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肢协调能力在短跑中的作用【浅淡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关节损伤与防范】

【www.zhangdahai.com--观后感】

  【摘要】膝关节、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运动环节。在田径训练中,常由于意外或不科学训练导致运动损伤。青少年运动员因身体条件或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更加容易发生各类运动损伤。本文通过对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关节损伤探讨,寻找科学预防损伤的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下肢关节;损伤
  
  通过多年运动和训练研究,目前国内涉及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创伤方面的研究不多,特别是缺乏对短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早期训练与运动损伤发生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分析田径运动员常见的膝关节、踝关节损伤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中发生的特点,有利于指导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
  通过多年对发生在短跑青少年运动的下肢运动损伤的统计学分析,发现不同专项技术特点的队员损伤发生情况有很大差异,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关节损伤发生急性下肢关节扭伤的高发因素多为台阶练习、球类活动、跳深训练和其它辅助训练。膝关节运动损伤除急性运动损伤、急性交叉韧带撕裂外,其余都是过劳性损伤;踝关节损伤最
  多的是急性外踝扭伤,占踝部损伤的绝大多数。
  
  1下肢关节运动损伤发生与安全预防
  
  如果把年度训练分为两个周期进行。我们会发现冬训与春训期间的发病差异性以及每个训练周前半段的高发病风险提示,同时高强度训练比大运动量训练更能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和慢性损伤的积累。虽然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恢复能力较强,但忽视运动后的放松整理活动同样会导致疲劳的不断累积和过劳性损伤,同时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也不利,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多年研究发现,相对于科学地制定与实施训练前准备活动,运动后的放松整理活动几乎被所有运动员弃之不顾。除非教练员严厉的要求,或者就站在身后监督,否则训练后立刻离开。制定科学的青少年训练计划的安全策略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安排训练节奏和训练密度,大、中、小运动量的适宜间隔安排,避免过度集中的局部高强度训练;②训练计划的制定中应包括疲劳恢复的实施康复性训练计划和措施,在各训练阶段的转换期间尤其要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③科学的认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重要作用。将整理活动与训练前准备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方法上准备活动以主动伸展为主,整理活动以被动伸展为主,科学的安排运动后按摩和物理恢复。
  
  2科学安排运动训练
  
  科学训练必须考虑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在缺乏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集中于专项训练并且训练安排不科学,往往会导致许多潜在的优秀运动员提前结束运动寿命,需要广大教练员引起高度重视。在速度训练中,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脚着地的角度和发力时机、短跑跨栏运动员攻栏腿的快速下压等动作中,训练不科学往往会导致错误技术动作和增加下肢运动损伤发生的危险。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关节产生运动损伤不仅与是否掌握好技术要领有关,同时也与下肢力量、柔韧性、协调性有关。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原则在于:①专项训练前必须有坚实的一般训练为基础,避免在缺乏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集中于专项训练;②重视左右下肢的肌力、膝踝关节伸屈肌力的平衡训练,在以动力性训练为主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静力性训练,对强化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关节运动损伤都具有重要作用;③力量训练时,在强调大肌群力量训练的同时,不可以忽视小肌群的力量训练。例如:屈趾肌肉力量的训练对防治踝部损伤及预防踝关节扭伤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④正确认识伸展训练的重要意义。伸展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柔韧性,同时可以提高灵敏性和速度;⑤身体柔韧性训练不能只注意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而应更多地从整个下肢考虑。
  
  3常见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
  
  相对慢性运动损伤而言,膝踝关节的急性损伤多属意外损伤,与技术动作正确与否并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大多出现在短跑专项训练之外。其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不足,不能保证下肢关节的动态稳定性,运动应力分布不匀时,易发生关节损伤。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集中力下降,精神相对不稳定,也会增加了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运动员带伤训练不仅大大增加发生更加严重损伤的可能性,同时损伤性疼痛会导致身体协调性下降、技术动作变形或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不利于学习期的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但如果完全停训,则会使损伤前所获得的训练效果的积累很快丧失。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置原则在于:①重视急性损伤的早期妥善处理,防止损伤的加重和转为慢性损伤,避免影响正常训练;②严格控制损伤早期的局部活动,踝部扭伤后应停训24 h,膝部损伤停训3~7 d。
  
  4小结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大部分发生在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辅助训练中。高强度运动训练比大运动量运动训练更能导致慢性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加重,运动损伤发生与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类型有关,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运动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因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挖掘其速度运动素质潜能,所以健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训练负荷、训练计划安排的科学的评价与监督,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中伟.运动医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
  2任玉衡,田得祥,史和福,等.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4):377-386.
  3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4秦岭,胡声宇,陈启明.体育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进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5孙仓英.同等院校田径运动员运动创伤调查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5):5322-5331
  6熊西北,马文彩.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7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田径运动教程.人民体育出版杜,1999.

推荐访问:浅淡 短跑 下肢 损伤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guanhougan/2019/0405/5619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