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www.zhangdahai.com--心得体会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6篇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1

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心得

青海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强卫书记在党代会上做了重要报告,近期我认真领会全省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学习了强卫书记的报告。青海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吹响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富民兴青的进军号角,开启了实现青海崛起新跨越的征程。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诚如强卫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那样,我们每一个高原工作者都要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新青海精神是青海人民在建设新青海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新青海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海的生动体现,反映了青海各族人民追求发展进步的强烈愿望,表现出高原干部群众“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豪迈情怀。新青海精神与长期形成的“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凝聚成做好青海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把新青海精神和“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不断转化为实践的强大力量。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要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作神圣的事业,做实做好。在工作、生活中,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力求做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能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示范作用。

三尺讲台,虽然没有炫目的灯光,却孕育着伟大民族复兴的希望。党旗下,我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感受到育人的希望,感受到了党旗指引下与时俱进的力量。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这份绿色希望,惟有尽心尽力,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立师志、修师德、树师表、练师功,用高尚的人格塑造孩子们纯洁心灵,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去,尽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书育人是充满爱的事业,让我们用爱温暖每一个孩子,让“鲜花”和“小草”都拥有师爱的暖阳,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教书育人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我们每一个党员教师都应积极探索规律,执着奋进,求真创新,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努力以先进的行动感染人,影响人,焕发党旗的光彩,用心托起绿色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青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2012年6月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2

 深入贯彻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心得体会【1】

  听了王国生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我感受很深、感触颇多。

  一是很坚决。“坚决”体现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要求上,彰显的是省委过硬的“四个意识”,彰显的是省委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态度。“坚决”体现在省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上,彰显了省委今后五年更加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二是很系统。“系统”体现在报告的框架结构和每一板块的内容阐释上,充分体现了系统性、科学性和指导性的有机结合。三是很理性。“理性”体现在“青海发展站在了新起点上”的科学判断上,这个判断符合省情实际、符合发展规律。“理性”体现在对“四个转变”的深入阐述上,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方法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理性”还体现在对青海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上。四是很务实。“务实”体现在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直言不讳、发展部署具体精准、民生保障全面提质之上,彰显的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和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民本情怀。五是很振奋。“振奋”体现在目标定位的高起点上,彰显的是省委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在省情实际把握基础上的底气与自信。“振奋”体现在海北工作从省级战略上有了更多的融入之上,这是省委对海北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得我们在着力推动“四个转变”中,既有因更多的海北工作融入到省级战略感到倍加振奋,又有能担负起省委的这样一种信任和期盼感到鞭策与紧迫。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唯有以扎扎实实的作风和行动来坚决落实好省委的决策部署,才能对得起省委的这份重托。

  围绕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我们海北一是要坚持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三基”建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正风肃纪上狠下功夫。二是要在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年再提升”上狠下功夫。三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州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探索创新,在发展全域全季旅游上狠下功夫。四是按照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高标准规划和打造中国原子城”的部署,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精神高地、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上狠下功夫。五是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上狠下功夫。六是要坚持以问题导向来精准研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注重在调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着力探索更多产业扶贫的有效路子、打赢脱贫攻坚战上狠下功夫。

  深入贯彻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心得体会【2】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对于青海省情的深刻考量。

  民族团结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构成了青海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民族团结与生态安全既是青海发展的底线所在,又是青海发展的优势所在,更是青海扬长避短、奋起直追,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所在。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政治保障。要始终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青海贯彻好、落实好,确保青海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把握青海生态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青海确立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未来青海各方面工作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既要调动全省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要用心用力解决各族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3

