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6篇

【www.zhangdahai.com--德育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自然辩证法考查题食品工程陈训1250931002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6篇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篇1

自然辩证法考查题

食品工程 陈训 1250931002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自然界物质演化的基本方式及其特征?

答:

3、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而来:(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4、星野芳朗的技术体系更替模式述评。

答:星野芳朗的“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理论:(1)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时代;(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电气化时代;(3)20世纪40年代微电子技术时代。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篇2

浅议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一、雾霾天气状况

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的次数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中,北京污染尤甚。今年1月份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甚至于小半个中国都是处于这种状态的。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造成了北京口罩甚至一度脱销;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等等一系列影响。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央视很罕见地就雾霾做了很长时间的报道。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既然现在雾霾天气如此的频繁,尤其是现在即将入冬,按照往年的经验,北京的冬天大部分时间都将处于雾霾天气当中,我们首先应当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污染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特别是近几年的冬季,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城区,特别是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污染水平。

此外,大气污染涉及还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以北京地区为例: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而除了以上这些比较主流的雾霾原因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对于雾霾成因的新观点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有“烹饪加重雾霾”这一理论。

其实,烹饪对雾霾贡献率不小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2年夏天,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就曾发布其研究成果,他认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来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祸首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样,烹饪源的影响比冬季更大,“这是不可忽视的”。王跃思认为,在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马军认为,烹饪影响pm2.5“听似没有道理,其实是有道理的”,跟西方和日本不同,中国人烹饪更多的是用“炒”,产生的油烟是要多一点。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疏松散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pm2.5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时候,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马军说:“在重污染日的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倡导绿色餐饮,建议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可采取蒸煮、凉拌的方式,减少油烟排放。” 网友纷纷质疑说: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这样烹饪,以前天怎么是蓝色的而不是灰色的?马军回应说:“现在北京市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各方都做出努力。”但是他强调说:“从长期看,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这些主要污染源需要加大治理,通过控制这些污染源将pm2.5降下来之后,就可以腾出较大的环境容量,减少空气治理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马军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在做好排污企业监管的同时,发出倡议呼吁市民绿色餐饮,市民的积极性会更高。王跃思同时提出治理对策,他认为,“烹饪源的控制只要加强监管就行”,如对居民油烟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可减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并不涉及市民减少烹饪行为部分。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危害加重。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因此对人体和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其中直接有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的这种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这些颗粒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并且,在雾霾天气时,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极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不仅限于在生理方面,更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2、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2013年是全民开始为雾霾买单的一年。根据淘宝网数据:在这一年里,淘宝上购买口罩的人已经比2012年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也多了131%。全年全国网友友花了8.7亿元在对抗雾霾的用品上,共下单450万次。2014年十一过后,根据京东商城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同比增长400%以上;淘宝数据显示,口罩最近七天的成交指数环比上涨70.5%,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涨103.5%。有评论说:一场雾霾拯救了一个产业。但仔细算来,雾霾经济学实际上并不“经济”。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销售数字大幅增长的背后是老百姓钱包里真金白银的加速流失,同时由于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而据测算,过去5年大气污染仅致公众健康损失一项就超过6000亿元。

2.1、雾霾对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 2.5 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 29.5% 与 16%。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 20% 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 左右。

2.2、雾霾对电力设施影响

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据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出现的某次罕见的大雾现象,导致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京津唐电网中的 51 条输电线路共发生跳闸事故 147 次之多,使城市供电处于紧急状况,仅北京就有约200家大型工厂和工业单位因限电而停止生产2天,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2.3、雾霾对农业生产影响

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 3~4 小时,严重的可达6~8 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因此,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得不到充分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仅水稻而言,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是水稻增产高产的必备条件,但若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和雾天时,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

