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病例回顾研究] 肥胖性代谢综合征治疗

【www.zhangdahai.com--效能建设心得体会】

  【摘 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脑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近20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结构及方式的变化,MS患病率显著增加,对MS的诊断及防治亦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2005年IDF公布了面向全球的MS新定义和诊断标准,我们采用此标准,系统回顾了我院近年比较完整的符合MS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病例。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73-03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的病例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共295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63例;平均年龄48.14±8.24岁,年龄最大者为67岁,年龄最小者为28岁;糖尿病病程平均7.34±1.45,最长者15年,最短者0.5年;BMI平均28.10±2.41,最大者34.70,最小者23.53。合并高血压者207例,合并血脂异常者284例,合并视网膜病变者144例,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59例,合并神经病变者112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者124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者74例。
  1.2 诊断标准
  1.2.1 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采用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1.2.2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采用2005年IDF的标准:①中心性肥胖;②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或已经进行针对性治疗;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或已经进行针对性治疗;④血压升高或已经诊断高血压并开始治疗;⑤空腹血糖(FPG)升高或已经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具备①加上②③④⑤中的任意2项可诊断。
  1.2.3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有急性感染者;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③脑血管病急性期者;④Ⅳ级以上的糖尿病足患者;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⑥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⑦合并有其它应激情况者。
  1.2.4 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Ⅱ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无排除病例标准情况者纳入本研究。
  1.3 观察指标:①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按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四级进行症状积分;②血压;③血脂:包括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④血糖: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⑤胰岛素敏感指数(IAI):IAI=1/(FPG×FINS),因IAI为非正态分布,故分析时取其自然对数即IAI=-ln(FPG×FINS)。
  1.4 中医辨证标准 中医辨证采用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标准。
  1.5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
  
  2 结果
  
  2.1 合并用药的情况 见表1。
  
  2.2 临床疗效评价与分析
  2.2.1 临床症状积分 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治疗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3 对血脂的影响 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治疗后三组病人的CHO、TG和LDL均有下降(P0.05)。提示:单纯中药干预即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西药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具有累加作用。
  2.3 Ⅱ型糖尿病合并MS的常用方药 本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共涉及药味107味,分别统计方中每味药物的使用频率,其中出现率超过50%的药味有:丹参94.21%、鬼箭羽90.55%、夏枯草90.24%、泽泻87.20%、茵陈82.32%、瓜蒌61.28%、黄芪81.10%、麦冬79.57%、玄参78.96%、牛膝75.61%、生地75.30%、太子参75.30%、黄连71.95%、茯苓70.43%、白芍66.77%、陈皮62.50%、枳壳62.50%、大黄62.20%、山萸肉60.37%、天麻60.37%、钩藤60.37%、半夏54.57%、丹皮53.05%。可以看出,活血化痰,清热利湿药使用最多,其次为益气养阴药,这与前面症状和症候统计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MS)是心脑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主要成分包括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脂代谢紊乱以及高血压。随着全球肥胖人群的日益增加,MS的发生也日渐增多,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内在联系亦趋于明确,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专业医生及研究者的重视。MS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是目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MS的病名,也没有能与之相对应的疾病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从中医文献“消渴”、“痰饮”、“湿病”、“眩晕”等篇中找到与MS相类似的症状描述,但中医缺乏对MS的确切论述和系统认识。深化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提高专法专药专方的疗效,探索有效治疗MS的方法和药物,这无疑为中医学术本身的发展与提高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整体调节,纠正机体的病理状态,其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与公认的通过降糖、降压、调脂、纠正代谢紊乱等全面干预来纠正MS各组成因素的治疗原则相吻合。我们通过临床病例的系统回顾,旨在评价中药干预的有效性,总结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中药有明显改善症状,调整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尤其是中药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对轻中度的糖脂代谢紊乱,中药和西药的作用大致相当,而西药在纠正比较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方面明显由于单纯中药治疗。采用中西医综合干预MS,不仅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虽然本研究可以初步说明中药干预的有效性,但回顾性病例研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干预方药也不固定,统计偏差难以避免,为切实说明中医药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开展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宋秀霞译,纪立农校.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共识定义[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75-177.
  [2]吕仁和,张法荣,高彦彬,等.消渴病(糖尿病)的分期辨证与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93,8(3):50-56.
  [3]李秀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57.
  [4]李光伟,潘孝仁,Lillioja S,等.监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指数[J].中华内科杂志,1993,12(10):656-660.
  [5]李光伟,Bennett P H.关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乘积的倒数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的补充说明[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4):247-249.
  (收稿日期:2008.10.19)

推荐访问:综合征 病例 代谢 中西医结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iaonengjianshexindetihui/2019/0329/4374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