学习贯彻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勾画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
  热爱青海,就是要热爱青海的一草一木,热爱青海的灿烂文化,尤其要热爱青海各族人民,热爱“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新青海”的伟大事业。各级领导干部应心中有民,做群众的贴心人,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最高标准,将改善民生、造福群众作为第一追求,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甘当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靠山”,一心带领群众“拔穷根、开富路”。与全省广大各族干部群众一道,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视野,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拓展发展思路和空间,找准发展的方法路径和工作的着力点,以推进“四个转变”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把新青海建设的宏伟蓝图转化为自觉行动。
  建设青海,就要落实落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发展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要扎扎实实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让老百姓富起来,要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要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只要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地落实,积小胜为大胜,就一定能让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地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奉献青海,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奋斗目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后发赶超的青海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别人在走我们要跑,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大力弘扬“跳起来摘桃子”的主动意识,大力弘扬以“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为代表的青海精神,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勇于起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苦干实干拼命干,以扎扎实实的作风,干出成效、干出实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青海大地处处呈现着勃勃生机、无限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4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一、会议概况

6月12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杭州举行。这次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浙江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坚强保证。舟山代表团24名代表参加会议,共举行了3次集中审议和讨论,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家军先后到舟山代表团听取意见、参加讨论,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夏宝龙、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汪瀚作为舟山代表团的代表,全程参加了舟山代表团的活动。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报告和中共浙江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51名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我市的俞东来、范群两位同志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选举出84名委员、16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我市的俞东来和温暖两位同志当选为省委委员,徐张艳同志当选为省委候补委员;
选举出新一届省纪委委员48名,我市的周峰同志当选为省纪委委员。大会闭幕后,随即召开了省委十四届一次全会,选举车俊为省委书记,袁家军、唐一军为省委副书记;
当选省委常委的还有葛慧君(女)、赵一德、刘建超、任振鹤(土家族)、陈金彪、徐加爱、冯飞、周江勇、冯志礼。召开了省纪委十四届一次全会,选举刘建超为省纪委书记,王海超、罗悦明、暨军民、胡志权为省纪委副书记。

二、省党代会报告和省纪委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一)省党代会报告主要内容

6月12日,车俊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的报告。报告开门见山提出了大会的主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是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是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三是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四是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报告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发展成绩、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有序推进,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五条发展经验、必须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必须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

报告分析了当前浙江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今后五年是我省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两个高水平”的优异成绩,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浙江的崭新篇章。具体要实现六个“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六个浙江”,那就是、在提升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富强浙江;
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
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
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平安浙江;
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清廉浙江。报告提出,实现以上宏伟目标,必须突出“四个强省”,努力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四种新优势、突出改革强省,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突出创新强省,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
突出开放强省,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突出人才强省,增创战略资源新优势。

报告的第三、第四部分共部署了“7+1”八个方面的工作任务。(1)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振兴实体经济;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持续扩大有效需求。(2)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
全面提高开放水平。(3)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切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4)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做主;
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积极用好统一战线法宝画出最大同心圆。(5)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树立全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6)着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以大众创业促充分就业;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下最大力气做好公共安全工作。(7)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
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8)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推进依规治党;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驰而不息改作风正作风;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报告赋予舟山更加清晰的使命和任务,为舟山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全面提高开放水平”中,报告提出、“统筹整合相关国家战略举措和重大平台载体,联动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建设,高水平构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推动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大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切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报告提出、“积极实施‘5211’海洋强省行动,深入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统筹抓好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培育,发展海洋旅游,加强岸线资源保护和海洋综合管理。加快把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强港,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

(二)省纪委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省纪委工作报告的主题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提供坚强保障》。报告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工作回顾。分七个方面、政治监督和纪律保障作用愈加凸显;
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进一步落实;
作风建设抓出新气象;
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巡视“利剑”作用充分发挥;
纪检体制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二部分是工作体会。共有五条、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担负起管党治党的历史使命;
必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体现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
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必须着力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三转”,全面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

第三部分是工作建议。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严明党的纪律不动摇,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不偏离,深化标本兼治不松劲,坚持不懈正风反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优化政治生态,推进清廉浙江建设,为实现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省委关于建设清廉浙江的战略部署,按照“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首要任务,以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努力,不敢腐的成果得到巩固,不能腐的制度更加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有效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成为定势,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赖不断增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更加优化。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有七个方面、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强化责任担当,力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
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
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深化标本兼治,强化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教育监督管理;
坚持从严管理,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浙江执纪铁军。

