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拔针方式探讨:静脉穿刺针

【www.zhangdahai.com--自传自我鉴定】

  关于静脉穿刺曾进行了无数探讨,但对其拔针方式却缺乏探究。为此我们对200例患者采用了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后拔针即传统拔针方式和先拔针后用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的无痛拔针方式两种不同方法拔针。结果后一方法可明显减轻疼痛,甚至达到无痛拔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例均为近1年来接受静脉穿刺的住院或门诊清醒患者,男92例,女118例,年龄12~65岁之间。
  1.2方法
  为避免不同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同,以及新用药物不同的影响,故将每一病人分别进行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共2次实验观察和调查比较,两组均由同一人操作,均选用常州市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7号针头,穿刺点选择左右侧相对称的手、足背或前臂静脉。
  实验组:输液结束夹住输液器,除去胶布,一手迅速拔针,另一手立即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片刻。
  对照组:输液结束夹住输液器,除去胶布,一手用无菌干棉签先按压穿刺点上方,另一手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
  由同一操作者操作,另一操作者负责观察、询问记录其患者面部表情穿刺肢体的反应,拔针时的感觉及疼痛持续时间。
  
  2判定标准
  
  无痛:拔针时无面部表情改变,穿刺肢体无任何反应,询问局部无痛感;微痛:拔针时无面部表情改变,穿刺肢体无反应或仅有微颤,但有轻而短暂的疼痛,持续时间小于8s;剧痛:拔针时面部表情紧张,张口及突然吸气或呻吟,穿刺肢体抽搐或有撤回反射,询问局部疼痛轻重,疼痛时间大于15s。
  
  3结果
  
  实验组200例,无痛或微痛者192例,占96%;剧痛者8例,占4%。对照组200例,无痛或微痛者171例,占85.5%;剧痛者29例,占14.5%。说明两种不同的拔针方式,其疼痛程度有极其显著性意义。
  最后,我们还对200名患者所采用的两种不同拔针方法产生的感觉评价(即病人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200例中认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者192例,占96%,两组无差异者8例,占4%。
  
  4讨论
  
  4.1皮肤的血管及神经
  由身体内部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到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的分支较细,其皮下血管从位于皮下组织深部,是皮肤内最大的血管丛。所以,临床上静脉穿刺时,多选择皮下组织的静脉,其次是真皮层静脉。皮肤组织中的神经分布特别丰富,不仅有向心性的感觉神经纤维,而且有离心性的运动的神经纤维。皮肤的神经是周围神经的分枝。正常组织中内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分三种即游离神经末梢、毛囊周围神经末梢及特殊形状的囊状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终末小体,后者中的痛觉感受器位于表皮内,其有髓神经纤维进入表皮后即失去神经膜,并分枝呈网状或小球状,分散于表层细胞的间隙中,其压觉感器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中。
  4.2皮肤的感受作用及疼痛产生机理
  正常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它们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内,以感知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痛觉是皮肤内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导的。在皮肤表面有痛觉存在,分布密集,痛觉中心痛觉最敏感。任何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都可以引起痛感。其痛觉机理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于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另一种认为是由于外界刺激损伤了神经末梢周围的细胞,后者产生了某种致痛物质,然后作用于神经末梢的结果。
  4.3感觉强度与刺激的关系
  感觉强度不仅决定于刺激的强度,并且与刺激的变化速率、作用时间及作用面积有关。传统拔针方法由于是先以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后拔针,较实验组的先拔针后以棉签按压穿刺点而言,无形当中增加了刺激强度,延长了作用时间,使拔针速度变慢,致痛觉加重。
  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实验组无痛或微痛者及患者,满意率均占96%,明显大于对照组。因此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建议静脉穿刺拔针时,采用先拔针后以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的无痛拔针方法。

推荐访问:穿刺 静脉 探讨 方式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zichuanziwojianding/2019/0314/1305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