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个春秋的坚守】锦衣春秋

【www.zhangdahai.com--党建论文】

  这是一座高山,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一条通往高山上的沙石便道,蜿蜒盘旋。到达巅峰,孤独的院落里,竖着几座高高的铁塔。放眼鸟瞰,云海茫茫,气象万千。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广电局708微波电视发射台就坐落在这里,承担着方圆数百里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地球站微波信号转播重任。共产党员苑如斌,是发射台的党支部书记、台长和高级工程师,他带领一拨又一拨职工,已经在高山上坚守了整整35个春秋。
  35年如一日,他和他的团队创下了广播电视信号和数字微波信息优质传输的好成绩
  1977年,22岁的苑如斌从内蒙古邮电学校无线电专业毕业,到海拔2100米高的内蒙古辉腾锡勒巅峰708发射台,当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他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肯吃苦爱钻研,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就被推选为值机长。值机长职不算大责却不可等闲视之,苑如斌以身作则,任劳任怨,除了加强技术管理维护工作,还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如《值机长职责》、《值机员岗位责任制》、《技术口每班例会制度》、《值机员交接班日志记录》以及“台长不离班,主任不离岗,值机员不离机”的“三不离”制度。他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轮他值机,他每次都提前到岗。值机时,两眼紧盯仪表和屏幕,练就“火眼金睛”。两手不离应急预案按钮,绷紧全身神经,锤炼过硬本领。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值机职工个个担当如天责任,像一颗颗拧紧的螺丝钉,固守在工作岗位上,团结协作,形成牢固的团队精神,由此打下了发射台35年事故率为零的坚实基础。
  708台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数字微波干线,为国家地球站传输中央、地方多套广播电视节目和其它业务信息、数据等,同时也将地球站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宇宙卫星。如此循环往复,分秒不停。无线传输覆盖内蒙古中部和相邻的山西省、河北省,辐射半径大于100公里。所承载的任务涉及军事、气象、医疗、新闻信息、通讯信息等,责任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苑如斌在就任台长岗位后更加敏锐地意识到,全力固守“安全红线”,百分之百地保证微波干线安全、优质传输,确保上星站的信号畅通,首要的是解决供电中的停电问题和消除设备运行中的所有安全隐患。708台建起的20公里专用高压电力线路,因为运行多年,遇上强风和暴雨暴雪,电杆、电线、高塔经不住袭击,极易造成停电。为了能确保非正常情况下不断电,保证转播和传输信号不中断,就必须从多方面扣紧“安全保险”。他除了制定及时应变的“应急预案”,还同副台长何义等同志对控制软件数字反复设定,调测、修改,利用音频动态显示器报警系统和外界控制电路单元的联动组合,安装了发射机功率下限告警和停电前告警及来电提示为一体的声光报警装置。这一装置能在设备停电前及时提供驻台值班人员告警信息并及时处置,在最短的时限内完成电网与蓄电池的转换和切割,丝毫不影响播出与传输任务。之后,苑如斌又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对所有设备作了认真细致的巡查并加以维护。采取三脚架安装法对发射机天线作了加固,采取卡具安装法加固了天线底座,避免了馈线和设备因大风造成的晃动,排除了安全隐患。对机房进行了通风改造,安装了几台功率较大的轴流风机引风。安装三台排风扇排除机房热风,并对10KW机柜和出风口加装了专门抽风管道,对激励器加装了散热电扇,避免了设备因温度超高造成的故障。他们还安装、调试了首批10KW彩色发射机,对原6频道发射机进行了改造,经过十几个技术参数的合理修改,发射机不仅加大了电视信号的覆盖面,而且播出效果更加清晰。苑如斌采取的10KW电视发射机综合降耗措施,使电力、耗材的节省率提高了37%,单通道两管机前级固态化改造,也使大型电子管的寿命由原来的800小时延长至1600小时,每年为国家节约资金3万余元。在太原――呼和浩特微波传输工程改造中,他采取了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化程控技术,效果十分理想。2003年,在国家西行工程电视设备工程实施中,苑如斌带领干部职工运用先进的固态化改造措施,增强了信号的传输效能。这一项项技术改造和成功实践以及全面应用,大幅度提升了信息转播和传输的安全指数。
  台里的干部职工讲,“708台能创下35年无转播和传输事故的好成绩,关键是有苑如斌这位勇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恪尽职守的台长和执著钻研的高级工程师”。
  35年艰苦奋斗,他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下一首又一首奉献之歌