三、车俊、袁家军同志在舟山代表团的主要讲话精神

(一)车俊书记在舟山代表团的主要讲话精神

6月13日上午,车俊同志到舟山代表团参加讨论。他的讲话主要分两个部分。

1、对党代会报告的认识和理解。省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集体智慧,既要”钻进去”研读,把握党代会所作决策的核心主题和精神实质;
也要“跳出来”思考,结合各自实际,梳理明确各地的发展目标、优势、短板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首先,要把握报告的主题、灵魂、核心。报告的题目《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就是整个报告的主题、灵魂、核心。第一句话,“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反映的是我们的政治定力、政治方向,以及遵循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纲,今后五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和遵循。一方面,“八八战略”是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提出来的,通过十年多的实践,已经证明符合浙江实际,要继续坚持下去;
另一方面,“八八战略”及其实践与总书记到中央主持工作后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增强“四个意识”的具体表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第二句话,“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这是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和奋斗目标,关键词是“两个高水平”,一方面,“两个高水平”是呼应、响应、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浙江要率先落实总书记为中国梦提出的具体蓝图和要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浙江不能因此就满足了,要牢记总书记要求我们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仅是第一个目标要走在前列,第二个目标也要走在前列,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要“高水平”。另一方面,这“两个高水平”,既是积极响应总书记的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上下的自我加压;
既是实现中央的要求,也是全省老百姓的期望。这“两个高水平”,既有经济的目标,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
同时也有社会的目标,是全面的。

其次,要深刻理解报告总结的五个体会。报告从七个方面,对前五年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总结,我们贯彻中央的要求,在省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报告提炼了五个体会,不仅是对过去五年的总结,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重要的还要指导今后五年发展,按照这样的体会走下去。

第三,要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报告第三、四部分提出的“7+1”的八项任务,就是我们实现蓝图的具体路径和措施。大家不仅要“钻进去”理解好报告,还要“跳出来”,联系实际思考如何把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好。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党代表都是落实党代会报告的主体,要自我加压,凝心聚力,形成全省上下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共同奋斗、砥砺奋进的良好局面。

2、把报告落实好,把舟山建设好。过去五年,舟山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服从国家大局,全面推进新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省委对此是高度肯定和满意的。概括起来,舟山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群众生活显著改善,特别是舟山抓住了许多国家战略、重大机遇,对推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舟山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势头很好,对舟山的未来充满信心,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舟山的建设和发展。希望舟山做好三篇“大文章”。

一是经略海洋的大文章。舟山群岛有港口、海洋的优势,这个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都是独特的,而且舟山位于国际主航道,控扼了长江联接外海的唯一通道,这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优势。一方面,要把与海洋相关的产业,比如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海洋旅游、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医药、远洋渔业等相关产业培育和发展起来,同时要把这个优势再延伸到绿色石化等其他产业上去。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海运,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二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大文章。自贸试验区已经挂牌,就是在舟山,是省委、省政府在舟山建设国家自贸试验区。舟山要抓住自贸试验区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浙江发展需要,在两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要打造以航运、油品为核心的战略产业链,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包括石化、油品、大飞机等等,引进大企业、强企业,争取早日成为全球的油品交易集聚高地,对全省起到带动作用,对全国起到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有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报告中提到了四个“最”、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省份,舟山在全省要率先做到。自贸试验区第一位的目标是制度创新,不能光搞产业;
制度创新了,产业才能长期保持优势。要向上海自贸试验区看齐,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三是扩大开放的大文章。舟山是开放前沿,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交汇点。前段时间,省委专门召开了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这个学习会就是统一思想,贯彻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学习会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念、一是认真思考了浙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八大优势,提出了要把浙江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舟山是处于战略枢纽中的枢纽位置;
二是新时期要用“一带一路”统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希望舟山按照省委的要求,充分发挥优势,把舟山放在浙江、全国、国际的位置上去考虑,以“一带一路”统领对外开放,推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江海联运综合枢纽建设,面向太平洋成为战略枢纽的前沿阵地。

