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www.zhangdahai.com--社会实践报告】

唐菊相

(重庆移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520)

“现代社会中,微媒体不断涌现,‘微文化’应运而生,且在社会空间中随处可见,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方式。”[1]“微文化具有渗透性、广泛性等特征,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及精神面貌影响较为深刻,特别是一些热爱微文化的大学生,其影响更加明显、更加深刻。”[2]在这一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微文化,剖析“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借助“微文化”独特的教育功能,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高其实效性,这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探究方向。

“微文化”实质上是关注“微”的文化,是微时代独特的产物之一,不同于传统文化,其特点是个性与微观,崇尚平等性、主体性为主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学术界指出,“微文化不仅是一种草根文化,更是现代信息化时代延伸的现代文化最新形态,借助微媒体,立足于时代需求,充分体现个性化思想与情感,有效补充传统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方面的缺陷”[3]。“微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信息传播大众化。“微文化跨过了文化门槛,为社会大众创设了一个自由表达语言的广阔空间,参与文化传播的主体多样化,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了信息生产与消费的环节,这充分彰显了人类话语自由权,进一步提高认同感,提高参与热情。”[4]其二,信息内容越来越微化。在“微文化”中“微”表现于信息内容相对简洁。在微媒体使用时,人们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要求,将想要表达的文字内容进行合理控制,如微博对字数有所限制,微电影的时长有限制。便于在目前快节奏的社会中,让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快速了解最新信息。其三,话语表达个性化。“微文化”凭借多元化、差异性、不确定性、灵活性等个性化语言完全替代了注重均衡感、稳定性、完整性的集体主义话语。其四,信息传播便捷。“在微文化场域中,每一个个体都能够使用微媒体大范围地传播信息,并能够同信息世界进行密切互动。”[5]目前,就我们所处的时代而言,“微文化”的价值意蕴越来越明显。随着“微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格局备受影响,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以迎合社会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微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社会热点信息,对大学生思维与理念的影响较为深刻,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其一,更能被大学生接受。据了解,“微文化”传播渠道主要以网络为支撑,大多数学生对于各种门户网站、数字新技术了如指掌,他们偏向于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通信终端来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其二,能够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微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主要传递工具,多渠道优势明显,能够获取多方影响力,为思政教育创造了更多发展路径。同时,“微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认识世界的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领略更多的风景,进而促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其三,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微文化”具有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广等优势,可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给学生,且不限于文字形式,可包含音频或者视频等,全方位呈现思政教育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吸收。在微网络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路径日益多样化,这促使“微文化”以自身优势逐渐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关键点。

在网络时代,自媒体发展迅速,高校思政教育也应该同步迈进微时代,积极整合传统教育课程优势与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为思政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科学引导并塑造学生的正向价值观。然而在“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

(一)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挑战传统思想权威,网络舆情监管面临新挑战

“传统信息来源路径较为单一,使得思政教师与大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较为一致。”[6]“微文化”背景下,信息来源日益多元化,各种主流、非主流的信息接踵而来,让人眼花缭乱,直接冲击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权威地位。因年龄、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师生在思想沟通上“代沟”较大,在复杂的信息关注方面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师生关注点错位会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出现缺位的情况。同时,“多样化信息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主流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难度有所提高”[7]。另外,开放性的信息传递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多样化,让论语表达的限制条件越来越少,盲目跟风的行为较为常见,最终导致不当言论及观点迅速、大范围扩散,产生较为强烈的社会效应,网络舆情监管形势日益严峻。

