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时尚文化对当代青年影响研究

【www.zhangdahai.com--思想汇报】

外来时尚文化对当代青年影响的研究
 

内容摘要
    在当代青年身处外来时尚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相互冲击的状况下,外来时尚文化从思想观念及生活态度两方面对青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课题在正视这一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本土传统文化在形式上存在的缺陷及现状的疲软,比较以“日韩流”为典型的他国时尚文化成功运作的范例,反省我国文化输出机制中的不足。同时,强调对当代青年加强文化艺术欣赏趣味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并为我国传统文化今后的发展和宣传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青年  时尚  外来时尚文化  本土传统文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外来时尚文化在当代青年中掀起阵阵热潮且呈持续加温状态,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缩小,青睐本土传统文化的青年数量也在渐渐萎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有媒体造势之外,同时也关系到外来时尚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自身所包涵的文化底蕴和各自的文化结构,涉及到现今青年的价值选择和生活态度。外来时尚文化的元素在青年亚文化构成中的比重日渐增大,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主流文化的整体面貌产生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当代青年对外来时尚文化的态度,分析其相较于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相对优势,从中借鉴并为我国本土传统文化今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上海、福建、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的15岁至35岁青年。针对部分突出问题,对具有不同偏好和独到见解的青年进行了个别访谈,力求更为深刻地反映出现象的客观状况和深入了解青年面对外来时尚文化强劲态势的心理状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问卷有效率为94.6%。基本情况如下:
    性别比例:男性207人,占43.8%;
女性266人,占56.2%。
    年龄结构:15岁-20岁248人,占52.4%;
20岁-25岁118人,占24.9%;
25岁-30岁54人,占11.4%;
30岁-35岁53人,占11.2%;