(二)袁家军代省长在舟山代表团的主要讲话精神

6月12日下午,袁家军同志到舟山代表团参加讨论。他的讲话主要分两个部分。

1、对党代会报告的认识。报告主题清晰,就是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这个“路子”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全省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的政治生态优势;
二是“八八战略”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力量,与新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要持续保持这一战略优势;
三是通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富民强省,浙江正在形成新的综合优势;
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互联网经济以及特色小镇等各类创新平台,形成了产业生态优势;
五是通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打造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优势;
六是通过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全社会干事创业、共促发展的民心优势;
七是通过改革开放,再创体制机制优势;
八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浙江铁军,形成了干部队伍优势。

2、关于舟山的发展。舟山是一个战略要地,是一片发展热土,也是全省下一步改革创新的主战场。舟山既是美丽的海岛,又是国家级新区,全省和全国人民对这里有太多的期待、太多的厚望。这几年对舟山发展的突出感受是、第一,国家战略平台多,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
第二,重大项目多,有绿色石化基地、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还有中澳现代产业园等等;
第三,舟山正处在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更应该坚定信心,迅速改变原来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车书记报告中讲的浙江的“三个期”,对舟山来说太合适了,好像专门给舟山量身定做的,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袁省长认为,今年2月份舟山市第七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海上花园城市”两大目标,完全符合舟山实际,同时提出的争取“四个翻番”这些指标,体现了舟山积极进取、自我加压的奋斗精神,也体现了舟山各级干部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对老百姓负责的精神。他强调,舟山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搭建重大发展平台,特别是开放发展的平台。这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大湾区”的概念,舟山处于大湾区的关键环节,和海上花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是一致的。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二要考虑重大的生产力布局,形成完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
三要考虑重大的改革和政策;
四要考虑要素的一体化配置。舟山是个海岛城市,一定要跳出舟山发展舟山,不能仅考虑本区域发展,还要影响和带动全局,这才是国字头的改革,要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人才引进,打造发展大平台。要找准定位和发力点,把握重大机遇,推进大平台打造和大湾区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局面。

第二,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自贸区建设原来的指向已经明确,就是油品全产业链。要探索以大宗油品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举办国际油商大会、国际咨询专家委员会等一系列举措中,舟山要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把握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油品全产业链、石油战略储备、金融服务等等,尽快在最短时间内把它吃透、扎实推进,不能等。自贸区建设,有的是省里办,有的是地方办,但本质上是地方发展的责任,大家都要往前冲,不能往后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要加强学习,形成有竞争力的团队。

第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发展重大产业集群。舟山想什么都搞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我们已经确定的,比如说石化产业,如何尽快打造成为万亿产业。舟山速度、舟山质量已经给国家、给全省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开山填海,那是粗活;
下一步要打造万亿产业,那就是细活。要做好招商、高端要素集聚等细活,在发展炼化的同时还要发展下游产业,真正打造万亿产业。舟山要打造开放基地,就要把全球资源引进来,要找到路径、找到方式、找到关键。波音项目、中澳现代产业园都是如此,要最快速度把中澳现代产业园做出来。舟山是粮油、煤炭、矿砂等大宗商品基地,围绕粮油和高端蛋白质,研究产业链建设问题。现在就是要集中精力,尽快把航空产业、高端蛋白质产业、石化产业干出效果、干出效应、干出质量、干出速度。

第四,加快改善交通条件,打造大交通。要补齐交通短板,融入全省“一小时交通圈”,打造综合交通体系。舟山的任务很重,所有的任务都是高举高打,都是解决历史上很难解决的难题,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以“八八战略”和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铁军精神为支撑,扛起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扑下身子、撸起袖子,把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产业、重大项目真正抓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袁省长说,接下来还会有一些重大的举措,特别是对接上海,希望大家一盘棋、一股劲,真正抓住机遇,把舟山发展好。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5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为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了系列举措方法,主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就是“一个指引”

  即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二”就是“两个高水平”

  即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就是“三个时期”

  即今后五年是我省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


  “四”就是“四个强省”