(二)信息碎片化影响了批判和辩证理性思维的养成,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

“微文化”背景下,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以只言片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信息传递碎片化,信息接收者只能够获取片面、浅表的信息,极易出现“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等情况,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同时,网络信息的真假、是非界限比较模糊,很多事情被盲目跟风扩散与转发,“人云亦云”的评论错误引导了社会舆论。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备受影响,辩证与批判思维难以养成。同时,在“‘微文化’背景下,‘娱乐至上’对文化领域的影响较为深刻”[8]。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社会大众容易回避现实问题,注重消遣与享受,缺乏积极深层次的思考,各种娱乐消遣方式不断涌现。文化出现泛娱乐化倾向,最大的危害则是侵蚀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为了能够增加点击率、博取眼球,有的媒体或个人恶意歪曲历史事实、丑化英雄,大范围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网红”“造星”及其延伸的粉丝经济便促使了拜金主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政教育塑造与培养传统理想信念难度不断增大。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路径,所以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促使学生成长为全方位、综合性人才。”[9]在“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积极适应学生基本思想政治需求,还应结合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实,巧妙地借助各种信息化技术,构建微思政教育平台,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积极迎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契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一)净化“微文化”空间,重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价值体系的完善。据了解,“微文化”的包容性特征明显,各种社会思想与多样化价值观念能够融合在“微文化”同一个领域中。所以,净化“微文化”的空间环境,构建“微文化”生态秩序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对于政府而言,首先应积极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体系,对网络社会秩序进行有效规范,大力打击一些恶意行为;
同时注重对“微文化”空间的监督与管理力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网络体系,认真筛选与准确评测微信、微博等“微媒介”中的传播内容,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迅速研判,避免腐蚀性的扭曲价值观广泛传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判断力。另外,广泛提倡制定同“微文化”相符合的网络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广大网民上网的自律意识。从高校角度分析,应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制定与实施网络信息监督制度,保障学生能够形成优良品行。从微媒体角度分析,应积极强化职业操守与责任意识,主动抵制各种造谣、传谣、泛娱乐化趋向等行为,精准掌握舆论导向,将各种社会正能量进行广泛宣传。

(二)丰富“微内容”,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积极创新高校思政教育语言,形成独特的话语体系,以此来提高思政教育魅力与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育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以思政教育课堂为主要阵地,对学生网络话语权进行充分尊重。简而言之,允许学生借助微信、微博等微平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尊重学生网络话语权时,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高度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有效指引,保证学生在正常网络社交的过程中能够理性运用自己的网络话语权。同时,思政教育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同学生贴近的网络交流平台,借助“微文化”优势,采取自由、平等的方式同学生进行深层次、密切地互动与交流,并在整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价值观进行科学引导。另外,积极引入“微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热点话题,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高校思政教育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积极跟随社会热点话题,并选择在适宜的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发布。”[10]例如,“感动中国”“中国梦”“二十大精神”等热点话题可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激发其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深度思考道德观念、政治信仰等问题。

(三)借助微时代发展优势,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在传统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以理论课程为主,实用转化率较低,这就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的价值不够重视。针对这些难题,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完成思政教育工作。首先,教师应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方法,革新传统思想与方式,创新教育载体与方法,利用校园网络、校园环境、校园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体系,汲取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其次,教师应巧妙地借助情感渗透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政教育原则,在情感渗透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思想、态度、情感的变化,了解学生身心是否健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文化”相关平台,创设轻松、愉悦、民主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与互动,在交流与互动中把情感与思政教育理念相融合,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情感渗透,以说服教育为主,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教师可适当开展“微课”。大学生比较喜欢微公益、微小说、微电影等,其原因在于这些制作与传播模式比较贴近于生活、大众与实际。它们以短小、新颖等优点备受大学生喜爱,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着其思想理念与行为方式。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契合时代发展趋势,巧妙地利用“微文化”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利用其开放性、娱乐性等优势,使主流文化与价值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切实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思政教育理论课应积极革新,巧妙地借助“微课”模式,积极开发具有丰富教学内容与具有典型示范价值的“微课”课例,构建“微课”优质资源库,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组织丰富多彩的“微”形式创作比赛,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形象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通过观察与实践能够充分认识国情、世情、社情,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养。

(四)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育者“微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文化悄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微信、微博、短视频等自媒体填满了我们的碎片时间,在新媒体时代,视频制作不再是计算机教师的专有技能,而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微文化背景下上好思政课,不只是要注重微文化所带来的机遇,还应敢于直面所应对的挑战。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与素材关系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引导学生辨别信息、辩证思考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现阶段,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平台广泛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中,增加了教学的多样性。然而由于每位教师具有不同的媒介素养,使得微产品无法同思政教育完全融为一体。对于微产品而言,从开发、运用到维护等整个环节中均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保障。通过对微数据深入分析,对学生思想变化进行动态掌握,从而使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微产品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组织相关的专题培训,重点讲解如何建立与维护微信平台、设计个性化微博语言与视频等,并加强指导,进一步强化教师思政教育的媒介素养,从而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塑造。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文化”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结合“微文化”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保持时代性的有效途径。在这一形势下,为了能够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应与时俱进,借助新信息技术的支持,积极开创新的微思政教育模式,从而促使思政教育可随着网络发展广泛传递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和发展的主旋律。通过有效的思政教育,青年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政治取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政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因此,“微文化”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应切实做到因时、因地制宜,直面挑战,确保思政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微文化思政信息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订阅信息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26期)2016-12-26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展会信息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推荐访问:路径 实践 高校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shehuishijianbaogao/2023/0918/65599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