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意境美在苏州园林的传递

【www.zhangdahai.com--中国梦征文】

摘要:苏州园林借用中国山水画的方式将其微缩成一方天地,使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不断延续和扩展。一是苏州园林在空间布局经营上利用了“三远法”和山水画中常见的对比关系来烘托意境;二是苏州园林通过种植物赋予人文涵义,以此借景抒情;三是利用古诗文中的内容、意境来提款命名苏州园林及其景物,让文字中的意境自动过渡到苏州园林中。

关键词:意境   传递   情   物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057-02

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雕塑,都讲究意境的阐述与描绘,很多学者对意境的剖析会上升到哲学高度,这和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推衍出中国文化理念的厚重文化历史底蕴。正是有了这数千年的文化背景作支撑,所以意境在各种艺术种类和表达形式中都是相通的。苏州园林建筑使中国山水画平面式的人文情怀不再仅局限于绢帛纸本上,而是以一种天人合一的态度全面的阐述了中国美学,即天地万物都是遵循自然的法则,自然是万物运行之本。苏州园林以典雅、精致、朴素而举世闻名,同其他园林相比,其艺术造诣更加深厚,意境绵延悠长,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作为苏州园林造园的创作思想,赋予苏州园林独特的意境氛围。

苏州园林是文人园,文人自古崇尚自然之美。苏州园林是山水画意境空间化的产物,造园者将山水画中的意境搬入园林,将对自然山水的美好期盼和憧憬寄托到园林之中。中国山水画和苏州园林虽然艺术形式不同,可意境却是相通的,意境的表达方式在苏州园林的园林设计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苏州园林在设计建造和雕琢装饰时也借鉴了融合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思想,主要成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

一、移步换景

(一)对比烘托

移步换景和中国山水绘画中的“散点透视”的道理是一样的,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 中提出“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通过不同的视觉角度,来传递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魅力。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层次还需要借助众多对比关系,例如墨色深浅对比,前后关系的虚实对比等等。园林在空间的处理中也借鉴了山水画的创作方式,存在大小、开合、疏密、前后、高低、明暗等变化。一般来说,苏州园林通过景物的疏密对比,造型丰富多变的山石和明净的水面对比,工巧的房屋和自然的林木对比,利用多种空间划分手段增强风景层次和深度。所以造园要注意外分内合,形断意不断,做到开合有度,疏密有致,利用这些对比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趣味性,提高作品的节奏性和流动性,为意境的散发提供一个具有弹性可延展的层次。

(二)空间留白

另外,在中国画中,除了构图经营位置,画面中与墨色形成鲜明对比的空白部分也是影响画面效果和产生意境联想非常大的因素,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意境美学具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创作思想理念,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苏州园林的空间意境。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园林之一,首先造园时以水见长,水域面积占全园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苏州园林空间具有开阔少隔的特点,使园林空间更加开朗空明,空间层次更为深远。沧浪亭外的一泓池水,沿岸横生出一棵古树,显得园林空间尤为古朴典雅,这一景象所体现的意境仿佛是对隐居山野的含蓄表达。园林空间中大面积的空白,使空间更为通透,意随气起,没有气的空间,就没有意境徜徉的空间。移步换景的巧妙安排,丰富了苏州园林的观赏层次,同时也加强了景物的纵深性,使游园者被这千变万化景象包围时能够获得更多审美享受的乐趣,苏州园林正是受到中国山水画崇尚画面空间层次和意境悠远纵深的影响,所以在造园时空间布局追求自然生动、隐现曲折、趣味变化,体现了造园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

二、一枝一葉总关情

枝叶树木是中国山水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山水画中极具人文情怀色彩的代表。随着山水画的不断发展,树木所承载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文化涵义也得到了丰富。在中国山水画中松树尤为常见,众多画家都把松树作为画面的主体景物,不仅是因为松树外形姿态苍劲,枝干盘踞交错造型多变以及松树表皮粗糙机理的质感非常入画之外,更重要的是松被赋予了拟人化的象征涵义,认为松树象征具有端庄正气、坚韧不拔、生命力旺盛、孤傲清逸等精神品质。

