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研究报告15篇

【www.zhangdahai.com--可行性研究报告】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20XX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中期研究报告15篇,供大家参考。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15篇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

20XX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提高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效率,特别是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文言文,考试过程中失分较多的诗歌鉴赏题、语言运用题以及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

(2)重在教授答题技巧与作答规范。

(3)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语文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高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从近几年大型考试以及高考等命题质量很高的试卷中选取定性训练题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语文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较为直接的材料。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方案准备阶段:(XX年3—4月)

(1)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2)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2、方案实施阶段:(XX年5月—6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客观上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到了城区学校,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因此农村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学懂物理,乐于学习物理。“快乐物理”课题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勇于质疑、提问,从而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监督下逐渐的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大教育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落后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当然也难指望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也无法使他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针对社会经济以及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我们对教育的方式和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转变观念,把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改为传授学习方法和知识并重,既重视知识培养又重视技能的培养,更不能忽略情感的培养。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开放系统,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引和强制,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其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他就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他就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从现代学习方式的方面来讲,通过快乐物理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快乐。

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只要自己喜欢的学科,我就一定能把它学好。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确很喜欢物理,可物理成绩老是上不去,这是什么原因呢?也有部分学生虽然不太喜欢物理,但是学习起来还比较顺利。我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碰到过。经过调查持有第一种说法的学生,他们喜欢物理并且能学习好物理的主要原因有:

1、教师幽默风趣,知识渊博,教学水平高;

2、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习惯良好;

3、受到家庭中他所信赖的某个成员的职业行为与物理有关、相关或相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较大;

4、受到某位科学家的影响;

5、物理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它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应用实际联系的紧密性,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持有第二种看法的同学,他们喜欢物理主要原因是…白话文 .cn…物理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强烈吸地引着他们。他们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正确的方法;

2、教师的教学存在某些缺陷;

3、过高的要求与学生自己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距较大。

持有第三种说法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各学科的成绩均不错,只是他们的兴趣不在物理这门学科上而已。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教师必须从不同的方面采取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讲课不能只照本宣科,应当反复讲学习物理的意义,平时突出讲解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用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习物理的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兴趣和爱好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会有意或无意地记住大量的东西。同时还要指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有个思想准备,有准备就能提高对重点的注意力,有准备就能克服困难,攻克难关。

其次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易到难,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学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恒心。

再次,教师要从生活生产中帮助学生发现物理的美,要帮助学生发现学好物理的巨大益处。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是有用的,从内心上要求自己必须学好物理。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后查看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先看电器的说明书,自己能看懂多少,再与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个作业要求不高,学生也有兴趣,在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我们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你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举出一样,并说出其中用到的物理知识,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不足,在利用你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加以改进。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要求高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一样,并有少部分学生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复习了物理知识,而且主动地去提出问题。

(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投其所好,得到快乐。

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不仅不能提出问题,就是教师请他们说说自己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他们也是含糊不清,这样连教师辅导也难以下手。因此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喜欢无边无际地想,教师要鼓励他们海阔天空地想,更要积极鼓励他们要合乎逻辑的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的想像逐步步入科学思维的轨道,以避免胡思乱想。

如何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呢?

1、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2、创设有利于提问的最佳情境--让学生乐问(引导提问的一般模式)

提问的最佳情境主要有2种,一是新奇,二是怀疑。

(1)在新奇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设计一些新颖的,充满悬念的或与生活经验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根索源的欲望,此时学生很自然的全身心投入其中,思维一下子就展开,老师稍加点拨,同学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怀疑方面,“疑则思,思则问”,在教学中,对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研究某个课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让其他学生提出他们的怀疑。

3、教给学生提问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善问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1)模仿提问法

(2)阅读提问法

(3)比较提问法

(4)反问提问法

(5)推广提问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性,感受快乐。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科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播放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讨论,既便于学生理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乐趣。

目前,我们总体的物理教学质量虽然在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也有了飞跃发展,但是我们现在农村教育的物质条件在提高的情况下,成绩却不见长,造成了优质生源不断进入市区中学,大部分农村中学只留下了三流的生源,也使大部分教师感到课越来越难上,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做,城区学生竞争激烈,农村中学学生竞争意识落后,城乡差别拉大了。因此在农村中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尤为重要。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丰裕,不少学生在生活中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感觉生活非常轻松,毫无负担和压力,因此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很弱。在学习上不求进取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培养他们的竞争心理非常重要。我们认为:第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为谁而学,要明确学习是谁的责任,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要确立每个人各阶段的学习目标,每天要有任务,每周要有计划,每月要有计划,每学期要有自己的目标。第二,在班级中、在年级中,确定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班级与班级之间签订竞争协议,班级中各人确定自己的赶超对象,可以确定自己期中目标和期末目标,并且张榜公布,在班会中公布,以起到监督作用。通过这样的形式很多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了,学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

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和有关文献资料,寻求更直接的理论支撑并完善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借鉴有关理论进行模式建构的初步的理论研究并进行模式假设和雏形模式建构,用理论指导实践,收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相近或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确保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指导。

(二)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在实验班中抽取部分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他们对课堂学习情况以及如何处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态度情况进行调查,测试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看法,并从学生角度找出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

六、研究的初步成效

1、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1)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初步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本课题的研究,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枯燥的知识变为主动快乐的探究知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学生能主动的融入物理课堂中,学习气氛很浓,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在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主动提问,乐于探究,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在我校生源比较差的情况下,物理平均成绩仍稳中有升。

2、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学行为有了改善

课题组成员确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教学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实行平等教学和民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课题组成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有了提高,有力推动了我校的课改工作。

(2)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课题组成员在优秀课评比及素质大赛等方面取得显着的成绩,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意识有了增强,研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七、问题与反思

存在的问题:1、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相对比较差,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所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尤其对双差生;2、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改观,但是如果我们监督不严的话,部分学生很容易又回到以前的状态;3、我们还不能争取到所有家长的配合,学生在节假日的情况还不能得到保证,