  即在工作导向上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


  “五”就是“五个必须”

  即必须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六”就是“六个浙江”

  即努力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


  “七”就是“七个着力”

  即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6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实现“两个高水平” 谱写浙江新篇章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建设“六个浙江”,这为今后五年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具体体现,也是浙江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确定的新的行动目标。整个目标既保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描绘的宏伟蓝图相一致,又充分体现浙江发展的基础和特点;
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标准;
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稳中求进,从而为浙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的关键节点上标注了历史方位、确定了发展方向、明确了责任担当。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这一发展目标,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五大鲜明特点。

  充分反映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责任担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已进入关键的“下半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把握浙江发展大趋势、大变革、大逻辑,顺应全省人民的新期待,明确提出“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的奋斗目标,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篇章,完全符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这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坚决态度,也是浙江为全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作出的庄严承诺,真实反映了全省人民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的责任担当。

  深刻体现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要求和期望的坚强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寄予很高期望。2015年来浙江考察时,明确赋予我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希望我省“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牢记总书记教诲,提出“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作为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彰显了浙江不辜负总书记要求期望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浙江不仅要确保如期实现,而且要确保高水平实现,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高水平至少包括要求高标准、内涵高质量和组织高效率。

  关于经济发展,报告不仅提出了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模要求,更是明确强调要把富民和强省相统一,突出高质量高效益,并对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区域协调性全面增强提出了要求。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报告明确要求确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并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反映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建设的高标准。

  总体上看,“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不仅丰富完善了省域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求,而且也蕴含了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体现了浙江在“永无止境”“要谋新篇”上的政治自觉。

  完整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面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对浙江而言,无论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都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但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富民强省一直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秘诀。正是因为历届省委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为浙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无论是“两个高水平”还是“六个浙江”,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坚持富民强省,落脚点都是使全省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安定。

  报告不仅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作为重要目标,提出要使人民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把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党群关系等作为目标的重要内容。

  报告强调,要使财富分配更加均衡,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幅,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以内,同时还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设要求,都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目标的连续性

  早在2002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就作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围绕如何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实施“八八战略”,提出并推动建设“平安浙江”“绿色浙江”“法治浙江”,逐步形成以党建为统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描绘了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此后,历届省委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持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奋斗目标,就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即坚定不移坚持“八八战略”作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探索创新实践载体,推进“八八战略”深化细化具体化。

  “六个浙江”中的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是历届省委提出并持续推进建设的,今后五年将在丰富内涵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并继续推进;
而富强浙江、文化浙江、清廉浙江是新提出来的,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新载体。整个目标既保持了连续性,又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了丰富延伸,完全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符合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总体部署,顺应了全省人民的期盼。

  奋斗目标既积极也稳妥,从现有发展基础看完全有条件实现

  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4年浙江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x%。2016年我省人均GDP已达到x美元,也已接近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收入划分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据此推算,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完全能够如期实现的。

  从具体指标看,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x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对应的年均增速分别只要在x%、x%、x%和x%以上,报告提出的这些定量目标就能够实现。

  而从过去五年发展态势看,我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现年均增长x%和x%;
同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今后五年,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应该说,实现上述目标是有把握的,而且还留有一定余地。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胜利在望,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任重道远,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外部诸多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难题与我省转型发展矛盾相互交织,发展形势错综复杂,更加要求我们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全省上下要围绕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分析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半程”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四个强省”为路径,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深入发掘潜在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并转化为新的优势,支撑“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具体就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抓紧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重构体制机制优势,依靠改革强省;
以产业创新为主战场,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培育发展新动能,依靠创新强省;
以“一带一路”为统领,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提升开放格局和水平,依靠开放强省;
以高教强省战略为依托,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人才举措,优化集聚战略资源,依靠人才强省。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坚定制度自信 建设法治浙江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客观、精练地总结了五年来我省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提出了“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目标,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今后五年“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法治浙江建设是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大法治”,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客观、精练地总结了五年来我省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提出了“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目标,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今后五年“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报告对法治建设蓝图的描绘,精准务实,催人奋进,令人期待,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浙江”正在到来。对报告中有关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内容精神,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