    职业分布:学生296人,占62.6%;
非学生177人,占37.4%。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当代青年的时尚定位
    1、对时尚标准判断的模糊认识,使青年将自己划拨于时尚一族之外
青年人作为对新鲜事物感觉最灵敏、接受新鲜事物最迅速的一个群体。在问及“你是否是一个时尚的人”时,调查结果与社会上对于青年群体的一般看法有一定出入,超过半数的人觉得自己“不是”,另外还有34.7%的人表示“不清楚”。得出这种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对何谓“时尚的人”没有确切的评定标准。青年人对“时尚”的看法往往莫衷一是,或者模糊不清,这种迷茫使他们很有可能进入对时尚概念的误区,一味求新求异,走向极端。
    2、青年总体上有追求时尚的主观趋势,推崇高峰出现在20—25年龄阶段
    调查显示,25岁以上的青年能较为成熟地把握个人趣味与时尚流行之间的关系,做到不即不离;
20岁以下青年对追求时尚有强烈愿望的数量反而较少,此年龄段中48.1%的青年坦白因为“时尚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来自我包装,目前自己还没有这样的能力”。相较之下20至25年龄段的青年由于一般已有固定的职业和一定的收入,经济条件较为优越;
有了物质条件的保障,对时尚流行的狂热崇拜和一味追寻,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比例最高。对“时尚”本身界定的不明确,使得这一比例的青年一直有不够前卫不够另类之想法,对奉为时尚之物孜孜以求。
    3、青年的“时尚”理念呈多元化
“时尚”的概念在青年群体中尚没有权威性的表述,但青年自身对这一理念也有一定的看法。有18.3%的人给予时尚以正面的肯定,认为“时尚是新兴人类关注的焦点,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约四成的人则体现出盲从的趋向,所持观点分别为“作为社会人,想跟上社会的步伐,不想为潮流所淘汰”(12.2%)、“大众话题如果你不熟悉的话,就有一种与他人产生隔阂的感觉,不利于人际方面的沟通”(23.2%)、“社会上那么多人喜欢和推崇,肯定有其不错的地方”(3.66%)、“随大流,不然的话会给别人以落伍的感觉”(4.9%)等。34.36%人则对所谓的时尚摆出不以为然的姿态,原因是“时尚的东西许多只是虚有其表,外表的包装比较华丽迷人而已”(6.1%)、“对于时尚的东西根本不能理解”(3.86%)、“‘流行’、‘时尚’之类是出于媒体的炒作和一些人云亦云的青年的盲从,自己没有必要参与”(4.9%),“喜欢自己喜欢的,不一定要迎合流行的元素,应有自己鲜明的取向和个性的选择”(19.5%)。由此,当代青年追求个性、不拘泥于旧规成俗的特性呼之欲出。
    (二)本土传统文化与外来时尚文化的对势现状
    1、两者各有千秋,未出现一边倒局面
    从调查数据来看,有31.6%的人认为“文化无本土与外来之清晰界限,两者相互交融和补充,作为一个整体对青年产生影响”。但不可否认,不同来源的两种文化始终以其特有的内涵、结构、表现形式等,给青年打下了不一样的烙印。调查显示,认为“传统文化对青年影响更大”、“本土传统文化与外来时尚文化势均力敌”以及“外来时尚文化更易被接受”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到22.8%、6.3%和19.3%,可以说从整体趋势上尚未出现文化拥护程度一边倒的状况。
    2、外来时尚文化胜在鲜亮的“外在形象”
调查显示,外来时尚文化较之我国本土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外来时尚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青年拥趸的原因,并非由于其内涵的丰富或深远,而是通过宣传、包装、造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突破,打造出来的鲜亮形象搏得了青年的偏爱,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自身所忽略的。我国传统文化以内容上的博大精深为傲,而忽视了外在包装与其他必要的宣传手段,造成形式上输人一等的现状。
    (三)外来时尚文化的强势影响
日本潮和韩流展示了东方人的生活和意识形态逐渐国际化、时尚化后的图景,而且由于血缘上和地缘上的关系,比起印度风和拉美风来,它们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大陆流行文化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弱势,而欧美的流行文化处于强势,日本、韩国和港台流行文化介于强势与弱势之间,姑且说它属于中势文化。但在与弱势文化的交流中,不是强势文化,而是中势文化更容易受到青睐。可能是因为中势文化更亲切、更便于消化的缘故。正因如此,以日韩流为代表的外来时尚文化,在我国青年的心目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1、外来时尚文化对青年思想观念的影响
    (1)青年的求新和崇洋趋势
59.3%的青年承认外来时尚文化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43.9%的青年认为自己“更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其中还有16.8%的人坦白道“在音乐、舞蹈、影视、审美观念等方面,对外来作品的风格和形式有一定的偏爱”。的确从热火朝天的Hip Hop,到日本时髦名词搜索单上排名第10位的ParaPara,这些现象都是对以上调查结果最好的诠释。
    (2)外来时尚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28.4%的青年感觉到自己“判断是非不再按照传统的道德尺度,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与外来时尚文化本身所蕴涵的文化背景不无关联。日本漫画中渗透的是“好莱坞新暴力美学的卡通诠释”;
美国的街头舞蹈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的西方精神的向往。一些良莠不齐的文化作品包括影视、音乐、文学书刊等,对青年灌输了错误的人生观念、道德观念,一些青年在不加选择地吸取这些文化的同时,容易为糟粕所迷惑产生对现状的不满等,从而对青年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使他们对道德标准的衡量偏离了社会的认同。同时有4.88%的青年发现自己“对事物的想法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有别于一般惯例做法,喜欢以新新人类标榜”。20.4%的青年表示“自己认为对的就会坚持去做,不管父辈们所持的是何态度”。青年中受外来时尚文化影响所出现的负面效应还包括处世以出挑、叛逆、愤青等标榜,思想过于偏激;
凡事过于讲究形式,迷于小资情调等。这关系到青年群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自我道德情操的培养,因而更应引起警觉。
    2、青年生活模式受外来时尚文化引导