反思: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还要进一步和家长联系,多和学生谈心,找出学生不愿学习的真正的原因,在课内课外全方位的`监督。我们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态度不仅仅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中培养。以后的工作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我们在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3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客观上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到了城区学校,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因此农村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学懂物理,乐于学习物理。“快乐物理”课题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勇于质疑、提问,从而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监督下逐渐的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大教育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落后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当然也难指望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也无法使他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针对社会经济以及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我们对教育的方式和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转变观念,把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改为传授学习方法和知识并重,既重视知识培养又重视技能的培养,更不能忽略情感的培养。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开放系统,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引和强制,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其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他就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他就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从现代学习方式的方面来讲,通过快乐物理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快乐。

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只要自己喜欢的学科,我就一定能把它学好。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确很喜欢物理,可物理成绩老是上不去,这是什么原因呢?也有部分学生虽然不太喜欢物理,但是学习起来还比较顺利。我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碰到过。经过调查持有第一种说法的学生,他们喜欢物理并且能学习好物理的主要原因有:

1、教师幽默风趣,知识渊博,教学水平高;

2、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习惯良好;

3、受到家庭中他所信赖的某个成员的职业行为与物理有关、相关或相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较大;

4、受到某位科学家的影响;

5、物理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它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应用实际联系的紧密性,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持有第二种看法的同学,他们喜欢物理主要原因是…白话文 .cn…物理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强烈吸地引着他们。他们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正确的方法;

2、教师的教学存在某些缺陷;

3、过高的要求与学生自己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距较大。

持有第三种说法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各学科的成绩均不错,只是他们的兴趣不在物理这门学科上而已。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教师必须从不同的方面采取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讲课不能只照本宣科,应当反复讲学习物理的意义,平时突出讲解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用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习物理的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兴趣和爱好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会有意或无意地记住大量的东西。同时还要指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有个思想准备,有准备就能提高对重点的注意力,有准备就能克服困难,攻克难关。

其次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易到难,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学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恒心。

再次,教师要从生活生产中帮助学生发现物理的美,要帮助学生发现学好物理的巨大益处。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是有用的,从内心上要求自己必须学好物理。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后查看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先看电器的说明书,自己能看懂多少,再与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个作业要求不高,学生也有兴趣,在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我们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你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举出一样,并说出其中用到的物理知识,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不足,在利用你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加以改进。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要求高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一样,并有少部分学生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复习了物理知识,而且主动地去提出问题。

(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投其所好,得到快乐。

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不仅不能提出问题,就是教师请他们说说自己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他们也是含糊不清,这样连教师辅导也难以下手。因此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喜欢无边无际地想,教师要鼓励他们海阔天空地想,更要积极鼓励他们要合乎逻辑的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的想像逐步步入科学思维的轨道,以避免胡思乱想。

如何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呢?

1、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2、创设有利于提问的最佳情境--让学生乐问(引导提问的一般模式)

提问的最佳情境主要有2种,一是新奇,二是怀疑。

(1)在新奇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设计一些新颖的,充满悬念的或与生活经验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根索源的欲望,此时学生很自然的全身心投入其中,思维一下子就展开,老师稍加点拨,同学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怀疑方面,“疑则思,思则问”,在教学中,对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研究某个课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让其他学生提出他们的怀疑。

3、教给学生提问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善问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1)模仿提问法

(2)阅读提问法

(3)比较提问法

(4)反问提问法

(5)推广提问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性,感受快乐。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科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播放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讨论,既便于学生理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乐趣。

目前,我们总体的物理教学质量虽然在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也有了飞跃发展,但是我们现在农村教育的物质条件在提高的情况下,成绩却不见长,造成了优质生源不断进入市区中学,大部分农村中学只留下了三流的生源,也使大部分教师感到课越来越难上,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做,城区学生竞争激烈,农村中学学生竞争意识落后,城乡差别拉大了。因此在农村中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尤为重要。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丰裕,不少学生在生活中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感觉生活非常轻松,毫无负担和压力,因此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很弱。在学习上不求进取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培养他们的竞争心理非常重要。我们认为:第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为谁而学,要明确学习是谁的责任,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要确立每个人各阶段的学习目标,每天要有任务,每周要有计划,每月要有计划,每学期要有自己的目标。第二,在班级中、在年级中,确定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班级与班级之间签订竞争协议,班级中各人确定自己的赶超对象,可以确定自己期中目标和期末目标,并且张榜公布,在班会中公布,以起到监督作用。通过这样的形式很多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了,学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

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和有关文献资料,寻求更直接的理论支撑并完善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借鉴有关理论进行模式建构的初步的理论研究并进行模式假设和雏形模式建构,用理论指导实践,收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相近或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确保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指导。

(二)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在实验班中抽取部分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他们对课堂学习情况以及如何处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态度情况进行调查,测试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看法,并从学生角度找出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

六、研究的初步成效

1、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1)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初步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本课题的研究,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枯燥的知识变为主动快乐的探究知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学生能主动的融入物理课堂中,学习气氛很浓,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在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主动提问,乐于探究,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在我校生源比较差的情况下,物理平均成绩仍稳中有升。

2、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学行为有了改善

课题组成员确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教学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实行平等教学和民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课题组成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有了提高,有力推动了我校的课改工作。

(2)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课题组成员在优秀课评比及素质大赛等方面取得显着的成绩,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意识有了增强,研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七、问题与反思

存在的问题:1、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相对比较差,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所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尤其对双差生;2、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改观,但是如果我们监督不严的话,部分学生很容易又回到以前的状态;3、我们还不能争取到所有家长的配合,学生在节假日的情况还不能得到保证,

反思: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还要进一步和家长联系,多和学生谈心,找出学生不愿学习的真正的原因,在课内课外全方位的`监督。我们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态度不仅仅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中培养。以后的工作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我们在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道德意识有待加强。如没有责任感、同学间缺乏友爱精神等。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的课题。

二、拟解决关键问题: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二期课改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设在武汉大学的国家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年刊。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教授。国内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很多,而把初中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还不多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感情,正好弥补枯燥的标准化考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的距离感,弥补我们语文教学的`缺陷,促进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

3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4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

5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研究对象:本校全体学生。

六、研究内容: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它首先应该是“二期课改新理念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它必须是以二期课改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其次,我们要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走近古诗文经典、走近传统节日、古诗文背诵大赛、写字比赛、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中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展开和初步成果

(1)、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把走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文的应试能力。

a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

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走近古诗文”方案

1)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好我国的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优秀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教育口号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活动的具体途径和原则

3)三个原则:

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对所背诵的古诗文能达到朦胧理解即可,即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学生读经诵典;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5

xx年12月至xx年12月,我在全校开展了《小学高年级男生课堂纪律管理的研究》调查问卷及课堂调研活动,发现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已经逐步改变,老师们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尤其重视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课堂上出现的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有效的激发,课堂是生动的、积极的,活跃的。

一、在课改中虽然有一些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改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很多课堂表面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异常,学生表现的愉悦、快乐,但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使课堂成了少数人活跃的舞台。

2、学生们看似积极的发言,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地、安静的思考,给人以只有温度,没有深度的感觉;还有的课堂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

3、新课堂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张扬个性,于是,孩子们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手平放、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了把小手举得高高,随便下位,且伴着“我、我”的声音,迫不及待地抢答,课堂秩序混乱,学习效果不高。

4、学生不懂得尊重与倾听,当别人发言时,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随便插嘴打断,嘲笑讥讽,言论自由了,良好的品格却逐渐埋没了。

5、课堂上高年级男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当老师在提问其他同学时,主张“事不关己”的学生就开始“开小差”,有的摆弄书本、文具,有的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形散神又散。诚然,新课程倡导构建宽松民主的活力课堂,但这种“活”中也需要有新的纪律规则。只讲学生的解放而不求对学生的规范,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严格遵纪,是对课程改革的误解。过于放纵,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题研究计划研究目标:

(1)研究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操作方案

(2)理论上探索小学生自律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

研究措施:

(1)从个体到集体的原则。小学生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才能较好地协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养成与他人、社会协调的能力。

(2)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则。小学生是从遵守已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权威作用很强,而在中年级则又会出现缺乏外在权威约束、自己又不能很好约束的特殊时期,高年级则开始学会了自我约束。应该说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从他律学会自律的阶段。

(3)从学校、家庭到社会的原则。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最主要的地方,学校和家庭中的实践也是社会实践问题的基础。

(4)及时做好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5)做好课题的总结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宽泛的行动研究方法。

三、已经实施的活动及调查

教师对课堂纪律的重视程度

调查统计显示,65.3%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经常在课堂上强调要遵守课堂纪律,27.2%认为班主任很少强调,2.7%认为班主任没有强调,4.8%的学生对于班主任是否强调遵守课堂纪律表示不知道。

由数据可知,超过60%的小学教师重视课堂纪律,从中反映课堂纪律在小学教师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这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有关。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是很难保证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另一方面,说明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课堂违纪多,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从而引起大多数教师的重视。

四、收获

一些学生课堂纪律很差,且屡教不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以下一些细节,把握一些教学中的尺度,从而更好掌控课堂纪律,改变并完善一些课堂纪律较差且屡教不改的学生的行为。

1.从学生们有兴趣的话题开始讲。有兴趣是最好的保持课堂纪律的方法。

2.让学生多讲,自己少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不要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也有思想也想表达,也想交流,也想通过自己与别人的交流来长进,来知道什么地方是对的,什么地方是错的,怎么错了,下次应该怎么办。

3.试着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是会感受到的。

4.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醒学生集中精神。因为硬邦邦的敲打声冷酷、刺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5.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教师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6.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无奈、无能。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7.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轻易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从而抵触老师的教学。

8.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9.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教师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10.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11.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12.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不恰当地分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抑制学生的发展。

13.不要在批评学生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4.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而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教师的出气筒,而是需要教师关心、爱护的对象。

15.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学生有进步或有优秀表现时,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学生心目中,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同时也能激励学生改正缺点。

16.不要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小过错,在教学中要一视同仁。因为品质的培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老师的迁就不仅不利于培养其良好习惯,还容易助长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气。

17.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反复。只有在不断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中不断的改进错误,呈螺旋式改变趋势,从而督促学生慢慢地改变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们教师在注意以上一些细节的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反复地思考和实践,不断地改变方式方法,不断总结,从而更好进行教学。

五、经验与问题

本课题难点在于:影响学生动因及其的研究实验。

人的因素第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自动,固然与教师的主导由重要的关系,但就其学生个体而言,与他们的动因有关。这些动因涉及多方面,有思想、情绪、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社会背景,尤其是动因关联着的学生个性有千差万别,思想心理也是处于动态的,且各个动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制约,这就为研究和实验增大难度。

不过,我们有过去实施过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准备从下面两点突破:

1.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现有的思想、情趣、爱好、心理、品质及其背景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微机整理、归纳、建档。

2.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调查、了解和分析,选择其中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个性因素,按课题有关要求,具体运作予以突破。

课题研究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尊重、平等教育也好,师生互动也好,关键在于教师,首先和重要的,在实施本课题全过程中,自始自终组织参加研实的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观摩师生互动的优质课,随时了解所在班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使其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得到超越,理论上得到完善和丰富,学生实际得到不断了解。

其次,对参加研究的教师进行课题培训,通过对本课题方案和细则的宣讲、解说相关理论和学习,使其了解本课题的界定、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及难点的突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使其明确各时段的目的、要求,增强参加研究实验教师对具体行为自觉性,提高有效性。

第三,具体运作,要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配合。

1.课内,各任课教师按本课题对教师具体行为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规范;课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科兴趣活动小组,丰富学生生活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学生生活的兴趣和依恋感。

2.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责任更重大了,内容增多了,组织各种主体班会,广泛开展兴趣小组,实行干部轮换制,当好生活指导教师,落实《师生对话卡》。

第四,将研究实验内容,分解为若干微课题和微微课题,划分若干时段,每个时段重点研实一个微课题或几个微微课题,有利于目标集中。除了对整个方案拟定出细则外,每个时段都要列出行事历,这个行事历包括目的、内容,负责人以及相关要求,使之能更好更具体操作。

第五.每月定期召开两个会,一是学生信息员座谈会,二是参加研实教师小结会。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反映,在教与学方面,师生相互沟通;教师小结会,一是按时段要求和学生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教师按课题要求的教育教学行为。

六、今后研究方向

1、明确学科规矩与要求,并经常性提醒。数学课有数学课的规矩,英语课有英语课的要求,“先说断,后不乱”。否则,就无序。而且对于要求和规矩不能朝令夕改,并要经常性强化、提醒,让学生形成习惯。