四、雾霾的防治

对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pm2.5等微粒,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也是很好的凝结核。而大气中的水分,具有吸收、粘结、固定这些类似的微粒的功能。因此,人工向空中输送“水分”,改善区域小气候,是净化大气、影响成云致雨的天气形势,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人工主动干预生态天气系统,以大气运动为条件,水分为因子,从水循环的‘水分’开始调控;降落地表的宏观水分,增加地表面的湿度,固定粉尘;水汽蒸发的微观‘水分’,增加大气的密度,改变空中大气的物理状态;地理空间的宏观、微观‘水分’,加大天地之间的‘物理量’,形成天地之间降水的‘同位素’条件交互耦合反馈成云致雨的天气系统。人工水汽,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紊乱扩散混合,增加空间大气的密度,水分发生随机性的自组织的混沌的内外潜热的交换,复杂多变的温度、气压的变化,连续的物质、能量的转化,混乱的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和势能、动能的改变,通过涨落,空气中水分在“露点”饱和、凝结、相变,沾附在凝结核上,产生云滴或冰晶,涌现出新的“信息”物质的云层结构,水分子从无形体的微观气态水混乱运行的形态,到宏观实体物质降水粒子的状态转化。

以人工主动干预的科学技术手段,空中水分降尘,成云致雨、降水净化大气的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改善雾霾天气,达到治理的目的。

对政府而言,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提高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从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的关系考察,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其中70%是工业部门消耗的,24.3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61.9亿吨。其中,冶金、建材、火力发电、石油炼化、化工、重型装备制造等六大行业消耗的能源又占工业总能耗的79%。所以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从工业布局考察,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仅河北省的粗钢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逐步关停那些能效低,污染大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提高燃料使用效益,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废气排放。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另外对于汽车废气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以明显改善尾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的污染。其中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贵金属(pt、pd、rh)搭载在al2o3或蜂窝陶瓷上,添加适当的助剂,如la、ce、ba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hc、co和no三种污染物的催化剂称为三效催化剂。其中pt、pd对co、hc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rh具有对no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n0还原为n2而抑制nh3的生成。目前有91%的rh用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rh资源相当匮乏,所以无rh催化剂是现今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口引。要使三效催化剂同时有效地脱除hc、co和no,必须把空燃比a/f控制在氧化还原计量比14.6附近,此时三种污染物的脱除率可达9o%以上。当空燃比较低时,co、hc净化不完全,空燃比较高,导致nox的转化率下降。尾气的处理同样治标不治本,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对于最近几年提出的“烹饪加重雾霾”的说法,也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年的apec马上将在北京雁栖湖举办,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说,将采用控制人口、控制机动车等八项措施。他说: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但是对此网友们并不买账,有微博评论称,“这是要全民吃凉拌黄瓜来配合?”更有网友调侃,“建议买灶具采取摇号的方式,做饭要以身份证第二位采取单双号限制。”还有网友认为,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再度遭遇雾霾侵袭,机动车在此次天时地利的“实验”中“刚刚洗脱嫌疑”,此观点是将烹饪当作“替罪羊”而已。

五、总结

治理雾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探寻人类社会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之道,运用科学的自然辨证法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妥善解决人与自然地矛盾。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及防治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当前如何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人类的未来必将是光明美好的。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篇3

自然辩证法考查题

食品工程 陈训 1250931002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自然界物质演化的基本方式及其特征?

答:

3、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而来:(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4、星野芳朗的技术体系更替模式述评。

答:星野芳朗的“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理论:(1)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时代;(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电气化时代;(3)20世纪40年代微电子技术时代。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篇4

浅议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一、雾霾天气状况

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的次数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中,北京污染尤甚。今年1月份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甚至于小半个中国都是处于这种状态的。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造成了北京口罩甚至一度脱销;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等等一系列影响。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央视很罕见地就雾霾做了很长时间的报道。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既然现在雾霾天气如此的频繁,尤其是现在即将入冬,按照往年的经验,北京的冬天大部分时间都将处于雾霾天气当中,我们首先应当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污染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特别是近几年的冬季,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城区,特别是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污染水平。