同样,树木植被在苏州园林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除了拥有可供观赏的作用之外,更是当地文化意义的标志,传递园主所寄寓的理想和情思。例如认为栽植紫薇、榉树可以象征高官,飞黄腾达;玉兰、牡丹谐音玉唐富贵。园主大多是也都是文人骚客,喜欢风雅之物,经常把花木比德。菊花,又名重阳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在古诗词中,文人墨客乐于将菊花赋予隐居的象征意义,同样的,其他三位四君子梅、兰、竹也都具有不同的品格寓意。借用这些植物的象征含义,隐喻文人特有的自傲风古。

苏州园林里植物的栽种修剪会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模仿中国山水画中植物的组合排列方式及其生长姿态,配合着不同树木的姿态线条和枝叶的形状,从而增加园林景致的观赏性。修剪时,在符合布局平衡的前提下,强调和夸张植物本身的自然形态,使造型奇异的更奇异,古朴的更加古朴。落木与常绿的混植,箬竹成势,花木点缀,这种审美的延续使苏州园林在布局上更添古意,颇有山林之气和天然野趣。加上这些植物大多都具有拟人化的文人精神和象征意义,景被托情,因此这也成为了将苏州园林与中国山水画意境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这使苏州园林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在此基础上,意境正可谓是用“画外之音,象外之致”来形容。

三、老来情味向诗篇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二者彼此交融,相辅相成。如同在山水作品中题诗作赋落款一样,苏州园林的匾额中也透露园主难以隐藏的心迹及造园想要表达的主旨,说明匾额楹联在苏州园林当中重要地位。园林的主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园中的匾额楹联大多都出自古诗文之中,这使苏州园林在成自然之趣之时不乏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悠扬深远的意境。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的“拙”字出自陶渊明的“守拙归田”,意思是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欲归隐田园过自由闲适的生活;兰雪堂,出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意,取义是指清香高洁之堂等等。利用古诗文中的内容、意境来提款命名苏州园林及其景物,让文字中的意境自动流淌到苏州园林建筑中,其传递阐述出来的意境自然深远,直扣人心。

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文人、官吏、富豪,其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选择“隐居避世”。山水常有,投身山水的勇气与机会却不常有,于是园主在建造自己的家园时往往会考虑到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游园漫步时审美的可观性,和通过借喻象征手法来表达内心想法真实性这些因素,园中的假山池水、花草树木、楼榭亭台便成了慰藉他们自己心灵的替代品,可以足不出户,巧妙利用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来经营位置,努力构建自己美好家园的同时便能疏散些许胸中激荡徘徊的激情与愁思。

四、结语

苏州园林借用山水画的情怀增加艺术的想象,浓缩又内敛的心绪是对时代的憧憬和个人审美水平交织的产物,这是两种艺术形态的“切磋”,也是意境的相互交融。换句话说就是,苏州园林使意境表达、探索和追求的形式变得更为宽广。虽只委身于这几亩天地,但心胸和情怀却早已献给了广阔的自然山水,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在苏州园林上的外延代表的是新生与传承,是既往而开来,是艺术前进探索中重要的生命元素,也是激發艺术创作的动力。这种外延拓宽了艺术创作的思维路径,使具有意境的艺术作品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居阅时.园道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衣学领.苏州园林魅力十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3]马菁菁.山山水水聊聊画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品格与意境[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5]郭思,杨伯.林泉高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梁白泉.江苏名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推荐访问:苏州园林 山水画 中国 意境 传递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zhongguomengzhengwen/2023/0409/581978.html

  • 相关内容
  • 04-09 圣武关帝

    在百年龙沙公园中区儿童游乐场附近,有一条南北向的便道。便道的东侧是著名的国家级文保建筑一一黑龙江图书

  • 04-09 雍正是怎么解决权力转移的

    打开文本图片集雍正元年,刚刚即位的雍正皇帝把继任者的名字锁在了乾清宫正中顺治皇帝御书的“正大光明”匾

  • 04-09 “店招”美学与公共理性

    好的“店招”,不是刚性规定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营中形成的。唐代诗人杜牧七言绝句《江南春》非常有名:“

  • 04-09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摘要:古典园林是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

  • 04-09 万无一失的谋杀

    作品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鲇川哲也的同名小说。制造车祸周吉最近很郁闷,因为他发现妻子真弓出轨了,出轨对象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