  报告提出了统筹推进富强、法治、文化、平安、美丽、清廉“六个浙江”建设,分别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从这一基本逻辑可以看出来,报告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这样一个定位,切中肯綮,立意更高,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法治和政治文明的关系,更加精准地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与习近平同志开创法治浙江建设事业的“初心”高度吻合。2006年2月6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法治为党的执政提供基本方式,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制度之源。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法治浙江建设的目标、价值导向和任务措施。

  作为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法治浙江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深化和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11年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提出“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目标,而今,在法治浙江建设中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进一步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进一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为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要求我们在法治浙江建设中,时刻注重体制机制的优势发挥。法治建设的重点是创制“良法美制”,增强制度供给。深化和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就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把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总结、固化、发挥、创新、提升,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良法美制”,从而引领发展。在当下,尤其是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活力,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法治浙江建设是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大法治”

  正是因为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所以报告全文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均是基于治国理政基本方式这样一个宏大格局下的“大法治”。无论是总结过去五年的成就,还是展望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报告均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格局中展开,而不仅限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十六字方针。

  以目标任务部分为例,报告将“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积极用好统一战线法宝画出最大同心圆”作为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法治浙江建设水平的四大主要任务,深刻体现了对“大法治”的理解。这一点,也与11年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提出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法治社会”目标一脉相承、精神契合。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加强和改善党对zd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好zd战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落实人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具有三个层次的丰富内涵:一是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生动实践;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三是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良性互动。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称为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区别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老十六字方针”,体现了法治建设的时代内涵。按照这一时代内涵,需要进一步发挥人大的立法主导作用,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应;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措施,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

  报告在描述目标任务时,对法治浙江的核心要求是“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从这一目标出发,结合法治建设的基本功能,可以说,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法治建设所提供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环境,可以丰富和扩大富强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的“制度性基础设施”和制度成果,从而保障和引领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报告通篇反映了将法治作为各项事业保障力量的指导思想。在推进富强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深入实施“三改一拆”、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坚决打击金融违法行为等聚焦于“严格执法”的举措,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无法治便无市场,要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富强的浙江,就少不了法治的引领和保障。在推进文化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法律保障,体现了法治对文化建设的浸润和滋养。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强调的严厉打击社会治安领域各类犯罪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等,突出了法治保平安的功能。在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方面,报告在生态文明领域强调的各项机制建构,均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技术的支撑。在推进清廉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省级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形成”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向每个党支部和每名党员覆盖”具有基础性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总之,推进法治浙江建设,既要让老百姓的公平正义“获得感”得到持续增强,又要为各领域的工作提供法治化的保障。

  深入贯彻党代会精神,努力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我们要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一是进一步增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自信。11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开创了法治浙江事业;
11年来,历届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体现了浙江的历史新方位,也进一步彰显了制度自信。坚定和增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自信,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法治化,尤其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同时,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是全面实施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向纵深发展。法治浙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从地方立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从执法公正严明到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体系十分庞大,需要全面推进。与此同时,也需要在重点领域予以攻关突破。例如,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前只剩下两年多的时间,就需要我们抓重点、抓攻关,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报告中明确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列为奋斗目标,体现了重点领域攻坚突破的导向。

  三是先行先试,加快建立法治浙江建设评价体系。相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在法治领域尚未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这成为制约法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基于浙江所处的历史新方位,我们要尽快先行探索制定法治浙江建设评价体系,为法治浙江乃至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坐标轴、度量衡。

  四是整合发挥智库作用,加强法治浙江建设的理论支撑。报告提出,建设一批专业化高水平新型智库,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在建设法治浙江的进程中,新型、高端智库的作用同样不能缺席、缺位,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党校、社科院、高校、各级法学会等研究机构中的资源,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用深厚的智力成果支撑法治浙江建设的理论基础,以有效的决策咨询投身法治浙江建设的伟大实践。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擢升地方经验 建设平安浙江

“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3年来,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080.png