2、教学中做到“心有余而力要足”。“心有余”,就是除了教学要管课堂,不能只专注其一,而忽略课堂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特别是学生反应情况。要做到“心有余”,前提是充分备好课。“力要足”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管理上的坚持力要足,不要忽紧忽松、虎头蛇尾。

3、不要吝啬关爱、喜欢、期望与赞赏的语言,加强正面引导。想赞美就说出来、写下来,有期望就提出来、递过去。学生渴望被关爱被喜欢被赞美,我们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褒奖语言、热情掌声、欣赏眼神和期待目光。

4、师生共同管理,培养“规则”意识课堂管理光靠教师太势单力薄,需要学生在提高认识、强化纪律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集体活动没有规则是无法有序顺畅进行的,“规则”成为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实现师生共同管理。

5、运用丰富的体态语暗示和控制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体态语,举首投足、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目光眼神等等都各不一样。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一出现,学生立即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配合默契,心照不宣。

6、分层次管理,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对于违纪学生群体要注意长期观察、分析,哪些是“跟班儿”,要心中有数,分而治之,区别对待,努力瓦解同盟,做到“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7、走到学生中间去教学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教学,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大,心理距离也大,而教师的影响力也就小了,学生熟悉了你的特点,后面的学生就可胡作非为了:睡觉的、看课外书的、听音乐的就司空见惯了。

8、以任务或课堂练习调控纪律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全面总结课题实验经验,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并积极进行课题成果推广工作。课题研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与装点门面的,课题研究必须来源于学生并服务于学生。本学期一定本着这个原则,潜心研究、服务教学。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6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

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著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范例: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内容,最后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

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则、途径、策略、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些本土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通过研究,提高学生两种能力。一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二是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的能力。

研究内容: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索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四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者的自身研究与教育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理论著作有:(略),撰写的教育随笔共14篇,分别是:(略)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30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

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迄今为止,课题组老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略)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形成“初中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见附件)

(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②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③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论文:毛利益老师撰写论文《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几点做法》并积极投稿。许文英老师撰写了论文《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见附件)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作业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地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其中毛利益老师和许文英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

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3、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7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了“把孩子引向幸福之路”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才教师成名打造名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领导班长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践“开放式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策略,努力营造一个“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师资优良、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

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十五”以来,学校明确了“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创建“科研先导型学校”。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实现“学校工作课题化”的办学特色。学校把各个条线的工作具体分解,选择既有前瞻性又能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课题构建学校课题研究网络,教师人人参与,形成了“教育科研大众化、科研管理网络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科研活动日常化、科研措施制度化”的教科研特色,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规范健全。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副校长分管工作,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并形成了由教科室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总结,中心校、课题组负责具体落实的网络化的工作组织体系。

在学校的规划和计划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对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和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划,并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水平线,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大观念。特别是学校的领导不但能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经常性的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大部分课题由校领导领衔开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应用上,与教师的评优、考核、聘任、晋升职称直接挂勾,而且和期末奖励也直接挂勾。

二、创设浓厚氛围,强化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不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难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教科研工作能顺利开展,除了有学校领导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科研意识的增强首当其冲。学校制订好课题后就组织教师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培训,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增强课改标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科室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学校为教师订阅了种类多样的教育教学刊物,开放阅览室,教师每周学习不少于2小时。鼓励教师订阅相关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相关的理论摘录,每月完成一篇摘录,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学校配备了电脑,鼓励教师上网浏览,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通过网络的交流,解决自己的教科研困惑,清晰自己的教科研之路。就是这样,学校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使每位老师都积极投身于教科研研究与实践。

三、搭建科研平台,打造优质队伍。

一所学校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学校进一步重视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了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了师资培训、校本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如《关于青年教师培养提高的意见》《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条例》等,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同时鼓励教师进行高一学历进修。学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小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空间;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为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拜一位师傅,开展帮辅结对专题研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即分层分批派出学校教师到全国各地听课、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同时邀请市内外的名师、教育专家来校作课、讲学,本学年,邀请实验小学的各科老师来校指导;分层实施“同课异构”战略青年教师每月要上一堂教科研汇报课,并随时接受领导的“推门检查”,一年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

四、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而课题研究能让我们的研究有目的有方向。

目前学校有中国教育学会《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实验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国家教育部规划子课题《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市和谐师生关系实验课题《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小学生开放题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对小学生行为的评价与指导》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以上均为立项的课题。教育部子课题《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及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已结题。其中市和谐师生关系实验课题《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我校主课题。

学校根据课题内容建立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知识;研究过程落实,各课题组每学期安排一至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有明确的目的,及时反馈。全校老师根据学校的总课题,加强“小课题”研究,制订出相应的子课题,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制订好后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做到有案可据,制订好针对性的措施,并定期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教师制订好研究计划,通过汇报课、论文等方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自己课题特点,课题组成员完成“六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每月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教育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设计或实录(与月评挂钩);每期一节研讨课、一篇研究论文等。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运用与交流,课堂是最好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由于重视了课题研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力求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施和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子课题组成员都要对组内上交流课,各子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观摩课。平时,有随堂听课、推门课、外出借班上课等各种形式来提高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课后做到即时点评交流。上课老师还要针对性地写出教后反思,由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讨论到整体教学问题的交流。教师正是有了课题研究这样一个明确目标,因此,课前都有充分预设,课后有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努力使一个课题研究得以在课堂中真正实施。

五、完善奖励制度,推广科研成果。

为了使教师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学校制定了奖励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每学期期末都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评比,对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实行政策鼓励、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科研热情。近几年来,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及获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和《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分别获市级一等奖,其中《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获省三等奖。

为认真总结宣传与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学校每年举行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活动。近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县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

学校编印了校本教材《中华奇葩》和《写字》。学校以教科研刊物和教育网站为基地,宣传教育科研知识,传递教科研信息,发表教师教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以此为依托,使学校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应用。

在教科研工作上,我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或者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只能说是一种起步,一种开端。面向未来,我们将倡导全新的教育科研理念,开拓办学新思路,多找差距,多作研究,群策群力,在市、县教科室等部门的亲切关怀下,更好地带领全体教师认真进行教育科研,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8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内容,最后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

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则、途径、策略、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些本土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通过研究,提高学生两种能力。一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二是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的能力。

研究内容: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索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四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者的自身研究与教育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理论著作有:(略),撰写的教育随笔共14篇,分别是:(略)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30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

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迄今为止,课题组老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略)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形成“初中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见附件)

