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素质_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www.zhangdahai.com--个人整改措施】

   摘 要:本文笔者首先讨论了目前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然后针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要求,最后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列出九种对策。    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 问题 对策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发展,同样影响着会计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职业。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素质与其在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极不相适应。正视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使之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大事。
   1.会计人员素质现状
   我国现有会计人员1300万人,然而整体素质并不高,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仅有6万人,离江主席提出的要有30万注册会计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13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只有10%,70%的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造成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偏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教育落后
   我国现行的会计教育体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知识经济下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要求。对作为企业管理中心地位的会计工作来说,在知识经济下,其服务对象和处理对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对人力资源、信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处理,在会计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不仅要求会计越来越多地处理与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也要处理与非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然而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有这种情况: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后,竟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同时现行的教育模式主要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作为一个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人员必备的会计工具也相对落后。如计算机应用和外语英语。大多本科毕业的学生无法正确使用最新的财务软件及管理系统,也无法看懂英文的财务报表。
   1.2业务素质不高
   会计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过程有着反映和控制的功能,在整个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而业务素质不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更新较慢、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计信息“水分”较重。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较强的事业心,使得企业实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与帐面数字相差较大。更有甚者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职业技能低下。且许多企业会计人员对参加继续教育还不够积极,主动学习进修的意识十分淡薄。
   1.3道德素质不高
   除了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外,更主要的是有些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诚信水平,违背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一是不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存在重大过失;二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客户出现的舞弊迹象没有高度重视;三是缺乏独立性,担任客户的常年财务顾问又同时提供审计服务;四是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缺乏审计客户的知识;五是明知客户做假,而故意出具虚假业务报告。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所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对社会而言,虚假信息得不到揭露,将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对行业而言,败坏行业形象,使行业公信力降低。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是非诚信行为在会计、审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会计监督弱化;也有人为的因素,如单位领导受个人利益驱使,弄虚作假,会计人员无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或者会计从业人员受利益驱动,放弃职守、通同作弊、监守自盗;还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核算技术性差错的存在,审计业务中审计样本的抽取多用非统计抽样技术、少用统计抽样技术,以致审计的效果不理想等等。
   2.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2.1综合控制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和服务的范围日益广泛。首先,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状况的人力资源会计将成为现代企业会计中不可缺少的分支;其次,无形资产会计、知识产权会计、研究与开发会计等将发挥更大作用;环境会计将成为崭新的会计领域;第三,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经济,国际会计、跨国公司会计理论与实务将有新的发展。会计人员的职能得到极大的拓展,从单纯的记帐、报帐拓展到成本控制、资本预算、风险控制、投资方案效益评价、全方位投资决策等等。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精通本岗位核算业务外,还应该对以上的新兴学科有一定了解。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将转向报表的分析与预测、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会计的控制与决策上来,具备较强的综合控制能力是会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2.2较强计算机应用水平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手段将在会计电算化全面普及运用的基础上实现会计信息化。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使得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人员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识。
   2.3较高外语水平
   为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加速了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接归的过程。这样,会计信息的语言表述不可避免地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对会计人员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2.4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会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有关预测、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传统会计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表理论及实务造成巨大冲击。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多样性,对其会计处理必然会比传统会计更加复杂与困难,会计人员面临选择的难度更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对策
   3.1大力发展高校会计教育
   知识经济体制下的高校会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界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会计课程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同时适当加大基础课程(尤指〈基础会计〉、〈管理学原理〉等)的课时数,并强调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实习,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应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其次,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不过,这也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深有研究。
   第三,会计教学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传统会计教育重技术,缺乏参与及互动。
   3.2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财政部门及企业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广泛宣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广大会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积极支持、关心、投入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继续教育应当明确主体,形式多样。一是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如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实例演示、问题教学等;二是培训方式应多式多样,如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专题讲座以及远程教学,或实习等形式也可以尝试。继续教育要讲求实效做好完善监督工作,保证质量。一是健全继续教育考试制度,增强学习自觉性;二是注册年检,即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且通过考试才能通过本年度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三是强化继续教育的检查与考核制度的落实。以充分保证按质量按量完成会计继续教育任务。
   3.3改革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
   现在的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是基于传统的素质教育,没有考核到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首先,应提高对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条件限制。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不论什么专业和学历及现任职业,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导致一些没有受过系统会计专业教育的却全科通过的人员无法胜任实际业务。笔者认为应该限定为受过会计高等教育专科以上的人员才能报考。其次,增加和调整考试的科目。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只有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五门考试,其科目与业务范围不一致,考试范围单一不能全面考核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所以应该根据实务的变化增加和调整科目设置,如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第三,应该借鉴国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使凡是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员确实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务操作的能力。
   3.4继续推行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委派制
   会计人员委派制度的实行,较好地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增强了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纪观念,维护了财经纪律,促进了单位的廉政建设,尤其是提高了会计人员地位,使他们从以前的既代表国家又代表企业的双重身份的夹缝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执行其反映和监督职能。但由于会计委派制自身的不完善,使其也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首先,现在的会计委派只是对一个单位派出一名会计主管或财务负责人,而不是对单位的全部会计人员实行委派。派去的会计人员主要代表国家利益,而其他多数会计人员则代表企业利益。长此下去,两者之间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在领导关系上必定会发生矛盾。
   其次,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有的由派出的财政门发放,而多数由被派往的单位发放。笔者认为,统一由财政部门发放较为合理。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理应由派出会计人员的财政部门发放。这样做一是可以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二是减轻企业负担,消除向企业进行摊派之嫌;三是避免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和被派往的单位产生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有利于其客观、公正地进行工作。但这样一来,又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3.5有关部门应当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使会计委派制更加完善和可行
   3.5.1营造良好的社会周边环境
   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个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会计行为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得到的,而要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各行各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绝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出污泥而不染”仍应是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这也是最终赢得社会尊重,提高行业信誉的重要保证。
   3.5.2加强法制教育,依法办事
   会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认真进行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首先要以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其次则要善于运用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在工作中,既做到坚持原则又要灵活的处理好各种关系。敢于与违法乱己的行为斗争,保护国家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指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不提供虚假的、不真实、不合法或记录不准确的会计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合法、完整。
  
  参考文献:
  [1]章华,新时期会计人员素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与财富.2008(10)
  [2]吴澄锟,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中华会计学习.2003(11)
  [3]王爱锋,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商界.2009(08)

推荐访问:条件下 知识经济 试论 对策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gerenzhenggaicuoshi/2019/0321/2788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