此外,大气污染涉及还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以北京地区为例: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而除了以上这些比较主流的雾霾原因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对于雾霾成因的新观点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有“烹饪加重雾霾”这一理论。

其实,烹饪对雾霾贡献率不小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2年夏天,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就曾发布其研究成果,他认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来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祸首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样,烹饪源的影响比冬季更大,“这是不可忽视的”。王跃思认为,在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马军认为,烹饪影响pm2.5“听似没有道理,其实是有道理的”,跟西方和日本不同,中国人烹饪更多的是用“炒”,产生的油烟是要多一点。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疏松散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pm2.5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时候,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马军说:“在重污染日的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倡导绿色餐饮,建议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可采取蒸煮、凉拌的方式,减少油烟排放。” 网友纷纷质疑说: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这样烹饪,以前天怎么是蓝色的而不是灰色的?马军回应说:“现在北京市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各方都做出努力。”但是他强调说:“从长期看,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这些主要污染源需要加大治理,通过控制这些污染源将pm2.5降下来之后,就可以腾出较大的环境容量,减少空气治理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马军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在做好排污企业监管的同时,发出倡议呼吁市民绿色餐饮,市民的积极性会更高。王跃思同时提出治理对策,他认为,“烹饪源的控制只要加强监管就行”,如对居民油烟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可减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并不涉及市民减少烹饪行为部分。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危害加重。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因此对人体和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其中直接有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的这种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这些颗粒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并且,在雾霾天气时,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极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不仅限于在生理方面,更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2、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2013年是全民开始为雾霾买单的一年。根据淘宝网数据:在这一年里,淘宝上购买口罩的人已经比2012年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也多了131%。全年全国网友友花了8.7亿元在对抗雾霾的用品上,共下单450万次。2014年十一过后,根据京东商城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同比增长400%以上;淘宝数据显示,口罩最近七天的成交指数环比上涨70.5%,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涨103.5%。有评论说:一场雾霾拯救了一个产业。但仔细算来,雾霾经济学实际上并不“经济”。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销售数字大幅增长的背后是老百姓钱包里真金白银的加速流失,同时由于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而据测算,过去5年大气污染仅致公众健康损失一项就超过6000亿元。

2.1、雾霾对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 2.5 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 29.5% 与 16%。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 20% 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 左右。

2.2、雾霾对电力设施影响

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据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出现的某次罕见的大雾现象,导致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京津唐电网中的 51 条输电线路共发生跳闸事故 147 次之多,使城市供电处于紧急状况,仅北京就有约200家大型工厂和工业单位因限电而停止生产2天,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2.3、雾霾对农业生产影响

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 3~4 小时,严重的可达6~8 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因此,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得不到充分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仅水稻而言,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是水稻增产高产的必备条件,但若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和雾天时,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

四、雾霾的防治

对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pm2.5等微粒,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也是很好的凝结核。而大气中的水分,具有吸收、粘结、固定这些类似的微粒的功能。因此,人工向空中输送“水分”,改善区域小气候,是净化大气、影响成云致雨的天气形势,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人工主动干预生态天气系统,以大气运动为条件,水分为因子,从水循环的‘水分’开始调控;降落地表的宏观水分,增加地表面的湿度,固定粉尘;水汽蒸发的微观‘水分’,增加大气的密度,改变空中大气的物理状态;地理空间的宏观、微观‘水分’,加大天地之间的‘物理量’,形成天地之间降水的‘同位素’条件交互耦合反馈成云致雨的天气系统。人工水汽,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紊乱扩散混合,增加空间大气的密度,水分发生随机性的自组织的混沌的内外潜热的交换,复杂多变的温度、气压的变化,连续的物质、能量的转化,混乱的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和势能、动能的改变,通过涨落,空气中水分在“露点”饱和、凝结、相变,沾附在凝结核上,产生云滴或冰晶,涌现出新的“信息”物质的云层结构,水分子从无形体的微观气态水混乱运行的形态,到宏观实体物质降水粒子的状态转化。