(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②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③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论文:毛利益老师撰写论文《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几点做法》并积极投稿。许文英老师撰写了论文《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见附件)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作业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地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其中毛利益老师和许文英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

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3、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9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

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著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范例: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内容,最后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

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则、途径、策略、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些本土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通过研究,提高学生两种能力。一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二是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的能力。

研究内容: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索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四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者的自身研究与教育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理论著作有:(略),撰写的教育随笔共14篇,分别是:(略)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30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

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迄今为止,课题组老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略)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形成“初中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见附件)

(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②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③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论文:毛利益老师撰写论文《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几点做法》并积极投稿。许文英老师撰写了论文《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见附件)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作业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地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其中毛利益老师和许文英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

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3、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0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由莒镇中学物理课题组承担的"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与20xx年9月份申报,与11月份开题被确立为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课题,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物理教研组决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期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并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要求学生努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论他人的观点,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集体的学习合作中逐步意识到在当今竞争的社会中,有比竞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合作。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①通过课题研究提炼构建有助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一般模式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民主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创新的意识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③小组合作学习中,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联系,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效的评定及多元的评价策略。

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及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究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进展情况

1、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我们课题组的成员自己学习相关理论,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心理学、合作学习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和各种案例。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大家沟通交流,经过不断的讨论甚至是争论,老师们的思想观念渐渐地统一,并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主题之后,我们物理组又一起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现代教学理论,主要有《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及原则》、《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等,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我们大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更加深刻,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进行实践,开展合作学习,改进合作方法。我们的课题研究于20xx年10月正式进行课堂实践,课题组成员分别按照各自设定的小组合作模式开展起来。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试着运行,主要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案例分析法,我们学校一直采用集体备课的教研形式,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做一次公开课,我们物理组每两周有一位教师上示范课,我们的课题研究结合讲课教师的。课例进行分析,共同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为了了解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我们于今年的11月份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共调查了六个各班的近300名学生,调查问卷及调查资料见档案,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①、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这种学习方式比较感兴趣。

②、课题组的老师们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学生心中已认可了这种学习模式,在合作前,教师都能结合教学,给学生明确的合作任务,明确的合作目标,并有一定的分工,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合作者""参与者""咨询者""指导者"的作用,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争取不使每个学生"掉队",并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③、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们做的还可以,但合作之后的评价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有的老师对发言的学生进行个别表扬,有的老师通过发激励卡的形式对小组进行表扬,但没有一个老师综合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我们的学生在一番努力打拼之后,虽然硕果累累,但却没有得到任何的赞誉和奖励,下次还会努力打拼吗?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在课上有出色的表现,学生对我们同样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是我们的表现却让学生很是失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和研究,不断地丰富它,充实它,让它在教科研的道路上开出璀璨的花。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1

在这半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现就我校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阶段总结:

一、我们课题组研究的进展过程

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程,我们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①课题准备阶段:主要以个人理论研究为基础,组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②课题实施阶段: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后,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课题组开展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各个方面、各种内容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

③总结整理阶段,主要是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资料、数据及各种成果进行整理、总结。在前两个阶段我们修订方案措施,开展研究,初步发挥课题研究作用,并开展校课题研究公开课观摩活动,解决课题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课题研究作用,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撰写出中期课题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习相关理论,增强科研能力,调查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试验班级。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课堂教学善于捕捉课题实验过程中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调查、座谈、观察等形式,定期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实验实施的反应或评价。

(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题教学观摩及论文的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

(5)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不断调整和改进。

三、在实施中的问题和思考

我们在组织老师学习课题计划时就很坦率地指出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欢迎老师随时提出修改意见。在实施中,我们又深入课堂,倾听老师的意见,定时与顾问、老师一起检讨计划的得失,及时地修改、调整和发展。在实施中不断地培训、提高教师帮助老师解决具体问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以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以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老师端正思想;帮助老师掌握方法;加强课堂实践的研究和反思总结,着重研究学生在读题、审题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督促课题级成员认真作好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好课题组活动的记录。

四、在实施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交流

课题组要善于随时发现教师的新鲜经验,不能到了学期结束才想起总结。要努力帮助教师知道自己创造的经验的价值,要帮助教师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条理化,要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充实。要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地形成文章,互通课题进展情况。我们课题组自课题研究以来,教师已积极撰写数篇论文,设计数篇教案,通过实验,教师们尝到了付出辛劳后成功的喜悦;通过总结,教师思考了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对不少教育理论也有了新的认识,实施课题的自觉性更加强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并由课题负责人亲自撰写经验论文,这样容易从全局考虑。这样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实验教师工作的评价,收集、整理、核实材料,构思提纲,最终形成文章的过程,实际上成了课题组对工作的回顾和小结。

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我课题组教师对“培养学生仔细审题习惯的研究”研究方向正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新的模式研究教学正在深入人心,研究课的教学更接近教学实际,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教他们在读题时怎样抓住关键字词,快速理解题意,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好的审题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再研究中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审题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2

——小学高年级男生纪律管理调查研究报告xx年12月至xx年12月,我在全校开展了《小学高年级男生课堂纪律管理的研究》调查问卷及课堂调研活动,发现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已经逐步改变,老师们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尤其重视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课堂上出现的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有效的激发,课堂是生动的、积极的,活跃的。

一、在课改中虽然有一些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改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很多课堂表面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异常,学生表现的愉悦、快乐,但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使课堂成了少数人活跃的舞台。

2、学生们看似积极的发言,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地、安静的思考,给人以只有温度,没有深度的感觉;还有的课堂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

3、新课堂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张扬个性,于是,孩子们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手平放、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了把小手举得高高,随便下位,且伴着“我、我”的声音,迫不及待地抢答,课堂秩序混乱,学习效果不高。

4、学生不懂得尊重与倾听,当别人发言时,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随便插嘴打断,嘲笑讥讽,言论自由了,良好的品格却逐渐埋没了。

5、课堂上高年级男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当老师在提问其他同学时,主张“事不关己”的学生就开始“开小差”,有的摆弄书本、文具,有的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形散神又散。诚然,新课程倡导构建宽松民主的活力课堂,但这种“活”中也需要有新的纪律规则。只讲学生的解放而不求对学生的规范,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严格遵纪,是对课程改革的误解。过于放纵,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题研究计划研究目标:

