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共生活的重建】 班级公共邮箱

【www.zhangdahai.com--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摘 要:通过重建班级公共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养成公共精神。具体途径是:更新教育目标,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转变教师角色,使其成为创建民主班级的先行者;完善班级生活,营造体现现代社会民主精神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公民教育;班级公共生活;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5-0043-03
  
  成熟的班级形态产生于近代西方学校教育体系,是为了批量培养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设置的教学组织单位。今天,班级已成为制度化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班级是儿童由家庭走向社会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一个正式的、制度化的“社会”单位,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全面、持久的影响力。
  一、我国班级组织面临的时代困境
  建国后,由于受前苏联集体教育理论,尤其是马卡连柯工学团集体主义理论的影响,我国班集体建设模式,以建设学生集体为目标,以“远景性的共产主义思想政治的确立”为特色,将班集体建设看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1]。这一时期,学校班级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看重使学生个体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权利被轻视和贬低;对集体主义社会价值观的高度褒扬使学生自我价值、个体利益被漠视和淡忘,以致班级建设长期以教师权力为中心,形成教师、班干部、小组长、普通成员组成的金字塔结构,尽管该模式在凝聚人心、形成组织合力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但是其以牺牲个人为代价来成就集体的层级管理形式无法孕育出公民社会所需要的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一些学者认为班级建设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阶段:“结合体” 阶段、“聚合体”阶段和“共同体”阶段。我国目前班集体建设模式属于“聚合体”阶段,此阶段的缺点是陷入专制的泥淖不能自拔,普通学生没有话语权,他们是“被统治群体”和“被代表者”。[2]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浪潮席卷了我国大地,班级生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产生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集体主义日益祛魅,代之而起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呼声,学校班级工作单一性、确定性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旧有的班集体模式因其“高标准的理想主义”和“划一性的形式主义”而受到广大师生及理论界的批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义务优于权利”“奉献优于索取”等价值观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传统班级工作的价值基础处于空前危机之中。[3]如何为新时期班级公共生活的建立树起路标,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所深思的问题。
  二、班级公共活动之社会性价值分析
  班级授课制因其经济节约、有助于大规模扩张教育的功能而被广泛采用的同时,人们对它的反思与批判也不绝于耳。难以做到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难以落实因材施教原则,难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成为班级授课制最为人诟病之处。于是不断有人探索新型班级形态,如美国的“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德国的“作业共同体”和日本的学习集体等等[4]。在改革与尝试中人们发现,班级不仅具有经济节约、批量培养人才的功能,同时兼具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更具有为民主社会培养理性公民的功能。班级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而且具有独立自主的主体价值。当今时代对国民公共性的呼吁以及社会转型期对公民素质的要求,都提醒我们要着力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在班级活动中充分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让班级生活产生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班级团体生活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只有团体生活中的叙事才是德性伦理建设的基本途径”[5]。学校对学生社会性发展乃至对公民意识的影响都是在班级公共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班级公共生活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规范理念有着奠基性的影响。班级组织结构与学生权威服从观念具有内在联系。在班级生活中,学生亲身体验制度化的组织内地位差异与权威服从关系,这种体验所产生的观念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后在工作组织中的地位差异与权威服从关系的基础。[6]其次,通过参与班级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能和能力。“学校是民主的公共领域,是培养具有批判能力与道德勇气的公民的机构。”[7]通过有序地参与班级规定的制订和班干部的竞选与轮换等公共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公共生活经验,内化、整合参与公共生活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培养公共精神。最后,班级公共生活的最高理想是使班级成为师生并肩抵制社会不当权力、政治腐败的阵地[8],教师在班级这个公共空间里教授民主的同时,应该成为“转化型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良心”和“灯台”;而学生在班级这个公共空间里接受民主知识、体验民主生活、捍卫民主权利,并通过良好的班级公共生活练就未来公民社会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重建班级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共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公共生活,养成“公共性知识”“公共性思维习惯”“公共性的行为规则”“公共价值意识”“公共的伦理责任信念”以及“公共人格”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精神”。[9]
  三、重建班级公共生活的具体对策
  重建班级公共生活不是完全否定以往的班级生活,不是推翻已有的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而是在现有班级理论的基础上,按照现实公民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对班级理论加以补充与完善。重建班级公共生活不仅是为了解决班级公共事务,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和参与能力,满足学生表达个人见解、追求民主平等的愿望,并最终养成公共精神。