    行为是人的外部活动,态度可以导致行为。外来时尚文化对青年的思想影响,进一步从行为中折射出来:16.8%的青年已习惯在日常交际谈话中随口说出一两个时兴的外语单词,反映出“语言表达的外来化趋势”;
“着装的另类化趋势”和“对偶像群体的狂热推崇”也分别在14.5%和10.4%的青年身上有所反映;
“举止的日渐西化”是外来时尚文化给18.7%的青年人带来的变化;
35.7%的青年认为自己对“音乐视听的选择”有了全新的标准,更易于接受来自异域的独特风格。可见外来时尚文化本身所蕴涵的范畴之广,可以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接受者的行为方式甚至生活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3、产生此种影响和冲击的原因
    36%的青年觉得“由于外来流行元素的新鲜内容,符合时下青年求新求异的心理,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同时这样的“新”和“异”亦能让青年觉得通过一定的途径,便可将“自我魅力”发挥到一定的程度。30.67%的人认为“青年在艺术取向方面还未定型,容易多变和为外表精致的事物所吸引”,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注重包装和偶像效应的青春组合理所当然地成为时下青年的“新宠”。29.3%的人分析到“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媒体炒作的因素,给青年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和取向方面的‘怂恿’”。不可否认,众多媒体竞相报道日韩等国的最新流行资讯,不难造成外来时尚文化红透半边天的声势。20%的人感觉“我国本土的艺术作品和风格过于固定和没有新意,不符合时下青年的喜好和取向”。
    (四)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桎梏
    1、本土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疲软态势
    之所以称为“疲软”是基于问卷调查中提取若干典型题例所得到的数据:在问及“你最喜欢的音乐表达形式”时,仅10.7%的青年选择了“民族音乐”,其余的选择分布在电子音乐等源于外国的音乐样式;
在“最喜欢的国家(地区)影视作品”中,选择“大陆影视作品”的比例也仅占到16.1%,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作品的青睐数量(40.9%)。
2、青年缺少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
    30%和30.4%的青年承认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所“接受的熏陶也不足”,再次印证对本土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忧患意识不可缺少。但同时15.9%的青年“对我国自身文化表现形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显示出本土传统文化潜在的拥护数量。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继承本土元素兼具创新,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化产品
本土传统文化自身的裹足不前使38.9%的青年扼腕叹息,“文化的固步自封和不求发展,很难得到处于迅速发展社会中的青年人的认可”。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面向大众创造文化产品的思路。“精工”和“创意”,是时尚的两大元素。与日本人的精工细作和韩国人的创意大胆、“敢为天下先”相比,我们的大众文化界弥漫着浮躁和平庸的气息。我们应凭籍自己的文化抱负和文化底气,赋予时尚更多的“中国气派”。
    (二)适当吸收外来艺术中精髓,融合中西方优势,更好地顺应时尚潮流
日本历来善于吸收别人的文化,并加以精致化,甚至弄得比原输出国的东西更精巧,在洋溢时尚意味的同时,还流露着东方式的优雅与含蓄。这正好与我们的年轻人所追求的“精品意识”与“东方情调”不谋而合。相较之下,本土传统文化的某些领域始终徘徊于低谷中,“社会的快节奏,使京剧、皮影等一系列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不能被当代的文化取向所认可”作为原因之一得到了44.4%的青年的认可。
    (三)争取传媒最大程度的配合,加强本土传统艺术的宣传
调查中66%的青年肯定了“媒体对外来时尚文化现状及发展的信息化宣传,是其盛行的原因之一”,此时我们不由将焦点放在了“媒体”之上。有27.7%的人认为媒体“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艺术共享资源和信息来源”,在传播文化讯息、开拓文化视野方面起到促进和帮助作用。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给予了消极评价。可见,传媒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上,需要一定的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对新型传播方式的迫切需要,牵动他们的情感,切合他们的直接兴趣。将现代的多元素手段融入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成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四)加强对青年文化价值定位的教育和引导
    青年人在还未形成成熟艺术观的情况下,易受事物外表吸引及迷惑,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调查中59.1%的人坦白自己“青睐非主流文化”,多是源于其心态的躁动不安,若单凭青年个人喜好随其性子去膜拜追求,容易使青年人走向极端或进入追求非主流文化的前卫误区。在媒体正确和客观报导的基础上,相关机构应设法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给予青年人以健康的艺术环境。
    (五)注重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建立强有力的文化输出机制
面对外来时尚文化的张扬,我们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宣传,造成传统文化受到正面冲击,削弱了其在以青年为代表的大众心目中的地位。这同时也需要反思我们的文化机制。我国文化产品的输出机制、运作方式,都存在着许多与国际不接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引进一两部大片,引进这流那流,更重要的是要引进科学、合理的文化机制,才能使“有中国气派”的文化在世界流行文化的排行榜上占据显眼的位置。

 

推荐访问:当代 青年 影响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sixianghuibao/2021/0320/1922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