(1)研究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操作方案

(2)理论上探索小学生自律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

研究措施:

(1)从个体到集体的原则。小学生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才能较好地协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养成与他人、社会协调的能力。

(2)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则。小学生是从遵守已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权威作用很强,而在中年级则又会出现缺乏外在权威约束、自己又不能很好约束的特殊时期,高年级则开始学会了自我约束。应该说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从他律学会自律的阶段。

(3)从学校、家庭到社会的原则。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最主要的地方,学校和家庭中的实践也是社会实践问题的基础。

(4)及时做好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5)做好课题的总结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宽泛的行动研究方法。

三、已经实施的活动及调查

1、教师对课堂纪律的重视程度

调查统计显示,65.3%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经常在课堂上强调要遵守课堂纪律,27.2%认为班主任很少强调,2.7%认为班主任没有强调, 4.8%的学生对于班主任是否强调遵守课堂纪律表示不知道。

由数据可知,超过60%的小学教师重视课堂纪律,从中反映课堂纪律在小学教师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这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有关。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是很难保证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另一方面,说明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课堂违纪多,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从而引起大多数教师的重视。

四、收获一些学生课堂纪律很差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以下一些细节,把握一些教学中的尺度,从而更好掌控课堂纪律,改变并完善一些课堂纪律较差且屡教不改的学生的行为。

1、从学生们有兴趣的话题开始讲。有兴趣是最好的保持课堂纪律的方法。

2、让学生多讲,自己少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不要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也有思想也想表达,也想交流,也想通过自己与别人的交流来长进,来知道什么地方是对的,什么地方是错的,怎么错了,下次应该怎么办。

3、试着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是会感受到的。

4、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醒学生集中精神。因为硬邦邦的敲打声冷酷、刺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5、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教师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6、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无奈、无能。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7、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轻易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从而抵触老师的教学。

8、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9、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教师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10、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11、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12、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不恰当地分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抑制学生的发展。

13、不要在批评学生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4、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而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教师的出气筒,而是需要教师关心、爱护的对象。

15、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学生有进步或有优秀表现时,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学生心目中,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同时也能激励学生改正缺点。

16、不要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小过错,在教学中要一视同仁。因为品质的培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老师的迁就不仅不利于培养其良好习惯,还容易助长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气。

17、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反复。只有在不断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中不断的改进错误,呈螺旋式改变趋势,从而督促学生慢慢地改变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们教师在注意以上一些细节的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反复地思考和实践,不断地改变方式方法,不断总结,从而更好进行教学。

五、经验与问题

本课题难点在于:影响学生动因及其的研究实验。

人的因素第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自动,固然与教师的主导由重要的关系,但就其学生个体而言,与他们的动因有关。这些动因涉及多方面,有思想、情绪、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社会背景,尤其是动因关联着的学生个性有千差万别,思想心理也是处于动态的,且各个动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制约,这就为研究和实验增大难度。

不过,我们有过去实施过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准备从下面两点突破:

1、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现有的思想、情趣、爱好、心理、品质及其背景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微机整理、归纳、建档。

2、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调查、了解和分析,选择其中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个性因素,按课题有关要求,具体运作予以突破。

课题研究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尊重、平等教育也好,师生互动也好,关键在于教师,首先和重要的,在实施本课题全过程中,自始自终组织参加研实的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观摩师生互动的优质课,随时了解所在班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使其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得到超越,理论上得到完善和丰富,学生实际得到不断了解。

其次,对参加研究的教师进行课题培训,通过对本课题方案和细则的宣讲、解说相关理论和学习,使其了解本课题的界定、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及难点的突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使其明确各时段的目的、要求,增强参加研究实验教师对具体行为自觉性,提高有效性。

第三,具体运作,要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配合。

1、课内,各任课教师按本课题对教师具体行为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规范;课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科兴趣活动小组,丰富学生生活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学生生活的兴趣和依恋感。

2、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责任更重大了,内容增多了,组织各种主体班会,广泛开展兴趣小组,实行干部轮换制,当好生活指导教师,落实《师生对话卡》。

第四,将研究实验内容,分解为若干微课题和微微课题,划分若干时段,每个时段重点研实一个微课题或几个微微课题,有利于目标集中。除了对整个方案拟定出细则外,每个时段都要列出行事历,这个行事历包括目的、内容,负责人以及相关要求,使之能更好更具体操作。

第五。每月定期召开两个会,一是学生信息员座谈会,二是参加研实教师小结会。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反映,在教与学方面,师生相互沟通;教师小结会,一是按时段要求和学生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教师按课题要求的教育教学行为。

六、今后研究方向

1、明确学科规矩与要求,并经常性提醒。数学课有数学课的规矩,英语课有英语课的要求,“先说断,后不乱”。否则,就无序。而且对于要求和规矩不能朝令夕改,并要经常性强化、提醒,让学生形成习惯。

2、教学中做到“心有余而力要足”。“心有余”,就是除了教学要管课堂,不能只专注其一,而忽略课堂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特别是学生反应情况。要做到“心有余”,前提是充分备好课。“力要足”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管理上的坚持力要足,不要忽紧忽松、虎头蛇尾。

3、不要吝啬关爱、喜欢、期望与赞赏的语言,加强正面引导。想赞美就说出来、写下来,有期望就提出来、递过去。学生渴望被关爱被喜欢被赞美,我们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褒奖语言、热情掌声、欣赏眼神和期待目光。

4、师生共同管理,培养“规则”意识课堂管理光靠教师太势单力薄,需要学生在提高认识、强化纪律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集体活动没有规则是无法有序顺畅进行的, “规则”成为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实现师生共同管理。

5、运用丰富的体态语暗示和控制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体态语,举首投足、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目光眼神等等都各不一样。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一出现,学生立即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配合默契,心照不宣。

6、分层次管理,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对于违纪学生群体要注意长期观察、分析,哪些是“跟班儿”,要心中有数,分而治之,区别对待,努力瓦解同盟,做到“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7、走到学生中间去教学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教学,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大,心理距离也大,而教师的影响力也就小了,学生熟悉了你的特点,后面的学生就可胡作非为了:睡觉的、看课外书的、听音乐的就司空见惯了。