  “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3年来,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财富分配更加均衡,中等收入群体日益扩大,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以内。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全面覆盖、更趋公平,社会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涉及公共安全的城乡危房、地质灾害重大隐患基本消除。省域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我们不断擢升地方经验,努力建设成为平安中国的浙江示范区。

  公平正义 价值引领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公平正义是平安浙江建设的价值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平安浙江”建设的基本价值。“平安浙江”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构和谐社会、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公平正义,让政府承担起捍卫社会公平、调整利益格局、协调日益分化的社会阶层等职责,将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导入公正、有序、规范的轨道。

  浙江坚持执法司法为民,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已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顾问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浙江高度重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相统一,重视社会政策在改善居民生活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制定完善的社会政策和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矛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大社保体系”,均衡公共教育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努力实现社会公正;
浙江强化政府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分化和失衡问题,让各个阶层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的成果。

  需求导向 民意为先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平安浙江”建设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应对发展中的不足、问题与风险,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浙江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出发,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平安建设的各个环节,倾听民声、感知民意、体会民情,化解民忧、保障民安、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认同度和参与度,把话语权、评判权、决定权交给群众;
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突出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坚持“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达到96.43%;
浙江着力构建惠及全省人民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难有所助,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切实保障与改善民生。“平安浙江”建设注重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注重约束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行使;
注重在增进政府行为公共性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私人利益;
注重强化有效沟通、有效调解,防患于未然,社会和谐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增加。

  多元参与 社会协同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平安浙江”建设充分发挥多种优势,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种机制,努力释放社会活力、拓展社会发展空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实现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浙江注重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的有序参与,形成社会治理的协同效应,既坚持法治规则的底线作用、裁判作用,又允许发挥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的自我调节作用;
既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改变社会原子化状态,加强社会整合程度,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又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对话与合作,避免社会组织与国家机关的对立,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双赢。

  深化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浙江创新基层综治工作,积累了“综治进民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做法经验;
浙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平安浙江”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离不开“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组织格局,离不开稳定的领导干部队伍以及他们“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德法并举 制度保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厉行社会主义法治。“平安浙江”建设始终坚持“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除矛盾、以调解平衡利益、以法治定分止争”的治理思路,多途径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形成了懂法、用法、守法的风气。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源自于嘉兴桐乡的基层探索,其中,村规民约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我省组织推动全省28000多个行政村、3300多个社区全面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工作,完成率达100%,有效建立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机制。

  浙江努力推进治安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监管法治化。在护航G20杭州峰会期间,我省把推行和落实“实名制”作为屏蔽风险、消除隐患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寄递、瓶装燃气销售、手机、出租房、农家乐(民宿)、长途客运购票等6大重点行业和领域“实名制”落地落细,消除了一大批公共安全隐患;
浙江坚持依法管网、打造“绿色网络”,《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是国内首个省级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对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规划与建设、管理与应用、安全与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范,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考评有则 督查有力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将考评和督察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考评机制是“平安浙江”建设的指挥棒,也是推进工作的动力源。浙江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公平性等基本原则,制定了平安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考核办法,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考核评审工作制度机制,力求做到既在统计报表上体现平安,更在群众感受中体现平安。

  浙江更加注重体制性合力,建立健全了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治安联防、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实绩联考的机制体制;
浙江把平安建设的评判权交给群众,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纳入各级“平安浙江”建设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内容和权重,努力创造一个群众可看可感的“平安浙江”;
坚持“以结果论英雄、用实绩来说话”,注重平安考评结果运用,把考评结果与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挂钩,在全省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平安创建良好氛围;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每月手握两张表,一张是经济报表,一张是平安报表,像分析经济形势一样,定期分析社会稳定形势,洞悉社会平稳大势,把“平安浙江”的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与党政机关年度工作的重心结合起来;
出台“平安市、县(市、区)考核评审条件”,其中对“发生食品、药品、环境集聚型违法犯罪案件”“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实行一票否决。“平安浙江”建设在考核监督问责过程中,机制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

推荐访问:青海省 党代会 心得体会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2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2022/0915/48675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