以人工主动干预的科学技术手段,空中水分降尘,成云致雨、降水净化大气的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改善雾霾天气,达到治理的目的。

对政府而言,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提高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从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的关系考察,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其中70%是工业部门消耗的,24.3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61.9亿吨。其中,冶金、建材、火力发电、石油炼化、化工、重型装备制造等六大行业消耗的能源又占工业总能耗的79%。所以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从工业布局考察,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仅河北省的粗钢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逐步关停那些能效低,污染大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提高燃料使用效益,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废气排放。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另外对于汽车废气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以明显改善尾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的污染。其中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贵金属(pt、pd、rh)搭载在al2o3或蜂窝陶瓷上,添加适当的助剂,如la、ce、ba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hc、co和no三种污染物的催化剂称为三效催化剂。其中pt、pd对co、hc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rh具有对no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n0还原为n2而抑制nh3的生成。目前有91%的rh用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rh资源相当匮乏,所以无rh催化剂是现今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口引。要使三效催化剂同时有效地脱除hc、co和no,必须把空燃比a/f控制在氧化还原计量比14.6附近,此时三种污染物的脱除率可达9o%以上。当空燃比较低时,co、hc净化不完全,空燃比较高,导致nox的转化率下降。尾气的处理同样治标不治本,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对于最近几年提出的“烹饪加重雾霾”的说法,也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年的apec马上将在北京雁栖湖举办,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说,将采用控制人口、控制机动车等八项措施。他说: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但是对此网友们并不买账,有微博评论称,“这是要全民吃凉拌黄瓜来配合?”更有网友调侃,“建议买灶具采取摇号的方式,做饭要以身份证第二位采取单双号限制。”还有网友认为,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再度遭遇雾霾侵袭,机动车在此次天时地利的“实验”中“刚刚洗脱嫌疑”,此观点是将烹饪当作“替罪羊”而已。

五、总结

治理雾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探寻人类社会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之道,运用科学的自然辨证法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妥善解决人与自然地矛盾。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及防治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当前如何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人类的未来必将是光明美好的。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篇5

1.简述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基本内容: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确立了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宇宙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转动。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恒星则在离太阳很远的一个球面上静止不动。为了表现地球的轨道,哥白尼用了圆的中心与太阳不对应的偏心圆。书中哥白尼叙述了月球运动的理论以及计算日食和月食的方法。

意义:哥白尼日心学说的创立,给当时的宗教势力以有力的打击,是世界上自然科学捍卫唯物主义的一次胜利。确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行星之一,从而掀起了一场天文学上根本性的革命,是人类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时代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跃的发展。

2.简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背景及基本特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背景: 17乃至18世纪的自然科学,还处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造成了这一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哥白尼的“日心说”既为近代自然科学全面系统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是人们观念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刻卜勒在第谷·布拉赫观察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则在伽利略等人成果的基础上,集经典力学之大成,完成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近代物理学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这一时期除了力学,还有数学有了较大发展以外,其它学科还刚刚起步。力学由于它的成功应用而被无限推广,当人们面对新的自然现象而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用已有的力学知识来填补现有知识上的空白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机械论的观念。与这种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也是形而上学的。在近代早期搜集材料阶段,为了认识自然事物,首先必须认识它是什么,不是什么,然后再弄清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于是把它从现实的普遍联系中割裂开来,暂时将它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与周围事物没有任何联系的对象,由此而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经哲学家的总结和概括并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于是就形成了18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所以,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相对应的。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内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谈谈对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机遇是一种偶然性,但并非所有的偶然性都是机遇,只有那些对主体发展有利的偶然性才能称为机遇。偶然不等于机遇,只有当这些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偶然性变为机遇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进取性。为了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更好地把握机遇,对于机遇的把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和努力:(1)树立积极正确的机遇意识

