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生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合集

【www.zhangdahai.com--班组建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党确立了要实现民族复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而发展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这一科学决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都是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难题,实施了多项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但发展中也有不少的功过教训。在发展中我们一味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传统的观念中,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评定发展的首要标准,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社会结构的完善和收入分配的改善,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腐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当今,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只有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考虑,才能保证一代一代的永续发展;
只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和清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良性发展。因此,今后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的观念,以科学的发展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必须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无论是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党性党风党纪问题,还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都离不开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机制。现在,我们的生产安全问题事故频发、三聚氰胺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人都知道是机制上有问题,可为什么一套好的监管机制那么难以产生?政府和部门如何才能让自己看起来聪明些,不应只会处理问题,而是彻底从源头杜绝后患,让老百姓放心无忧。一系列重大生产安全和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都已是事件发展的结果了,背后深层次问题无一不与企业的利益、地方政府的利益等相关。在公共权力与企业利益、地方政府利益的三者关系中,公共权力本应超越于后二者利益之上,否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难以体现。只有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对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监督,才能促使权力机构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这是典型的体制性问题,是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强调树立求真务实作风、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不是口号,需要落实在行动上。而由什么人来落实,以什么作风来落实,效果大不一样。个别领导干部在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只求快不图好、只顾片面发展不讲全面发展、只重显绩不重潜绩、只重短期政绩不顾长远目标,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因为不能求真务实。2008年发生的几个著名群体性事件,都与干部队伍长期以来存在的作风问题紧密相连。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党风的实质是党与人民群众关系问题,胡锦涛指出的几种不良作风,其实都根源于对人民群众的漠视。要使各级干部都为人民服务,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根本的方法就是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更有效地建设一支努力为人民的利益而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三是注重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方面,坚持党的思想建设的传统优势,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融入思想建设中;
另一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要为推动科学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而且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

  我作为XX学院一名党员,近段时间听取了学院领导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员报告大会,又听取了2次专题报告,深刻认识到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学院进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培训活动至现在,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和心得,在此共同分享:

  首先,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体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从“发展”这一要意出发,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最终为社会和人民谋福。

  其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听取了书记的报告,我强烈地感受到学习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在学习和工作中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积极探索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资源利用率低,消耗严重;
环境污染严重;
经济发展不平衡;
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研究可持续发展利用方向的研究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我们当代、后代都无法更好的发展。学习了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积极探索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也要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分析我们过去在科学研究中曾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开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好的落到实处,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最后,学习科学发展观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对于科学发展观我们不但要学习,而且还要注重应用,并在应用中转化和检验学习成果。

  (2)正确对待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党员受教育,努力发展,目的都是为了群众得实惠。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3)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形式,一定要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以内容统领形式,不能将科学发展观形式化了,应该真正将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近一个月以来,作为XX学院的一名学生党员,我有幸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参加者,在党组的积极动员和带领下,在党委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愉快学习。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学习,思想获得了升华,信心得到了增强,并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立足本职为代建管理事业的发展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勤奋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1、勤奋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念。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摒弃过时的思维模式,改变落后的习惯做法,需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强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意识:需要打开眼界、拓宽视野,切实感受到如果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就有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的危机,自觉地将勤奋学习的思想化作深入持久的行动。

  2、努力做到全面系统持之以恒地学习。

  要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与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用党章精神要求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做好先锋模范表率作用。

  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做优秀研究生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从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全面协调发展的研究生。

  1、充分发挥我们的天赋。

  通常,研究生的前两年需要上课,也许我们已经开始做研究了,不管怎样,这时并没有要求我们选定最终研究领域。于是,灵活性就有了。通过前两年的缓冲期,我们应该找到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擅长的,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

  2、要抓住机遇。研究充满机会。

  一次试验、一个数据、一次外出调研、一次与导师的谈话交流,读一篇文献、看一本书、听一次学术报告都有可能带给你灵感,抓住它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或许就会带给你学术上的一个突破。有机会就和你尊敬的导师或那些学术渊博的老师讨论问题,点石成金的瞬间会让你节约时间并受益一生。

  3、要有创新意识。

  研究生应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重复作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哪怕是国外最新的文献报道的内容,否则就变成本科生的实验课了。认真仔细的对待试验结果,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时候这些问题就是一个新发现。

  作为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应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指导我们如何科学的学习,平衡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要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要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渐渐让自己全面发展。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要充分展示我们的才华和热情,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培养和关怀,这样我们才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发展首先应为人类服务,但同时又不能限制其它资源与生物的合理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对于XX学院来讲,我们所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探讨资源利用合理化的问题;
身为XX学院的学生,我们有义务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切实履行环保行动。

  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从小学就在接受节约意识的教育,但目前在学生当中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我认为这主要归咎于三点,一是自觉性不高,二是管理不严格,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我认为真正从行动上影响学生,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3月28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即“地球一小时”活动,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在中国,“地球一小时”活动除了实现上述目标外,还希望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并且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像这样的宣传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广播、校报等媒介,每月搞一项针对环保的行动,这样坚持下去,在一个月内广泛宣传某一项环保知识,在同学中形成广泛的影响,逐渐对同学们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除了持续地开展的环保活动、增添相应的硬件设施、完善回收渠道之外,还有其他方式。比如: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增快,同学手中淘汰的手机及电子产品,其实很多都能正常使用,如果能通过良好的渠道加以再次利用,如捐给困难群体,既是一种环保行为,又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我相信持之以恒的把环保活动做下去,我们的校园将更加和谐,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也会逐渐增强。我们未来的人民教师也会以良好的形象,影响更多的孩子。

  通过3月19日和3月26日两次科学发展观的报告会的参加,以及在这段期间我对于《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这两本书进行了集中的学习,对于科学发展观又有了新的认识与心得,现在回报如下:

  首先,从总体上说,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五个统筹。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
既管当前,又管长远;
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
二是全面发展;
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事实上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积极开发新能源。总之,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重心—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最后,以上就是我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的心得体会,自我感觉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是比较机械,还是不够深入,而且与我的日常生活也没有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注意总结,更好的贯彻,并且利用专业知识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将科学发展观发扬光大!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 合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banzujianshe/2021/0228/14830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