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细菌性痢疾病例

【www.zhangdahai.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用条件Logistic 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因素为住宅整洁程度、可疑饮食史、饭前洗手和便后洗手,OR值分别为0.48、94.00、0.38、0.40;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可疑饮食史和饭前洗手,OR值分别为121.58、0.16。[结论]可疑饮食史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危险因素,饭前洗手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保护性因素。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条件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 R 516.4文献标识码:A
  
  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 的发病率自1989年建区以来一直位居肠道传染病的第二位,虽然其发病率自1995年起呈下降态势,但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日益增多(已接近全区常住人口的�1/2),菌痢疫情有所回升,由菌痢引起的食源性爆发亦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1]。为了更好地指导本区的菌痢防治工作,为政府制定相关预防政策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7月―10月,对本辖区内155例菌痢病例进行了对照研究,探讨影响菌痢发病的主要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05年7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发病,经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按照菌痢诊断标准(GB)诊断并经细菌培养阳性的菌痢患者共155例作为病例组。按1∶1匹配条件在各社区选择近1个月无腹泻病史的非菌痢患者作为对照组。要求病例与对照的性别相同,年龄相差±5岁(儿童、学生相差±2岁),居住地区、环境与病例基本接近,人口类型(外来/本地)相同。
  1.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每个病例组和对照组对象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调查,病例发病的相关信息主要通过查阅病史获得。调查内容除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外, 主要包括发病/调查前1周的菌痢病人接触史、可疑饮食史、生水饮用史、聚餐史、个人卫生习惯等。
  1.3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Epi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2.0 进行数据的逻辑检错和统计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2]。
  
  2结果
  
  2.1病例与对照的可比性
  155例菌痢患者中,男73例,女82例,男女性别比为0.89;本市居民80例,外来居民75例,两者之比为1.07,其中外来居民主要来自安徽和江苏省。所有菌痢患者中学生最多,约占患者总数的21.3%,其次为工人、家务待业者和农民,分别占患者总数的�12.3%、7.7%、7.1%。
  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较好。两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5.8岁和25.4岁, 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人员类型(本市/外来)、住宅类型、卫生设施状况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也比较均衡,χ�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在住宅整洁程度、可疑饮食史、饭前洗手和便后洗手4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其他因素,诸如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菌痢病人接触史、聚餐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可疑饮食史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可疑食物摄入量的增多,OR值也随之增大,当可疑食物摄入量为少量时,OR值为7.50,95%CI为3.20~17.58,当摄入可疑食物量为中等量以上时,OR值为8.86,95%CI为4.05~19.35。
  2.3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影响菌痢发病的4个可疑因素纳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前进法进行筛选(α=0.05),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为可疑饮食史和饭前洗手。其中可疑饮食史为菌痢发病的危险性因素,OR值为121.58, 95%CI为15.34~963.60;饭前洗手为保护性因素,OR值为0.16,95%CI为0.03~0.81(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是一次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因而可能存在一些偏倚。为控制暴露怀疑偏倚,我们对调查员进行了统一培训,以保证所有调查员对病例和对照采取一视同仁的调查方法。为控制回忆偏倚,一方面从调查表设计上, 我们尽可能做到简单易懂, 便于回忆, 另一方面是选择新近确诊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尽量对以上偏倚进行了控制, 从而保证了本次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可疑饮食史是宝山区菌痢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随着可疑饮食摄入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多因素分析显示可疑饮食史的OR值为121.58。进一步分析发现,可疑食品类型以禽肉类、海水产品、瓜果、河水产品为主,可疑食品烹调方式中生吃和熟食店食品所占的比例为21.0%和33.6%。该结果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亚萍等[3]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菌痢病人感染因素以生活接触为主(54.01%),其次为经食物传播(31.13%)和水传播(10.91%),1995年以后逐渐转变为以经食物传播为主,2001年菌痢发病经食物传播的比例约占总发病的83.33%,经生活接触和水传播的比例分别为14.71%和1.96%。近年来宝山区发生过数起菌痢局灶爆发以及散发疫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也以食堂食物污染和加工环节污染为主[4,5]。以上研究和调查结果提示,不洁饮食是目前导致菌痢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重点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尤其是集体单位食堂和餐饮业单位要加强食品卫生和食品从业人员管理,注意食品操作卫生,规范食品操作加工程序,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品等。
  本次研究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饭前洗手是菌痢的主要保护性因素,饭前不经常洗手者菌痢发病的危险是经常洗手者的6.25倍。这与李保平[6]在上海市松江区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该项研究报道便后洗手是菌痢的主要保护性因素,其中不洗手是偶尔洗手发病危险的4.74倍,是经常洗手的6.13倍。Curtis等[7]也曾报道在外部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改变个人卫生习惯是菌痢的一种重要预防手段。说明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切断菌痢经接触传播的途径,从而降低菌痢的发病率。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以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肠道传染病,无特异性预防手段,只能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如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卫生宣教,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等等,才能有效地降低菌痢的发病率。
  
  4参考文献
  
  [1]蒋慧芬,李文菊. 上海市宝山区1989~2002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7):328-329.
  [2]潘宝骏,张文彤,张锡斌,等. 以SPSS软件包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探索[J].海峡预防医学,2002,8(6):1-4.
  [3]林亚萍,李燕婷,顾宝柯,等. 上海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04,19(7):252-255.
  [4]蒋惠芬,李文菊,孟杨. 上海市宝山区2002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9):439,443.
  [5]袁国平,蒋惠芬,刘效峰. 一起幼稚园食源性菌痢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04,20(9):72-74.
  [6]李保平. 上海市松江区细菌性痢疾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上海预防医学, 2006,18(4):173.
  [7]Curtis V,Cairncross S,Yonli R. Domestic hygiene and diarrhea - pinpointing the problem[J]. Tropical Medicine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2000,5(1):22-32.
  (收稿日期:2007-01-2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宝山区 痢疾 上海市 对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peixunxindetihui/2019/0329/4218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