8、以任务或课堂练习调控纪律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全面总结课题实验经验,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并积极进行课题成果推广工作。课题研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与装点门面的,课题研究必须来源于学生并服务于学生。本学期一定本着这个原则,潜心研究、服务教学。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3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了“把孩子引向幸福之路”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才教师成名打造名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领导班长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践“开放式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策略,努力营造一个“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师资优良、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

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十五”以来,学校明确了“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创建“科研先导型学校”。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实现“学校工作课题化”的办学特色。学校把各个条线的工作具体分解,选择既有前瞻性又能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课题构建学校课题研究网络,教师人人参与,形成了“教育科研大众化、科研管理网络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科研活动日常化、科研措施制度化”的教科研特色,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规范健全。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副校长分管工作,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并形成了由教科室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总结,中心校、课题组负责具体落实的网络化的工作组织体系。

在学校的规划和计划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对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和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划,并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水平线,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大观念。特别是学校的领导不但能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经常性的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大部分课题由校领导领衔开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应用上,与教师的评优、考核、聘任、晋升职称直接挂勾,而且和期末奖励也直接挂勾。

二、创设浓厚氛围,强化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不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难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教科研工作能顺利开展,除了有学校领导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科研意识的增强首当其冲。学校制订好课题后就组织教师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培训,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增强课改标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科室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学校为教师订阅了种类多样的教育教学刊物,开放阅览室,教师每周学习不少于2小时。鼓励教师订阅相关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相关的理论摘录,每月完成一篇摘录,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学校配备了电脑,鼓励教师上网浏览,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通过网络的交流,解决自己的教科研困惑,清晰自己的教科研之路。就是这样,学校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使每位老师都积极投身于教科研研究与实践。

三、搭建科研平台,打造优质队伍。

一所学校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学校进一步重视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了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了师资培训、校本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如《关于青年教师培养提高的意见》《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条例》等,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同时鼓励教师进行高一学历进修。学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小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空间;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为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拜一位师傅,开展帮辅结对专题研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即分层分批派出学校教师到全国各地听课、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同时邀请市内外的名师、教育专家来校作课、讲学,本学年,邀请实验小学的各科老师来校指导;分层实施“同课异构”战略青年教师每月要上一堂教科研汇报课,并随时接受领导的“推门检查”,一年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

四、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而课题研究能让我们的研究有目的有方向。

目前学校有中国教育学会《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实验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国家教育部规划子课题《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市和谐师生关系实验课题《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小学生开放题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对小学生行为的评价与指导》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以上均为立项的课题。教育部子课题《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及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已结题。其中市和谐师生关系实验课题《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我校主课题。

学校根据课题内容建立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知识;研究过程落实,各课题组每学期安排一至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有明确的目的,及时反馈。全校老师根据学校的总课题,加强“小课题”研究,制订出相应的子课题,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制订好后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做到有案可据,制订好针对性的措施,并定期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教师制订好研究计划,通过汇报课、论文等方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自己课题特点,课题组成员完成“六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每月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教育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设计或实录(与月评挂钩);每期一节研讨课、一篇研究论文等。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运用与交流,课堂是最好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由于重视了课题研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力求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施和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子课题组成员都要对组内上交流课,各子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观摩课。平时,有随堂听课、推门课、外出借班上课等各种形式来提高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课后做到即时点评交流。上课老师还要针对性地写出教后反思,由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讨论到整体教学问题的交流。教师正是有了课题研究这样一个明确目标,因此,课前都有充分预设,课后有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努力使一个课题研究得以在课堂中真正实施。

五、完善奖励制度,推广科研成果。

为了使教师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学校制定了奖励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每学期期末都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评比,对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实行政策鼓励、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科研热情。近几年来,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及获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和《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分别获市级一等奖,其中《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获省三等奖。

为认真总结宣传与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学校每年举行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活动。近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县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

学校编印了校本教材《中华奇葩》和《写字》。学校以教科研刊物和教育网站为基地,宣传教育科研知识,传递教科研信息,发表教师教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以此为依托,使学校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应用。

在教科研工作上,我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或者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只能说是一种起步,一种开端。面向未来,我们将倡导全新的教育科研理念,开拓办学新思路,多找差距,多作研究,群策群力,在市、县教科室等部门的亲切关怀下,更好地带领全体教师认真进行教育科研,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4

xxxx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提高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效率,特别是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文言文,考试过程中失分较多的诗歌鉴赏题、语言运用题以及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

(2)重在教授答题技巧与作答规范。

(3)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语文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高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从近几年大型考试以及高考等命题质量很高的试卷中选取定性训练题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语文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较为直接的材料。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方案准备阶段:(xxxx年3—4月)

(1)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2)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2、方案实施阶段:(xxxx年5月—6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申报实施以来来,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调整方案、细化目标,使课题脉络清晰,特别注意不同课型的语文课堂的学生反应、领悟以及答题能力,及时有意识的向课堂注入新鲜的活跃因素,充分调动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喜欢学语文,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语文,形成良性循环,效果不错。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但我在这方面有时不能及时做个有心人,未能及时及时做书面记录与总结。

2、少数语文学困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转化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畏难与懒惰情绪,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学习,转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3、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授的多一些,留给学生去练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在教师与学生对彼此关系的认识上都有了一定了解,经过初步实验,探索出在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友好关系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要加大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2、切实制定好每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促使课题研究向前迈进。在学期结束采取成果汇报制度。

3、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大胆实验,研讨分析,努力解决教师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反复做好少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学困生的反弹。

4、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届时,我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为确保本课题顺利结题创造条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篇15

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

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在某门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学习偏科,作为高中生学习过程普遍出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绩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使得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其中以下三种原因:

(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三)学生原因:

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二、目的和意义:

为此,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人文科学的重视,并为高中生的选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内容:

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意义,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偏科的含义是什么?

二。高中生为什么大多数偏科?

三。高中生偏科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社会、家长、教师。……)

四。高中生如何正确科学的选科?

五。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扭转偏科的局面?