人们在从事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发的、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有理论指导的。自发的活动,显然也能取得成功。但往往会走很多弯路,会丧失很多有利的条件和机会。而自觉的活动,因为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能够更好地利用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2)创造机遇形成的有利条件

机遇具有偶然性的非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通过直接地创造机遇来把握机遇。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创造机遇形成的有利条件,使我们多一些把握机遇的可能。首先,机遇存在于运动之中。没有运动,就没有活力,就不可能产生机遇,而运动是可以推动和促进的。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里“人挪活”的精神实质就蕴含着机遇的增加。“挪”就是运动。例如,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之类的活动,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挪动,也可以为人们提供许多机遇。其次,机遇存在于矛盾之中。邓小平说:“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善于把握。”

(3)提高把握机遇的自身能力

能够抓住机遇,把握机遇,最重要的还是要求主体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主体把握机遇的能力既具有专业方面的要求,又具有综合素质的要求。就专业方面的要求而言,当然是越专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无需赘述的。但仅有专业方面的优势还不够,把握机遇还应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第一,眼界开阔,思想解放 第二,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第三,直觉敏锐,思维灵活。第四,反应快捷,决策果断。总之,机遇的把握,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著名学者贝尔纳说:“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对机遇的把握必须要把头脑准备好。

(3.谈一谈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答:①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由于某种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出乎意料的和未曾见过的意外自然现象,并由此导致了科学技术的新突破。这种意外的发现,通常称为机遇。它是相对于原来预定的研究计划和目的而言的。②机遇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外性。按意外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机遇分为完全意外的机遇和部分意外的机遇两种类型。完全意外的机遇是指在观察、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与预定目的完全不同的现象。如观察、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某种现象a,但却意外的发现了另一种完全

不同的现象b。部分意外的机遇是指试验观测的结果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但发现这种现象的方式或场合却是意外的。③机遇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毫无例外的具有意外性。机遇的意外性特点,常常能使人们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异乎寻常的影响,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机遇的意外性特点,往往使人们感到神秘莫测,似乎只有幸运者才能碰到它。④其实不然,任何机遇的出现都有其客观和主观认识上的根源。机遇产生的客观依据在于自然界本身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统一。偶然性以必然性为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当偶然性出现时,如果能捕捉住它,并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必然性,就一定能得到科学发现或获得技术发明的成功。⑤机遇产生还有其认识论的根源。实验和观察虽然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金星的,因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思想、理论、目的和计划等等却是主观的东西。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如此。因此,在观察和实验中,意外性的事件总是大量存在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只要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存在,就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事件出现,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⑥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在观察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所谓“有准备的头脑”,意味着研究者要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要有敢于创新的科学勇气和不懈追逐的科学精神。

6.综合所学专业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的表现。

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是在科学和技术各向对方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出现的。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就是蕴含在这种一体化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趋势。科学技术化主要是指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并且向技术转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科学化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一群高技术都是以最深厚的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极高的科学含量或知识含量。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则是指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象。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环境科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1)研究手段更加先进。环境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更加迅速。以长期连续观测、探测和实验资料的积累与分析为基础,环境科学诸多前沿研究与高新技术的发展融为一体,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2)研发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环境科技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转化等纵深层面同时展开,研发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一批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如基因工程、纳米材料等,在研究初期就快速进入环境应用研究领域。

(3)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环境科学已由传统的单一关注污染物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影响研究,转为更加关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关注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关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人与自然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问题等,环境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愈加显现。

(4)国际合作主题更加突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家水域、臭氧层损耗、土地退化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世界各国环境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题和基点。

7.结合所学专业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表现。

答:科学与技术之间有彼此日益紧密的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加强地发展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创造;这种创造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呈现出科学和技术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

