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怎么解决权力转移的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zoޛ)ji׽iiiiim{v总结接班人制度时所谈及,被记载在《乾隆实录》中。这样的双保险,就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传位诏书都能被不折不扣地传达。

至此,会议结束,雍正“乃命诸臣退,仍留总理事务王大臣,将密封锦匣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乃出”。这个细节不容忽视。被留下来见证历史上第一次“秘密建储”实际操作的“总理事务王大臣”,正是雍正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八阿哥胤禩。雍正此举,既可以理解为怀柔,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警告——我连接班人都安排好了,且如此妥当,你就死了心吧!

老大难问题

“西暖阁讲话”及传位诏书的密封密藏,标志着中国皇位继承制,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了,“秘密建储制”自此成为中华帝国晚年的主流。

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位(王位)继承,乃至民间的代际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皇位继承,有两个原则,一是嫡长子优先,二是公开立储。这个制度,将皇子之外的人排除在了继承范围之内,基本杜绝了来自其他血缘关系的竞争。但是,皇子之间的竞争烈度并未能消减,而“插队加塞”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将排在前面的候选人从政治上打倒,甚至从肉体上予以消灭。

面对最高权力的巨大诱惑,朝堂之上的大臣朋党,后宫之中的妃嫔宦官外戚等,各有所拥戴的皇子,各种利益集团自然便展开了博弈甚至厮杀,步步惊心。纵观二十四史,围绕接班人而展开的争斗,几乎是所有宫廷悲剧及大多数朝堂悲剧的源头,历代政权都因此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围绕“国本”的争斗恰恰成为“国本”被放血的巨大伤口。

而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也因为权力的分享,而变得诡异起来。

清代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入关之前,基本实行的是“汗位推举制”,保持了相当的军事民主制,八旗旗主享有很大的发言权。到康熙手中,有感于皇位更替时宗室干政、大权旁落,遂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师法中原传统,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并预定接班人、册立太子。

然而,独裁大权难以分享的宿命,也伴随着康熙及太子胤礽。

胤礽从两岁进入“第二核心”,数十年下来,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太子党”,而与皇权产生了摩擦。康熙后来两废太子,原因之一是皇子们的争夺,其本人与太子也发生了权力上的摩擦,加上其他皇子的煽风点火或者落井下石,导致父子相疑。

因此,在被接班人的问题长期困扰之后,康熙最终实际上选择了秘密立储的办法,既避免父子之间的权力摩擦,也能有效保护将来的接班人免于天折。

秘密建储的确定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这位已经60岁的皇帝,似乎已经对于人性恶极度悲观,他说:“尔诸大臣、俱各有子。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其长成,一诱于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复能拘制矣。”

从康熙的行动来看,他已经开始尝试“秘密立储”了。但是,对保密尺度的过度掌握,令康熙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失控了,这给雍正的继位合法性蒙上了浓重的疑云。

不过康熙在操作层面上的瑕疵,被雍正立即弥补上了。雍正的“西暖阁讲话”,标志着秘密建储制的成熟与应用。此时(1723年),离八旗入关仅仅79年,大清王朝依然被朱元璋“胡人自古无百年运”的预言而深深困扰着,正在努力探索如何突破这一百年宿命的方式。

七年之后,雍正在驳斥一些官员对秘密建储的怀疑时,说:“凡一州县之官,必欲得其人以治之,况储贰关系宗社苍生而可易言建立乎?设建之不得其人,则必招天下后世以付托非人之议;建不得人而更易之,又起奸逆狂瞽以轻动国本之讥;乃慎重详审不早建储,又致陆生楠辈有无本之国之谤。”

这段话说明了秘密建储的几个优点:一、不对外公布,可以慎重且从容选择接班人;二、发现人选不妥,可以随时“更易之”,无非换张诏书而已,不会影响政局,成本和风险几乎为零;三、“国本”依然得到保障,仓促之间不会导致国家无主。

经由这一制度接班的第一个皇帝,就是乾隆。乾隆对这一制度推崇备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皇帝下旨:“世世子孫所当遵守而弗变。”

自此,直到清亡,这一秘密建储制度,成为大清王朝最高权力更替的国策。

尾声

与之前历朝历代相比,大清王朝的君主们,在勤政方面,无疑都是相对最为优秀的一群。这除了他们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始终有一种临渊履冰的危机感之外,在接班人选择阶段的优胜劣汰,无疑也起到了相当大的“鲶鱼效应”。

围绕最高权力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接班人明确的情况下,壁垒分明:接班人的利益最大化就是维稳、不出问题,这导致了接班人的行为准则是“不作为”,但是,韬光养晦久了,即便原先还是有些本事的,也往往真的就成了草包和废物;而竞争者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先将接班人打倒。这样的竞争是恶性的,其对政权根基的冲刷力很强。

推行秘密建储制度后,接班人不再明确,阵营也就模糊了。每一个成年的皇子,其名字都有可能被写在“正大光明”牌匾后的锦匣中,因此,在竞争的过程中,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纯粹破坏的就少,更多致力于建设才能更有机会。对于一个政权来说,这样的权力竞争秩序,无疑是良性得多了。

政治是讲究实际的。只要“权力无限大”这个前提依然存在,选择接班人的关键,就并不在于采用秘密抑或公开方式,而是如何防止有限的体制内资源被消耗到无限的内耗之上,甚至最终危及政局和政权、立贤且秘密建储,这种看似弹性的暗箱操作,相比刚性的嫡长子公开继承,成本小、风险低、收益大,更能有效实现维稳和可持续发展。清王朝能突破“胡人自古无百年运”的宿命,获得268年的寿命,不能说与这一制度上的更新毫无关系。

推荐访问:雍正 是怎么 权力 转移 解决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9/581976.html

  • 相关内容
  • 04-09 “店招”美学与公共理性

    好的“店招”,不是刚性规定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营中形成的。唐代诗人杜牧七言绝句《江南春》非常有名:“

  • 04-09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摘要:古典园林是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

  • 04-09 万无一失的谋杀

    作品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鲇川哲也的同名小说。制造车祸周吉最近很郁闷,因为他发现妻子真弓出轨了,出轨对象

  • 04-09 紫禁城里的大雅斋匾额

    清代对内廷不同级别人员有严格的用瓷规定:纯黄釉瓷器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三人能用,皇贵妃用白地黄釉瓷

  • 04-09 故宫的那些匾额的含义

    如果有机会去故宫游览,细心的你一定会看到每座宫门、宫殿的檐下,都悬挂着题写此门此殿名称的匾额(横书者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