四、过程: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随着高考模式在全国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了一个新课题,但是,高中生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偏科现象,为了准备而又全面的了解清楚偏科现象的成因,时间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为了从人才成长过程中探索中纠正偏科的办法和措施,以有效的指导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我们高二(3)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是以三班为单位,进行全员问卷调查;

二是对典型的偏科生进行个案调研;

三是采访有关专家和教师。

问卷调研

为了使问卷调查科学全面具有操作性,我们谈论设计出问卷调查表:

高一(3)班共58人,我们以6人一表发放操作,调查前进行了细致系统的指导,同学们的配合很协调。调查是真实可信的。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从表中我们发现喜欢科目人数最多的是微机占78.72%,然后是音乐70.71%,再次就是语文,英语,数学分别为27.66%、30.80%、25.61%,其中语文的厌恶率最低为xx.83%,次之为微机14.89%,厌恶率在20%以上的有:数学21%,化学25%,美术22%,体育29%,政治30.85%,物理40.1%,在此调查中我们发现形成偏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先说喜欢的原因,在众多调查对象中,有的认为“从小就喜欢文科,基础一直也很好,没有掉队,所以喜欢文科。”而有的“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的却是认为“由于班主任,家长或其它课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同时形成偏科的原因还和社会时代的发展有关系。譬如,有的同学认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科目进而了解现实生活。”由于媒体的影响或是看书籍等影响,比如因爱着历史性的电视剧而喜欢学历史。”再就是和自身的认识有关,如有的说:“因为自制力薄弱而投入不进去。”学起来心情舒畅,有种美的享受,可以增强兴趣、自信心。

接下来再说形成厌恶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天赋较差”、“从小不感兴趣”、“基础一直很差”、“讨厌背诵和记忆而不愿学文科”。有的则是因为“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感到乏味、难学”,由于一项成绩不理想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也是有影响的,如“因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朋友影响。”觉得所学科目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所以不想学。还有人说“自身性格,爱好有关,”自身性格缺陷或意志力薄弱,不愿下苦工。

在面对高考和人才成长的问题上,同学们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复杂多样的,有的同学已有所认识,如他们说:“马上文理不分科了,大综合后,每科都要考,为了高考,不得不学。”学习不单是为了考试,认真思考从中可以体会到无穷乐趣。要尽力学习较差的科目,学习是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是我们将来立足于社会的必要途径。“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或特长,要再接再厉,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管哪一科对自己都有益处,我已认识到偏科的严重性,努力改正,争取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偏科不利于我们将来的事业的发展。就算自己学不好,也要为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努力去拼搏、奋斗。为自己的前途,父母,国家而学习,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对偏科时间的统计,发现61.7%的同学在初中阶段有不同的偏科,在小学偏科的占24.47%,高中偏科为19.15%。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操作性强和娱乐性的科目比较感兴趣,此外对三门主科也具有较大兴趣,对美、体、政厌恶率也较高。

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调查活动,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和认识:

(1)中学生的偏科现象,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似乎个别人的偏科并没有影响到他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我们估计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现象。

(2)从问卷调查访问的过程中,不少同学认为为了高考,主观上希望纠正自己的偏科现象,可见高考“指挥棒”对偏科是有导向作用的。

(3)从调查了解中,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在初中这恐怕与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有关,比如说他们会因为同学的一句话,社会思潮等等的因素而形成偏科,也就是易受外因的影响。

(4)从成功人士的调查来看,偏科还是应纠正的,坚持全面发展,会使人终生受益,可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以及培养坚强的意志,尤其要加强对初中时期预防偏科的教育。

(5)如果我们能对偏科现象予以正确的,适时的引导培训,开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文学班。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引导它,那么即使偏科的同学也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五、结果:

实践证明,高中生偏科的现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中生的偏科现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才能,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反之偏科也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其他学科。学习上的弱科往往会导致整体成绩下降。学生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往往会造成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波及其他学科。由于各学科都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学习上出现“瘸腿”现象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并给升入高一年级的学习带来困难。同时,高中生自信心不足,缺乏毅力造成偏科记忆力较差或记忆方式特殊造成高中生偏科。

六、对策:

1、解决思想问题:心理学家指出,厌学往往只是孩子心理问题的表面现象,其背后隐藏的原因不尽相同,而家长们却往往只看成绩单,缺乏对孩子真正的关注。

2、激发学习兴趣:偏科往往是学习没有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纠正偏科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

(1)用目标激发兴趣;

(2)用兴奋形成兴趣;

(3)用优势引导兴趣;

(4)用意志强化兴趣;

(5)用成功来激发兴趣。

3、解决心理的问题:偏科是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别好或一般,同时剩下的功课成绩特别差或较差,我们称之为偏科。这些现象有些可以纳入学习心理范畴,有些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问题,或者说,在某学科的学习上,这些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不健康的。

4、从零做起:学习偏科现象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每当学生们的学科出现“瘸腿”时,不仅学生自己着急,家长和老师更是甚为头疼。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去看待和应对这个问题,不应该存有焦虑的心情,要敢于从零做起。

5、“有效”偏科法:所谓“有效偏科”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越是感觉困难大的科目就越是要努力拿下它,“啃的就是硬骨头”。这与一般的“偏科”的意思截然相反。

七、感悟:

时间过得真快,两年已过,我收获很多,开心多,伤心过。在研究性学习这门课上,我更是领会颇多,一个小组(团队),只有所有人都付出,才会成为好的团队,一个再强的也强不过一群人要认真的观察生活。只有平时多努力,学习方法正确,我的学习也会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巨大收获。

推荐访问:研究报告 课题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文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ppt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会议记录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如何撰写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与课题研究报告之间的异同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安阳市网络研究平台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般什么时候召开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之间的关系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学校意见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kexingxingyanjiubaogao/2023/1129/686416.html

  • 相关内容
  • 11-29 村官工作总结15篇

    村官工作总结身为20xx届的新生村官,我来XX社区报到已一周有余,这一周来,在社区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下,在同事们的帮助和指点下,我逐渐地开始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

  • 11-29 高中生关于12.9爱国运动演讲稿精彩9篇

    高中生关于12 9爱国运动演讲稿精彩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在亲切而壮严的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运动成为习惯。

  • 11-29 《家》读后感12篇

    《家》读后感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

  • 11-29 预备党员入党志愿书11篇

    预备党员入党志愿书敬爱的党组织:我是*****,自xxx年6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吸收,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都逐渐的成长起来。我志愿加入

  • 11-29 2023年度村干部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材料优秀4篇

    村干部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材料优秀幼儿园班主任既是幼儿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领导者和教育者,她既担负着教育教学工作,又管理着幼儿日常所有琐碎事务。她不仅是幼儿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