  (一)培养目标的转型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事务,公共性与公益性是其根本属性,它的存在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善”的实现和公民社会的建构而培养理性的、自由的、有德性的公民群体。培养现代公民人格应该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乃至是全部教育转型的需要。“公民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公民教育还意味着教育与社会的全部转型”[10]。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理想的现代公民应该是秉承公共精神、关心公共领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人[11]。因此,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理应是具有公共德性和公共精神,富有参与意识、热情与能力的公民。通过班级公共生活的营造与重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提高个人与公众生活的品质与福祉。虽然班级公共生活中学生的参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参与,然而,在班级这个公认的“社会细胞”中的民主预演,能为个体日后参与社会民主生活所打下的牢固的基础,意义之深远不容置疑。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权力中心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班级活动的管理者;学生处于弱势群体地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和被管理者。师生关系被简化为知识的授受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操纵与依附的关系。在班级生活中,教师安排、决定班级活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服从。在教师权力的压制下,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阿多尔诺在其著作《权威型人格》中论述到:在学校和教师权威的管束之下,儿童普遍成为有人格障碍的人。[12]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效率的提高与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还会影响到民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进步。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亨利・A・吉鲁在研究教师在学校、民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时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转化型知识分子,这有助于培养具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的学生,而且也有助于使学校发展为民主的公共领域,从而有利于民主社会的形成和维持。而如果教师要承担起转化型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就需要努力重构学校教育的话语权,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学校教育乃至公民社会,要敢于挑战权威,“向权威说真话”,“成为民之喉舌,为公理正义以及弱势者的代表”。[13]建构班级公共生活的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要把班级建设成为民主社会、民主机构的雏形,首先教师不应该是专断独行的权力中心。罗杰斯认为,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可以建设新型民主的德育氛围。[14]因此,教师在班级建设中应该鼓励思想自由交流,促进学生自由讨论,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公共精神”的公共空间。
  (三)公共生活的重构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学校教育需要通过班级公共生活来培养学生过民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班级生活有不同的形态,拥有不同的特点和教育价值。班级日常生活是以师生友情为纽带的共同体生活,以固定、封闭、非批判等为主要特征。它有助于师生基于友谊和责任发展亲密关系,为班级成员提供了相互包容的温馨场所和安全可靠的心理场域。班级集体生活是基于同质化的要求、整体划一的内容,以封闭性、等级性与依附性为特征,强调共同目标、统一行动。此种班级形态有助于形成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对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但这样的班级形态往往片面强调集体生活而忽视学生个体需求,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而班级公共生活作为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体现社会民主、平等、理性、自由等精神的新型班级生活。它是一种多元化的差异主体的异质化生活,强调在尊重个体多元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关注公共利益、差异共识与民主协商的理性生活,是超越了自我中心的共生、共在、合作、共赢、开放性的主体间性的交往生活。班级公共生活是以培养学生参与公民生活的意识与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未来公民的素质为宗旨,以现实的公共生活为参照,由师生共同设计,一起实施的教育过程。是针对各类公共性议题在班级公共领域中进行的多向互动的交往性实践活动。理想的班级生活应当是通过合理的安排,使日常生活、集体生活和公共生活融入师生共同参与的班级生活,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公民素质。
  
  参考文献
  [1][3][9]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柴吉川,赵志毅.走向"共同体"的班级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6).
  [4]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5]汪建达.在叙事中成就德性[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13][美]亨利・A・吉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程天君."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5).
  [11]胡素梅,王宏疆.积极参与――阿伦特的公民文化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9).
  [12]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4]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10036)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推荐访问:重建 班级 生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dangyuan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7/1808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