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湘西自治州不同民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分布特点】

【www.zhangdahai.com--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20年间不同民族妇女子宫颈癌患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新时期子宫颈癌的发病特点,为本地区子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
  对1987.2006年间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七县一市共18家县及县级以上医院收治的1 03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民族分布、患者年龄及病理类型逐年统计后进行分析。结果 近20年来我国自治州子宫颈癌发病总人数呈持续增加趋势,不同民族又各有其分布特点,苗族妇女为子宫颈癌高发人群,20年间发患者数所占比例一直位居首位且逐年持续增加;土家族妇女则基本维持在15%~25%的水平,两民族间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好发年龄苗族妇女呈年轻化趋势;土家族妇女则一直为45~55岁。[1,2],表现在其高发年龄提前,临床及病理类型亦有所不同。湘西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共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壮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占35.17%,苗族占33.31%,不同民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是否与汉族妇女具有同样的变迁规律,本文就1987.2006年20年间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的1 0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1987.2006年间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18家县及县级以上医院诊治1 03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年间按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1987.1991年、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4个时间段。
  1.2 方法 将全部资料按民族分布、患者年龄及病理类型逐年统计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因回族、瑶族、侗族、白族、壮族等民族患者少,单独统计无意义,予以合并。但合并后失去民族特征,故不做具体讨论。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特点 将患者年龄分为2检验后发现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民族分布特点 20年间,子宫颈癌患病总人数1987.1991年为67人、1992.1996年为125人,1997.2001年为358人,2002.2006年为 480人,呈持续增加趋势(P[3]。最近研究显示宫颈癌是一种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早期预防并治愈的疾病。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高发年龄为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依此为指导,我国在防治宫颈癌的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长期实施,国内人民的生活模式及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许多学者注意到了宫颈癌发年龄患者数的增多及病理类型的变化。本研究显示:作为少数民族积聚的湘西地区,近20年来,子宫颈癌发患者数逐年上升,自1997年后的10年间,诊治的子宫颈癌患者是前10年的4倍余,但在不同民族妇女中的分布又各有其特点。
  苗族妇女为子宫颈癌高发人群,20年间发患者数所占比例一直位居首位且逐年持续增加;好发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由1987.1991年的60岁提前到了近5年的35~40岁,提前了20岁; 35岁以下年轻子宫颈癌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腺癌所占比例1987.1996年为3.8%,近5年为20.5%,明显上升。均与相关报道[4~9]相似。≥65岁子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成下降趋势。分析导致以上结果可能的原因有:①国人女性使用宫内节育环避孕的约为67%,混合方式避孕的约占14%,认真使用避孕套的夫妇不足5%,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夫妇比率更低,无防护的性生活导致HPV的感染和STD的高发;②我自治区地处边、山、穷地区,苗族群体经济状况差,近10余年来外出务工的妇女人数增加,年轻女性多,性自由在年轻群体中泛滥,而过早性生活者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后易在多个男子性关系刺激下发展而导致宫颈癌[10]。国外多数文献[11]报道用PCR技术检测宫颈癌标本,HPV阳性率在70%~93%。蒿艳蓉[12]对88例年轻宫颈癌资料分析HPV16阳性率达89.58%。可见在年轻妇女中HPV感染率高,说明HPV感染与宫颈癌年轻化密切相关;③性生活混乱又是HPV的主要传播途经。性伴侣越多,初次性交年龄越小,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大。Veiem[13]等研究发现,初次性交年龄在15岁以前且有6个或6个以上性伴者,其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将增加5~10倍;④苗族妇女的卫生状况较差,加上受民族习俗、传统婚育文化观念影响,早婚早育、多生超生现象仍然存在,直接影响了生殖健康;⑤妇女保健网不健全,不能定期普查防治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⑥外出务工者长期生活在各大中小城市,见多识广,对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逐渐了解,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加上经济收入的提高,导致求医态度改变,使疾病早期诊治率增高。
  20年间,土家族妇女子宫颈癌患者的好发年龄一直为45~55岁;年轻患者及≥65岁患者的构成比分别平稳在7%~9%、4%~6%的水平;病理类型的构成比也无明显变化,鳞癌、腺癌、腺鳞癌分别维持在80%~90%、7%~8%、2%~4%的水平。这可能与土家族妇女群体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卫生习惯及就医态度等与苗族妇女不同有关。
  基于以上特点,为筛除宫颈早期病变,最大限度的降低我自治区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筛查干预年龄应从传统的围绝经期延伸到年轻、有性生活的妇女。同时除考虑常见原因外,还要关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根据子宫颈癌在各民族分布特点的不同选择该民族防治的重点人群。随着卫生知识宣教的加强,不良性行为的节制、约束,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及HPV疫苗的研制、使用等,子宫颈癌将有望成为人类全面预防和根治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1 Elliot P,Tattersall MH,Coppleson.年轻妇女宫颈癌.实用妇产科杂志,1987,1:26.27.
  2 章文华,白萍,吴令英,等.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9,6(6):39.41.
  3 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 2000.Int J cancer,2001,94:153.156.
  4 Elliot PM,Tattersall MH,Coppieson M,et al.Changing character of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an.1BMJ,1989,298(4):288-290.
  5 Turkistanli EC,Sogukpinar N,Saydam BK,et al.Cervie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early detection:the role of nurses and midwives.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03,4:15221.
  6 张月.年轻妇女宫颈癌78例临床分析.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20(2):1101.
  7 曹泽毅.子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2121.
  8 胡明,朱滔,羊正炎。Ib和IIa期子宫颈癌.96例临床分析。肿瘤预防杂志,2002,9:513.515.
  9 梁立治,尧良清,黄欣,等.35岁以下宫颈癌23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45.546.
  10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881.
  11 Cuschieri KS,Cubie HA,Whitley MW,et al.Multiple high risk HPV infections are common in cervical neopasia and young women in a cervical screening.Population J Clin Pathol,2004,57(1):68272.
  12 蒿艳蓉,甘浪.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因素分析.现代肿瘤医学,2006,14(2):21222131.
  13 Veiema JP,Ferrera A,Figueroa M,et al.Buming wood in the Ritchen increases the risk of cervical neoplasia in HPV2 infected women in Honduras.Int J Cancer,2002,97(4):536.541.

推荐访问:湘西 自治州 分布 妇女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dangyuangerengongzuozongjie/2019/0406/580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