要找准道德情感或认知生成的结合点。一般来说,学生形成道德行为的过程大致要经历这么几个过程:感知萌生、实践体验、获得感受、形成认识、转化行为。每一个过程的经历,或者在每个过程的临界处,即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行为生成处于愤悱欲启时,便是设置自主学习活动的绝佳时机。
  五、注意活动过程的调控
  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与指导。由于儿童在活动中行为、言语、想法,以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活动情况与活动结果,都是无法安全预设的,加上本课程又强调要凸显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故教师在活动前不能对儿童活动统得过死,对活动过程的设计也应该是板块式的。在活动过程中,只要不违反儿童的生活逻辑、事物的发展逻辑,教师可以对活动过程的某个环节进行增删。也就是说,教师要始终处于活动的组织、引领、点拨、修正、提升者的地位,才能保证活动有效进行。
  六、重视活动后的反馈评价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生命主体的儿童,活动中要充分考虑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促使每个儿童得到发展。评价的主体、角度、尺度、方法都应呈现多样化,更要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活动结果。教师可以采用多主体、开放式的评价,对每个儿童在活动中的投入状况、品德生成与行为状况作出判断。更要立足学生主体主动参与,激发自主评价,使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状况与既定教育目标的差距,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因为,学生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不断激起前进的动力,才能逐步提高行使主体职责的能力。在学生活动评价过程中也可以做如下尝试:建立“道德银行”,道德成长的轨迹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真实的道德行为构成的,每人备一个“存折”,记在自己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点滴表现,定期、定项地进行总结评比。
  总之,失败,给孩子一个未来学习的支点;失败也是一片土壤,只要有适合成长的种子,有春风的鼓舞,种子必定能绽放出应有的美丽。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是一门艺术,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有效地生成思维的火花,又使品德课堂充满诗意、灵气与创新,使学生享受自主学习活动的无穷魅力!

推荐访问:支点 给孩子 失败 未来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huagao/2019/0321/2633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