科学技术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一方面,科学日益技术化,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技术为它提供的研究手段,科学研究活动中技术操作的成分和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技术日益科学化,现代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现代科学为它提供的理论基础,技术开发活动中科学探索的成分和难度增加。(2)科学技术一体化还表现在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交叉。在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中,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门类日益充实,向技术延伸;在技术构成的体系中,工程知识的内容日益条理化和系统化,向科学靠近。(3)科学技术一体化还表现在现代条件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再到技术开发的周期缩短,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和并举。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包括高科技和前沿领域的研究,常常在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性,其管理也类似工程技术,而在技术开发时仍有很高的知识密集性,其管理又类似学术研讨。正确认识科学和技术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对搞好科学技术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转化,才能满足社会需要,真正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如何理解科学实验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答: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标志和主要特点。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得经验材料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实验包括观察和观测,近代自然科学的实证性源于它,扎根于实验,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方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验是检验(即证实或反驳)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的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2)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这两方面的作用常常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在证明某种科学知识的同时,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这种科学知识,而发展某种科学知识的同时,往往也就证明了这种科学知识。

4.如何理解科学实验在现代化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灯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变革控制或模拟认识对象的条件后,通过实验观察获得科学事实,探索、研究其本质和规律的方法。科学实验就要三个主要特点:①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和细化研究对象;②科学实验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条件下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③科学实验可以缩短或延长自然事物的进程。科学实

验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至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在现代化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二,实验是检查在科学知识中得到的多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

10.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答:直接关系,人与居住环境协调,人与其他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其他生态系统和谐发展。间接关系:人与自然雨文化需求相结合,人工自然与文化传统相结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1)自然界为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界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自条件制约生产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结构。另外人对自然又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改变自然,根据对自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创造自然。

2)在自然生态系统或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自然界具有再生能力和自我修复的调节能力。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对生态系统中的变动乃至缺损一旦超出自然的再生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时生态系统则会朝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人类面前的迫切任务,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要通过人的干预和利用自然本身的力量使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篇6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与壮大,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类与科学的关系不仅仅是用简单的“好”、“坏”能够的概括的,这早已为我们所知。因此,不仅要关注科学、技术的内在发展机制,而且要将科学、技术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关注焦点。本文着眼于人类与科学的互动关系,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出发,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人类生活,环境,资源等方面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影响。

【关键词】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 互动关系 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显著地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上。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促使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断合理化,使生产更为科学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因素在人类社会诸因素中对科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产生反作用,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的社会条件,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一、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进步 1.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科学技术能将人类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所需的一切,甚至能化解一切社会矛盾,建立一个幸福富裕的社会。科技的进步依赖于科学理论的产生,以及实践的推动促进作用。历史上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

第一次科技革命(16~17世纪)始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中间经过伽利略惯性定律和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工作,直到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为止。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实用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电气技术为主导技术,以电力技术、电信技术、热工技术、化工技术、石油技术、钢铁和有色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技术,以及公路、航空、海洋运输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

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初到现在)以核能源、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及其产业为标志。

2.科学技术的意义

信息技术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将深刻地改变21世纪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带来学习的革命。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发挥21世纪带头作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揭开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对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材料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梯和标志,它与能源技术、信息技术—起被公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基石。

新能源是在指除常规能源外正在开发的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和海洋能等。能源技术将取得突破 能源问题围绕人类生存由来已久,不但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环境科学技术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协同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经与方法的科学技术。

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1.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所具有的改造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许多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大规模应用科学技术,特别是将军事上的先进技术转为民用,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其他因素,如资金、劳动力、实物的贡献,推动着经济不断发展。

2、科学技术成为商品竞争力的命脉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使生产成果中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现在商品竞争实质上成为科技含量上的竞争,科技成为商品竞争力的命脉。在许多发达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在下降,高级的知识密集、深加工产品的价格则在上升。例如,集成电路与钢铁的价格就大相悬殊。科技投入商品生产的增加,使产品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减少。

3、科学技术推动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类知识的急剧增长,高新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经济已经面临着新的转折,向一种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社会经济形态转变,知识经济正在来临。