  百分之百地确保信息转播与传输不中断,设备和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人的因素更是第一位的。708台建在乌兰察布制高点大脑包山上,这里山峰陡峭,人烟稀少,海拔高达2100米,人称乌兰察布“屋脊”。这里气候恶劣,一年里供暖时间在9个月以上,头年下的“坐冬雪”,第二年六月还消融不尽。这里的老天经常变脸,暴风暴雨暴雪和冰雹频繁光顾,六月飘雪并不是罕事。这里孤寂一片,遇上大雪封山,报刊杂志都送不上来,只有老鹰和松鼠与职工为伴。这里生活艰苦,蔬菜水果难以供应,吃水用毛驴车到半山腰的泉眼拉。台里没有澡堂,洗澡要等到下了山。当年风华正茂的苑如斌上山时,老台长就心存疑虑地对他讲:“以前台里也分配过技术人员,有的还是工程师。他们待不了几天就走了,有的刚到半山腰就返回去了。”苑如斌却跟老台长说:“台长放心,发射台就是我的家,我学的就是这方面的专业,一辈子守候大山,是早有的思想准备。”
  选定了高山,此生就注定与山为伴;选定了高山,就注定了苦、累、孤寂,甚至远离亲人。35年来,苑如斌经受风霜雨雪的“洗礼”,数也数不清。2002年冬天,一场特大暴风雪将发射机馈线掩埋,最深处超过8米。如不及时排除积雪,势必影响发射信号的质量。苑如斌从暴风雪降临那一刻起,就带领职工突击铲雪。山上,凛冽的寒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那次,他和职工沿着馈线,在大山垭口,掘开数百米长的雪堑,避免了因冰雪积压造成的发射事故。
  2007年3月4日,大风将山上7根高压送电电杆吹折,还有10余根电杆不同程度受损。当时,中央正在召开“两会”,苑如斌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确保信息传输不受影响的同时,他带领职工展开了修复线路的战斗。恢复供电的时间一旦超过限度,应急预案所用的蓄电组就会耗尽电量,势必中断转播和传输,后果不堪设想。在这样的情势下,时间就显得十分金贵,苑如斌和职工争分夺秒在山上铲开年前降下的积雪,为吊车开辟通道,然后人拉肩扛配合机械作业。经过3天4夜连续奋战,终于赶在应急预案蓄电组耗尽电量前的半个小时栽好了电杆,架好了电线电缆,恢复了供电。
  春节和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为了这难得的团聚,即使远在天涯海角的游子,也要踏上归途,享受亲情团圆的无比温馨。然而,苑如斌这位“工作狂”,为了大家的幸福欢乐,35个春节、35个中秋,绝大多数是在大山巅峰上度过的。一个又一个爆竹连天的贺岁之夜,一个又一个月儿如盘的中秋佳节,团聚的人们尽享天伦之乐,而苑如斌和轮班的职工却坚守在工作岗位,全神贯注地监视着仪器仪表,连给亲人通个电话都成了奢望。台里的档案清楚地记录着,35年里,苑如斌上班、值班的时数量居全体员工首位。他辛勤工作、抛洒在大山上的心血汗水最多。
  耕耘之后必有收获。35年里,他受到国家、自治区、盟市广电系统很多次表彰奖励,1996年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评比竞赛先进个人二等奖”;2010年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个人一等奖”;2008年荣立国家广电总局“十七大”安全播出先进个人二等功;2004年被评为“西新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受乌兰察布市西新工程指挥部表彰,同年被内蒙古广电局聘为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传输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于1978年担任值机长,1979年任机房主任,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技术副台长,1996年以来,历任台党支部书记、台长职务。这每一步都承载着重大责任,每一步展示的都是共产党员开拓奋进的风采。
  如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708台已经完全旧貌换新颜。发射功能实现了中央、自治区和地区三级混合无线覆盖,全天单频率、单频道播出时间超过17小时,设备运行和管理实现了数字自动化。台里新建了办公室、职工宿舍、健身室和文体活动室,开通了自来水,建起了澡堂,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0平方米拓展到2000多平方米。台里绿化了环境,职工食堂有了绿色菜园,修通了20公里公路,配齐了车辆。昔日孤寂冷峻的708发射台,成了连接宇宙与地球的一个闪光的“焊点”,成了职工心目中的乐园。
  35个年头过去了,当年英俊的小青年苑如斌已经霜染两鬓。35个春秋,苑如斌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党的广播电视微波事业,留下的是一篇篇闪光的奋斗华章。
  而今,苑如斌仍坚守在辉腾锡勒大山之巅,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奋斗着,续写着高山上的青春之歌。□
  (作者单位:内蒙古卓资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滨艳

推荐访问:坚守 春秋 三十五个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dangjianlunwen/2019/0317/1981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