4、增强政治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科学技术不仅作用于经济、而且 也深刻地影响政治,促进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扩大政治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增强政治实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5、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扩大政治影响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一个国家的重要事业,它本身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就能起扩大政治影响的作用。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中,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实际成为政治较量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正因如此,邓小平深有感触地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的卫星,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6、壮大军事实力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军事的支柱。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军事活动都要应用科学技术。绝大多数科学技术成果都是首先用军事,再转到民用,军事活动成为科学技术新成果最密集的场所。如制造喷气战斗机,建立坦克部队,增强火炮威力,建立自动防空体系,军事侦察,制造原子弹、氢弹,改进武器和装备等。显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武器和装备的基础。

7、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迅速发展。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促进社会的科学化,这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已全面发展,取得众多的知识成果、所提出的科学方法和建立的各种理论以及创造的许多新的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研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的目标,确立正确的社会发展战略,使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能改善人类的衣、食、住、行、身体健康、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状况,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有效地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社会成员的品德素质,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发展,科技的负面影响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暴露得都更加明显和突出。主要表现在战争破坏与威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短缺、人口危机等全球问题上。

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 但它也能用来杀人。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破坏生态和环境,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壤过分流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臭氧层变薄;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淡水供给不足;水源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有害废弃物危害着人类健康和安全。

第二,克隆技术发展及克隆人问题引起的社会冲突。

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导致许多新的伦理课题,而克隆羊的成功, 以及人类基因计划组的新发展和运用,会破坏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克隆人的出现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克隆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可能被用于罪恶目的,它带来的基因歧视将导致某一种人类的自然灭绝等等。

第三,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犯罪活动出现智能化。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连接在统一的通信网络中,使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但也造成了对个人隐私权和自由权的侵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传递反动、迷信、黄色的信息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 科学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世界和平。

考察人类历史上滥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触目惊心的。尤其是 20 世纪,科技发展使人类杀人最多,流血最多, 大规模非人道事件经常发生, 且参与战争的武器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铁的事实, 消极回避的态度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第一,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其次,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的运行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违背规律就必然要受到惩罚。

第二,建立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控制机制。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还必须建立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控制机制, 以消除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方面的内容包括评估、选择和控制。

第三,依靠法律和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与作为主体的人有关。因此,要解决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必须用法律和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以保护生态和环境。

总而言之, 人类与科学的关系,是要真正做到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完成这一任务或工程的过程中,要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出发,要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把观念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措施综合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类社会处在一种良性循环之中,才能使人类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才能让人类社会与科学之间有一种和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德才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赵华朋,陈爱娟,许春玲.科学技术方法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孙汉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9 [4]张先恩 科学技术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黄顺基.自然辩证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刘国光.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m].沈阳:中国社会科学辑刊.[8]杨光华,张志永自然辩证法概论[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9]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陆杰荣.哲学境界[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辩证法 自然 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题目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研究生英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科技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研究生医学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数学危机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研究生矿业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保护环境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科技伦理 自然辩证法论文3000字材料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deyulunwen/2023/1229/694109.html

  • 相关内容
  • 12-29 期刊论文脚注格式6篇

    期刊论文脚注格式文献类型标识折叠编辑本段1 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具体如下: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1)期刊[j](journal)(2)专著[m](

  • 12-29 2023年犬猫糖尿病论文4篇

    犬猫糖尿病论文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人群在快速升高,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长时间的代谢紊乱易引起很多并发症的

  • 12-29 人才评价6篇

    人才评价医院质量评价体系中,明确了医疗质量的三个环节: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基础质量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末,必须常抓不懈;环节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医疗质量

  • 12-29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医养结合项目绩效自评报告8篇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医养结合项目绩效自评报告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在工作中忽视了

  • 12-29 2023年度村人大代表的述职报告村人大代表述职报告简短3篇

    村人大代表的述职报告村人大代表述职报告简短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长青村于海各位领导、各位选民:作为长春市绿园区人大代表,现我进行述职,请大家评议。一、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